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薪资所得的搜寻结果,共282

  • 社论/健保改革陷僵局 2028年是转机

    社论/健保改革陷僵局 2028年是转机

     卫福部长石崇良日前宣布健保补充保费改革方案,拟将股利、利息与租金等收入从单次採计改为年度结算,预计每年可增加一、两百亿健保收入,未料引来广大股民抗议,几个小时后即遭行政院急踩剎车,要求暂缓。台湾一年健保支出即将破兆,如果连1%的健保收入改革都窒碍难行,这是健保发展的凶兆,健保「永续经营、量入为出、自给自足、全民共享」的目标,将遥遥无期,难以实现。

  • 中时社论》健保改革陷僵局 2028年是转机

    中时社论》健保改革陷僵局 2028年是转机

    卫福部长石崇良日前宣布健保补充保费改革方案,拟将股利、利息与租金等收入从单次採计改为年度结算,预计每年可增加一、两百亿健保收入,未料引来广大股民抗议,几个小时后即遭行政院急踩剎车,要求暂缓。台湾一年健保支出即将破兆,如果连1%的健保收入改革都窒碍难行,这是健保发展的凶兆,健保「永续经营、量入为出、自给自足、全民共享」的目标,将遥遥无期,难以实现。

  • 退休族健保依赖高 私立医院协会挺补充保费改革

    退休族健保依赖高 私立医院协会挺补充保费改革

    补充保费争议延烧,医界人士陆续出面表态。台湾私立医院协会今(7日)发出声明,郑重宣示支持启动健保补充保费改革。对于退休族群与无固定薪资来源者而言,许多人靠劳保年金与储蓄维生,对健保的依赖性更高,若财务破洞扩大,不排除未来保费暴增或福利缩水,对这些长期缴费且已届高医疗需求期的人口,无疑是极大威胁。因此,健保改革有助确保「我老了也看得起病」的社会承诺能够兑现。

  • 补充保费新制险翻车 医问:为何不从酒税、糖税下手

    补充保费新制险翻车 医问:为何不从酒税、糖税下手

    为了挽救健保财务、扩大财源,卫福部长石崇良抛出健保补充保费改革,未来利息、股利、租金三大项目改採「年度结算制」,引发反弹声浪,行政院急踩剎车,昨(6日)晚间宣布暂缓规划。医师姜冠宇指出,针对利息和股利有点太狠了,就像在惩罚对经济有贡献的人,他疑惑为何不针对酒税、糖税下手,认为健保费用从食物抽,比从利息抽合理多了。

  • 补充保费新制踩煞车   连贤明嘆:健保改革已经很久不面对

    补充保费新制踩煞车 连贤明嘆:健保改革已经很久不面对

    健保补充保费制度将全面翻修,卫福部长石崇良日前宣布,未来利息、股利、租金三大项目将改採「年度结算制」,只要利息、股利等收入1年内累计逾2万,就需收取2.11%的补充保费。事件引发外界关注,行政院6日晚间则宣布暂缓,不过,中经院院长连贤明感慨表示,台湾对于健保财务改革「已经很久不面对」,他也点出此次改革的两点评论。

  • 补充保费新制惹议!卓揆:暂缓争议规划

    补充保费新制惹议!卓揆:暂缓争议规划

     健保补充保费改革方案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行政院长卓荣泰6日指示,卫福部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加强社会沟通,要暂缓具争议的规划,寻找更周全、具共识的改革方式。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强调,修法方向,卫福部目前仍处于广纳意见阶段,政府一定不会为难小资族。

  • 补充保费非健保解方

    补充保费非健保解方

     为扩大健保财源,卫福部拟将原本按次徵收的补充保费项目,比如股利、利息与租金等收入,改为年度统一结算,引发广大股民抗议。原本按次结算的收入门槛为2万元,「小资族」只要将全年股利拆成数笔,每笔低于此数目,就不用缴交补充保费,但若改成年度结算,且门槛仍维持2万元,每年将须多缴数千元以上的补充保费。此项调整预估每年增加100至200亿健保收入。

  • 减税红包 四口家庭最高省1.76万

    减税红包 四口家庭最高省1.76万

     减税幸福感又来了!物价距离上次调整扣除额累计上涨幅度已经达到4.13%,因此115年度的综合所得税的免税额、标准扣除额、薪资扣除额、身心障碍扣除额和课税级距都要调整。经计算,4口之家可以省税2200元到1.76万元间;单身租屋族只要年收入64.4万元、月薪只要5.3万元以下,就可不用缴税,预计116年5月报税受惠。

  • 股民反弹奏效!补充保费改革暂缓 卫福部:广纳意见再议

    股民反弹奏效!补充保费改革暂缓 卫福部:广纳意见再议

    卫福部研议健保补充保费三大改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採结算制,一年累计超过2万就需收取2.11%补充保费,引发股民大反弹。卫福部长石崇良今日午间指出,健保须重新检讨付费公平性、调整财务结构,会研究如何让小资族保有小确幸。晚间卫福部发布声明,强调补充保费改革仍在研议阶段,卫福部会广纳各方意见,暂停有争议的规划。

  • 补充保费变革引爆存股族怒火  卓揆急指示「暂缓规划」

    补充保费变革引爆存股族怒火 卓揆急指示「暂缓规划」

    针对卫福部研议中的健保补充保费方案,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6日表示,政府目标一直是让健保财务可以更稳健、更永续,并且让保费缴纳制度能够更公平,行政院长卓荣泰已指示卫福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暂缓具争议的规划,并加强社会沟通,以寻求更周全、具共识的改革方式,达成健保制度公平与永续的目标。

  • 时论广场》补充保费非健保解方(沈政男)

    时论广场》补充保费非健保解方(沈政男)

    为扩大健保财源,卫福部拟将原本按次徵收的补充保费项目,比如股利、利息与租金等收入,改为年度统一结算,引发广大股民抗议。原本按次结算的收入门槛为2万元,「小资族」只要将全年股利拆成数笔,每笔低于此数目,就不用缴交相关补充保费,但若改成年度结算,且门槛仍维持2万元,每年将须多缴数千元以上的补充保费。此项调整,预估每年增加100至200亿健保收入。

  • 未替劳工备救生衣!花莲丰坪溪测量溺毙 法院判决出炉

    未替劳工备救生衣!花莲丰坪溪测量溺毙 法院判决出炉

    世丰电力公司遭劳动部认定,未替从事水文测量的吴姓劳工配置救生衣,导致吴男在花莲丰坪溪作业时溺毙,因而依法公布其公司及负责人姓名。世丰电力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辩称与吴男是「承揽关系」而非雇佣。然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审理后,于(30日)狠狠打脸业者,认定双方就是劳雇关系,业者明显违规有过失,判决世丰电力败诉,全案可上诉。

  • 移工团体怒吼!留才方案是「中阶政策诈骗」

    移工团体怒吼!留才方案是「中阶政策诈骗」

    产业及家庭移工在台工作年限最长12年,劳动部2022年起推动「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开放符合薪资条件及技术条件的移工,由雇主申请转任为中阶技术人力,解除移工在台工作年限限制,但移工团体发现中阶移工人数至今仅4.7%,指出劳动部将移工成为中阶技术人力的决定权交给雇主,申请转换还需支付上万仲介费,成为中阶后,工作压力更大,也不敢申诉,痛批该政策是假借提升劳动条件之名的「中阶政策诈骗」,呼吁政府直接废除移工在台工作年限。

  • 永庆不动产魏嘉荣靠集团资源撑腰 逆势展店不间断

    永庆不动产魏嘉荣靠集团资源撑腰 逆势展店不间断

    在房市交易量紧缩、政策连番出击的市场环境下,永庆不动产台中安和福科加盟店东魏嘉荣靠着自身对市场的敏锐度和总部的资源支撑,不仅稳住业绩,更持续展店扩张版图。今年他新开了2间店,年底前还有两间分店规划成立,展现强劲的经营信心。

  • 永庆不动产魏嘉荣靠集团资源撑腰     逆势展店不间断

    永庆不动产魏嘉荣靠集团资源撑腰 逆势展店不间断

    在房市交易量紧缩、政策连番出击的市场环境下,永庆不动产台中安和福科加盟店东魏嘉荣靠着自身对市场的敏锐度和总部的资源支撑,不仅稳住业绩,更持续展店扩张版图。今年他新开了2间店,年底前还有两间分店规划成立,展现强劲的经营信心。

  • 西螺民间募资亲送花莲  张嘉郡响应捐出一个月所得

    西螺民间募资亲送花莲 张嘉郡响应捐出一个月所得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酿灾,社会各界响应募款投入赈灾与灾后重建。在云林西螺新天宫主委黄耀庆号召之下,西螺民间发起募集各项救援物资、民生用品与蔬果、饮用水等,于今(27)日凌晨出发前往花莲,蓝委张嘉郡昨晚替爱心队加油打气,并当场响应宣布捐出一个月所得。

  • 罹难者为何多在一楼?  卓荣泰:必须查清

    罹难者为何多在一楼? 卓荣泰:必须查清

    花莲光復乡堰塞湖洪灾已酿15死,全台各界持续挺进救灾。行政院长卓荣泰今在院会上表示,目前仍有31人失联,请灾变中心持续跟花莲县府保持联繫,把握黄金抢救时间协寻失联民眾,而对于对不幸罹难者除哀悼外,更要了解造成死亡原因,多发生在一楼,这些原因必须要清查清楚,才能够对未来的撤离工作做有效改进。

  • 《税收》不是月薪5万以下就免缴税 财政部算给你看

    总统赖清德日前公开宣布,明年综所税申报,月薪5万元以下将可不必缴税。民眾都很关心自己明年是否真的不必缴税,财政部澄清,只有单身、租屋自住的青年,且有房屋租金支出特别扣除额,才不必缴所得税。

  • 报你知!月薪5万元以下免缴税热议 财政部公布细项

    报你知!月薪5万元以下免缴税热议 财政部公布细项

    财政部指出,民眾关心月薪在5万元以下,免缴纳综合所得税议题,该金额是以单身青年且租屋自住之情境试算,其享有免税额9.7万元、单身标准扣除额13.1万元、薪资所得特别扣除额21.8万元及房屋租金支出特别扣除额上限18万元,合计在62.6万元以下可免缴纳综所税。

  • 直播主看这 网红课税要来了

    直播主看这 网红课税要来了

     财政部10日订定发布「个人经常性于网路发表创作或分享资讯课徵营业税作业规范」,境内网红符合在境内设有实体固定营业场所、具备营业牌号、雇用人员协助处理销售事宜或网路销售额达营业税起徵点,即应办理税籍登记。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