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误捕的搜寻结果,共56笔
为强化第一线人员处理台湾黑熊衝突的应变能力,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东分署昨(6)日在知本国家森林游乐区举办「台湾黑熊救援演练及衝突管理课程」,邀集分署同仁、社区巡护与驱赶队、野湾野生动物保育协会及野声环境生态有限公司等近60人参与,透过模拟各种人熊衝突情境,强化从通报、救援、驱离等多项实务技能。
民眾通报黑熊入侵可领奖金!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宜兰分署为加强黑熊保育与人熊共存观念,推动「台湾黑熊生态服务给付示范计画」,民眾若发现黑熊入侵农地或住家并通报,可领取奖励金3000元,配合架设相机再加发5000元,最高可获8000元奖励,盼以生态薪水鼓励山村部落居民一起守护黑熊,降低对牠们的恐惧。
去年9月、11月分别有山友在能高越岭道4.22公里处一带目击台湾黑熊,日前又有人在该步道14.1公里处、天池山庄附近巧遇台湾黑熊,该黑熊听到人声后随即往边坡跑离,所幸未发生人熊衝突,林业保育署南投分署接获通报后,已请天池山庄管理员加强巡查,也提醒山友携带熊铃并提高警觉。
山友去年9月、11月在能高越岭道4.22K一带目击台湾黑熊,近日又有人在该步道14.1K处发现一只黑熊,该黑熊听到人声后随即往边坡跑离,所幸并未发生人熊衝突,林保署南投分署接获通报,提醒山友携带熊铃入山并提高警觉。
海生馆11日携手高雄市政府、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及屏东后湾在地居民,共同在后湾沙滩举办榄蠵龟野放活动。18日上午9时30分,同样将在后湾沙滩野放另一只绿蠵龟「拿铁」,海生馆邀请大家一起参与海龟野放活动,见证康復海龟重返蔚蓝大海的重要时刻。
台中市人人守护山林协会是由南势部落猎人组成,去年起组织黑熊巡守队,今年5月起透过族人自行架设的红外线自动相机,至今二度捕捉到黑熊在海拔1177公尺浅山地区现身画面,协会的付出也成为黑熊保育工作推展的重要助力。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今发布2011年以来台湾黑熊监测与发现纪录点位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族群相对丰度(OI值)逐年上升且趋势明显,低海拔地区发现纪录增加、范围更广。林保署表示,过去导致族群减少原因已减少,目前「人熊和平共处」已是首要课题。
台东县卑南乡斑鸠地区林地今(5)日发现有台湾黑熊受困套索,地点距台9线公未达3公里,海拔仅440公尺。虽然林业保育署台东分署与野湾野生动物保育协会等单位紧急救援,但是熊只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到院后仍宣告不治。
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部落近日首度通报台湾黑熊受困案件,在当地居民及时通报与协助下,黑熊顺利获救并原地野放重返山林,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屏东分署5月2日颁赠感谢状予通报与救援人员,表彰其保育贡献,此案具高雄地区指标意义。
高雄市首起台湾黑熊受困事件,9日中午在桃源区梅山部落惊险上演,受困黑熊在部落族人即时通报下,经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屏东分署与屏科大团队紧急救援后,当晚成功原地野放,重返山林。
高雄市桃源宝山山区再度出现台湾黑熊觅食行为,一处位于海拔1342公尺的茶园蜂场,3月29日被发现蜂箱遭黑熊破坏,洪姓蜂农调阅监视器画面,赫见一头台湾黑熊埋首啃食蜂巢,这已是继去年7月后,该地第二次发生黑熊侵扰事件。
高雄市桃源区宝山山区再度出现台湾黑熊取食蜂蜜的行为,引发关注,该地一处海拔1342公尺的茶园,去年7月才遭黑熊破坏蜂箱,今年3月29日,蜂农再次发现蜂箱被毁,调阅监视器画面,赫见一头台湾黑熊埋首啃食蜂蜜。
花莲县卓溪乡卓溪村族人27日在当地1处苦茶园,发现1只台湾母黑熊受困陷阱,经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等单位救援后,送动物医院治疗,由于目击者称当时附近还有1只小黑熊,花莲分署也在现场设置诱捕笼,并在今天诱捕到小黑熊,将送至野湾协会照养并评估野放训练。
继2023年有台湾黑熊在台中和平区松茂山林道误中套索失去前掌,林业及自然保育署29日在和平区乌石坑树林救援1只误触套索受困小熊,经紧急救援后目前情况稳定,后续将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野生动物急救站医疗照护。
随着立法院的开议立院开议,动保团体也号召各党派立委,针对动物权益进行改善,动团也提出10大诉求包括荡犬能回归家庭、动物保护行动社区化、多元宠物要三级分类、为友善环境管理灭鼠药、终结违反动福笼錬犬、改善非犬猫收容福祉、规范非犬猫繁殖买卖、残忍海上赛鸽要落日、动物展演政策要精进、禁用山猪吊金属猎具等。
近年来,台湾黑熊通报次数趋增,为减少误捕风险,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东分署积极推广使用改良式猎具,并与乡村部落的百货公司「柑仔店」合作,设立「保育柑仔店」,作为猎具换领据点,同时兼具生态保育宣导与通报中心功能。
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近日接获民眾通报,开车行经省道台九线舞鹤路段时,目击一对母子台湾黑熊,这是首次有野生黑熊出现在车辆频繁的省道上奔跑,且出现路段海拔仅119公尺,已远离山区,显示台湾黑熊活动范围有逐渐扩及人口稠密地区的趋势,引起保育人员重视。
全国第一尾大型鬼蝠魟标本经主管机关核审通过后,15日在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主题馆5楼正式展出,鬼蝠魟又称「蝠鲼」,被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红皮书中列为濒危物种属于软骨鱼类,身体扁平宽大,是世界最大的魟鱼,鳍像翅膀一样宽,能像飞行中的鸟类一样沿着洋流飞翔,有海中「飞行魔毯」的美名,即日起民眾可近距离到海科馆5楼观赏。
新竹县五峰乡桃山村有族人在去年平安夜于观雾发现黑熊踪迹,跨年当天通报林业署新竹分署。检视录像,画面中2只黑熊正于山区溪谷活动,在遇见人类后缓慢撤退。林业署新竹分署感谢民眾通报,提供的录像犹如捎来山神的祝福。
有五峰乡桃山村族人去年平安夜于观雾发现黑熊踪迹,跨年当天通报林业署新竹分署。检视录像,画面中两只黑熊正于山区溪谷活动,在遇见人类后缓慢撤退,暂无人熊衝突疑虑,林业署感谢民眾通报,提供的录像犹如捎来山神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