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贸易摩擦的搜寻结果,共545笔
在扩大内需政策、与假期效应迭加下,大陆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大陆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升0.2%,时隔3个月后再度出现正增长,核心CPI涨幅也是连续第6个月扩大。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由9个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虽年减2.1%,但降幅是连3个月收窄。
在川习会后,美中贸易摩擦持续释出降温讯号,北京当局7日晚宣布暂缓实施稀土等6项关键战略物资的新出口管制,同步恢復3家美企大豆资格等对美国农产品检疫限制。此外,美国总统川普抨击《纽约时报》唱衰川习会是「假新闻」。
《环球时报》6日报导,陆美近期相继调整多个关税或非关税措施,开始落实双方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大陆专家表示,这是落实陆美元首会晤重要共识的具体体现。
世界经济论坛(WEF)主席布伦德(Borge Brende)5日警告,全球金融市场可能正面临三个潜在泡沫,分别是加密币、AI及债务。他在圣保罗受访时表示:「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泡沫浮现,一是加密币泡沫,二是AI泡沫,三则是债务泡沫。」他并指出,各国政府的债务水准已达到1945年以来新高,这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隐忧。
美国针对高阶AI晶片销往中国大陆一事守得死紧,业界巨头辉达屡次尝试游说未果,中国市场龙头地位不保。现在又有坏消息传来,两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官方已发布「指导意见」,要求所有接受国家注资补助的资料中心须用本土AI晶片。不仅辉达成为最大受害者,超微、英特尔等业者也会受到不小影响。
台股今(4)日早盘延续昨日多头走势,一度大涨205.36点、再创歷史新高28539.95点后,台积电(2330)及权值电子股鸿海(2317)、广达(2382)、台达电(2308)、纬颖(6669)、世芯-KY(3661)及南亚科(2408)等纷纷翻黑,指数由红翻黑,不过,智邦(2345)强势登上涨停创下1180元新高、台光电(2383)及中光电(5371)等表现相对强势支撑,终场加权股价指数收在28116.56点,下跌218.03点,成交量为5848.92亿元;柜买指数收在261点,下跌4.68点,成交为1401.85亿元。
中美元首会谈上周达成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等承诺之际,中国与欧盟则在布鲁塞尔进行「升级版」出口管制对话磋商,欧盟高层官员透露,中方在「习川会」上承诺取消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也适用于欧盟,有助于缓和中欧贸易摩擦,并维持稀土供应链稳定。
全球进入降息循环之际,新兴市场债再度站上资金焦点。三大法人机构指出,高殖利率、美元走弱、基本面改善与宽松政策环境,共同构筑新兴债后市的良性循环,预期将持续吸引全球资金回流,成为投资组合中具攻守兼备的核心资产。
美国总统川普在2025年1月20日展开其第二任期以来,推动特立独行的单边主义和关税政策,将全球带入一个异常震盪的阶段,即将其上任即将届满一年,但不论是地缘政治、全球贸易或金融市场,仍处在一个高度不稳定的状态中。在川普强势而独特的行事作风之下,可以预期在其剩下三年多的任期内,国际政经局势仍将充满不确定性,值得当政者和广大投资者谨慎应对。
群益投顾公布2025年11月财富管理月报,预期第四季全球股市将维持「高波动、区间震盪」格局,提醒投资人宜保持适度的风险控管,可优先关注具中长期成长潜力的主题,同时适度配置防御性资产,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影响,投资策略则建议同时掌握3重点。
近期,国际贸易环境持续紧张。继中国政府宣布对稀土、锂电池及反无人机技术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政府表明将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可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徵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外部政策不确定性与地缘政治杂音下,诸多深入数据与结构性指标显示,中国经济正加速转向「高品质成长」模式,其展现的出口韧性与内在稳定性,远超出市场预期,进一步提振了全球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综合外电报导,欧盟官员正就一项新贸易手段展开辩论,在中国对关键原物料实施出口管制、循外交解决方案未果时,要求中国部分对欧出口商以「实物」方式,即以等值原物料直接交付给欧盟战略储备,缴纳关税,作为确保关键物资供应选项之一。此方案为多项备选措施之一,仍属构想阶段,还没定案。
秋季,本已值气温渐凉之际,然而中美两强未能停歇的贸易摩擦,让稀土供应链被垄断的议题延烧至全球;双方在科技与资源领域的角力之下,更让市场的投资信心面临考验。另一方面,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命脉,其出口限制不仅牵动全球制造业,也使澳洲这一资源大国的战略地位日益被凸显。这不仅为国际间资金配置提供了新的选择,将可为澳币增添一定的支撑力道。
日媒披露,为迎接明天在东京举行的日美元首会谈,两国政府正协调,拟签署关于确保电动车等产业不可或缺的稀土等关键矿物及造船领域合作的备忘录。至于根据日美协议、日本将投入约80兆日圆(约新台币16兆元)的巨额投资,元首会谈后能推进到何种程度,也成为焦点。
亚德客-KY(1590)将于10月30日召开法说会,说明营运表现,法人认为,公司第四季关税与ECFA影响降低,加上持续提升市占率,有望淡季不淡,从去年第三季以来营运逐季走扬趋势不变,第四季优于第三季。
自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当选以来,日圆兑美元持续承压,近期一度贬破153,创今年2月中旬来新低。市场解读其政策基调偏向延续宽松,投资人信心受挫,日圆在同期主要货币中跌幅居冠,累计贬值逾3.5%。
美国高阶官员表示,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将在亚洲行期间寻求与贸易伙伴签署经济协议与关键矿产合作案,同时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关键会晤前,为加大对中国大陆施压铺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上调中国2025年国内生产毛额(GDP)增长预测至4.8%,较4月份预测大幅提高0.8个百分点,另预测202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2%。
「川习会」可望于本月30日在南韩庆州的亚太经合(APEC)峰会场边举行。两大强权领导人见面关键议题应该少不了大豆,这是美中最新一波贸易战标的,川普日前表示任何贸易协定前提在于北京增加对美国大豆採购量。白宫主动公布川习会时间,中方却迟未发布,大豆之战方兴未艾,川普能否拯救美国豆农命脉,让豆农再次伟大?
市场担忧美中贸易摩擦升温,美股四大指数周三同步收黑,以费半指数挫跌2.36%最重,台股加权指数今(23)日开低191.84点或0.69%,早盘最低挫跌277.24点或1%、回测27371.67点,随后跌幅略见收敛,光復节连假前观望气氛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