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资源再生的搜寻结果,共180笔
亚洲水泥长期深耕循环经济与低碳转型,在环境部资源循环署主办的第八届「资源循环绩优企业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资源循环组」金质奖肯定,展现亚泥在传统产业中落实循环再利用、减碳创新与永续管理的卓越成效。
非洲猪瘟爆发,全国禁用厨余养猪,将厨余去化议题推上浪尖,台中「厨余湖」争议更凸显地方政府的困境。
非洲猪瘟爆发,全国禁用厨余养猪,将厨余去化议题推上浪尖,台中「厨余湖」争议更凸显地方政府的困境。
水塑造文明,推动农业、工业与医疗进步,是人类发展的基石。然而,科技成就也带来过度用水、生态破坏和气候变迁等挑战,正威胁人类的永续未来。面对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等问题,智慧水科技成为关键解方。
DIGITIMES发布最新报告,指出电子六哥在净零路径上迎来策略升级,从自身提高绿电导入占比,到共创供应链减碳。主要原因是电子六哥的温室气体排放战场将移转到范畴三,随着供应链压力与品牌客户要求,以及预期未来金管会将分阶段要求揭露范畴三排放量,DIGITIMES认为,企业揭露范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渐成为显学。
金门熟龄猪长期因文化背景与屠宰条件限制,多数需等待外县技师批次宰杀,不仅成本高昂、占地降低迴转率,也使农户在育成率低的状况下加剧营运压力。为开创在地畜牧产业资源再生的新道路,澄楉永续有限公司透过「经济部中小企业城乡创生圈辅导计画」串联地区农会与畜牧、食品加工、文创与餐饮业者,以跨域协作方式推出「58度D・淘金猪」系列加工产品,成功将每年逾200头退役母猪转化为兼具风味与永续价值的成果。
迎接「臺湾科普环岛列车」十周年,友达永续基金会连续第三年响应国科会号召,20日自臺北站启航,巡迴全臺18个县市、28站,展开为期六天的环岛科普教育行动。由友达光电暨友达永续基金会董事长彭双浪、友达光电永续长暨友达永续基金会执行长古秀华带领员工出任科普志工老师,推动「再生能源与循环经济」科普教育课程,副总统萧美琴也出席开幕仪式,肯定企业长期投入科普教育的努力,体现公私协力推动科学素养的跨界合作精神,共同为永续社会培育下一代的科学思维与环境意识。此次预计将有超过千名师生参与到友达与协力伙伴齐力开发之科普教育课程,共同探索能源转型与永续未来。
兴柜绿能环保厂商-立盈(7820)自结九月合併营收25,145千元,年增35.39%,累计前九月合併营收214,127千元,超越去年全年营收,年增达76.76%;立盈公司表示,前九月份营收大幅成长,主要受惠于半导体产业高阶制程持续扩增,高阶半导体制程中所产生的氟化钙污泥量持续扩增,透过提供更多技术服务解决方案,推升立盈今年前九月营收持续增长。
创立于1953年的东和纺织,2025台北纺织展(TITAS) 以「国际认证×工业堆肥×可降解素材、低温可染×高效节能、农废再生×循环经济」三大主题亮相,展现从材料源头到制程优化的完整实力,回应全球品牌对机能与永续并重的趋势。
高雄市政府农业局将于9月27日至28日在凹子底森林公园举办9月场神农市集「绿植生活+」,邀请市民朋友走进城市绿地,享受植栽疗癒时光,体验绿色生活的魅力。
中鼎集团从因应国内环境需要,争取国内焚化炉统包工程的承揽,延伸到「废转能」的经营,进而发展了能源转换、物质循环及维护延寿三项事业领域的「循环经济」,未来更将结合AI进行产业创新。
谈循环经济时,最关键的是如何将理念落实到产业与企业层面。台湾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每年进口超过3.4亿吨,包括金属、化石燃料以及部分生物质。若不善用现有资源,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限制。「动脉产业」感受最深,单靠制造业或回收再利用都不足以驱动永续,必须让「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结合,形成完整循环。
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12日与工商时报携手举办「2025亚太永续博览会共荣与成长论坛」,台积电资深副总暨ESG委员会主席何丽梅、工商时报总编辑贺静萍及多位产官学界专家齐聚一堂,探讨ESG实践策略与永续发展蓝图。
因应AI智能应用的大爆发及2050净零的大趋势,新的产业契机将随着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环境条件的受限而持续不断的涌入,包括技术不断的革新、人际关系及教育内涵的重新建构、环境资源的不同运用、新的产业兴起及产业链结合与新的商业营运模式。
台湾自有品牌过滤大厂旭然(4556)8月合併营收5,428万元,月增7%、年减0.99%,前8月合併营收为4.22亿元,年减8%。旭然指出,随着北美及东南亚半导体、高科技电子产业建厂热潮持续升温,旭然积极承接工业液体过滤设备及相关耗材业务,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布局,并有望增添未来营运成长动能。
废乾电池回收分选及处理的量能持续提升,三大未来(7761)8月合併营收新台币2006万元,创歷年同期新高,前8月营收1亿4548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成长144.49%。
当全球进入净零碳排的关键时代,循环经济已不再只是环境议题,而是攸关企业评鑑与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台湾长期以来在教育、技术与产官学合作方面具备优势,但若要真正跃升国际标竿,必须从源头思维与商业模式着手。循环经济的起点,是「三个R」──减量(Reduce)、绿色设计(Redesign)、源头管理(Rethink)。
减碳、公益、创新并进 谁的永续实践最有感?
颱风过后倒伏的枝干,或是例行修剪下来的校园树枝,过去往往被当成废料焚烧或弃置,国立阳明交通大学,让这些废料重生,经整理与设计,化身为实用的小家具、花台与工艺作品,以新的姿态重返校园发挥新的价值,展现高等教育推动循环经济的具体行动。
一、工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