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资源循环促进费的搜寻结果,共11笔
依照现行法规,乱丢菸蒂、家用垃圾等一般废弃物,可处1200至6000元罚锾,为了进一步维护环境卫生品质,环境部将修法提高裁罚上限至10万元,并新增「举证倒置责任」,未来车辆乱丢菸蒂,车主须提供实际乱丢菸蒂行为人资料,才能免罚。
因应2050净零战略之一「资源循环零废弃」,环境部原规画整併《废弃物清理法》、《资源回收再利用法》为「资源循环促进法」,并课徵资源循环促进费。环境部23日表示,该法名称将改为「循环经济促进法」,仍会徵收资源循环促进费,但新增金融资金概念,盼能促进循环经济产业,目标今年底预告草案,明年、下会期送入立法院审查。
环境部资源循环署推动《资源循环促进法》草案,拟向燃煤底灰、炉渣、无机性污泥等产源课徵「资源循环促进费」,但产业界忧心碳费、资源循环促进费一起收,将引发绿色通膨心理。环境部回应,资源循环促进费不是全面徵收,未来也会视情形调整费率或退场。此外,环境部7日召开第3次碳费费率审议会,仍未讨论实质碳费费率,且需模拟分析,但5月20日前召开第4次审议会有困难,意即碳费将待新政府拍板。
环境部资源循环署推动「资源循环促进法」,拟向燃煤底灰、炉碴、无机性污泥等产源课徵「资源循环促进费」,但产业界忧心碳费、资源循环促进费一起收,将引发绿色通膨心理。环境部回应,资源循环促进费不是全面徵收,未来也会视情形调整费率或退场,不会有绿色通膨。
《资源循环促进法》未来将向排放废弃物资源的业者徵收「资源循环促进费」,不过徵收「资促费」仍有要件,并非每一家业者都必须缴交,须有大要件符合才会徵收。产业界仍忧心,徵收「资促费」,恐有重覆课徵之嫌,等同被剥两层皮。
攸关环境永续零废弃目标的《资源循环促进法》草案,因定义不明、有重覆课徵疑虑、未与减碳效益相连结,致环境部在草案预告期上一延再延,原订2025年起徵、攸关企业荷包的「资源循环促进费」也陷入难产。
准阁揆卓荣泰新阁员名单陆续出炉,环境部长薛富盛17日坦言,已与准总统赖清德见面,并表达不再续任的意愿;外界点名赖清德担任台南市长任内的环保局长、商研院副院长张皇珍出线机会高。张除了是赖市长小内阁一员外,更具有专业,且在目前女性阁员相当少的情况下,出线机会非常高。
台湾进入「排碳有价」时代,地产碳转型箭在弦上,高力国际22日宣布,携手Google推出「Colliers Net Zero高力国际永续物业管理平台」。高力国际董事总经理刘学龙表示,建筑业在全球碳排量占37%、能源使用量占36%,建筑物承担「1.5度C升温线」的重大责任,因此透过推动零碳平台,为台北市商办市场减少52座大安森林公园固碳量,减少都市热岛效应,迈向净零永续路径。
彰化地检署「国土犯罪查缉组」,因积极侦办环保犯罪,去年荣获公务员最高荣誉「公务人员杰出贡献奖」。法务部今邀请彰检查缉团队,分享办案经验,彰检近4年成功阻绝台中、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县市1万多公顷农田灌溉及农地污染,节省10余亿元回復费用,查扣犯罪不法所得逾20 亿元;命补缴漏税额逾12亿元,另查扣及声请没收犯罪机具100余部,绩效卓着。
碳费费率即将在三月明朗化,另一个攸关企业荷包的资源循环促进费,最快也将在2025年起徵,环境部资源循环署署长赖莹莹表示,资源循环促进法草案预计3月底前预告,并在立法院下个会期送入审查。亦即,如果一切顺利,2025年产业界将同时面临碳费跟资促费的双重负担。
环境部今年起徵碳费,预计在第一季公布费率等收费细节,依照立法期程,还将公布《资源循环促进法》草案,着手规划「资源循环促进费」。在两大费用夹击之下,产业为了缓解营运成本增加的压力,可能会将费用转嫁至终端消费者,恐带动「绿色通膨」,相关单位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