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造王者的搜寻结果,共98笔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奉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为政治导师,标榜继承他的路线,高市上台后在政策与用人方面便颇有安倍影子。此次美国总统川普访日,高市也亟思借助安倍当年与川普的好交情,透过这层关系拉近与川普距离。
美国川普总统已抵达马来西亚,展开亚洲行程,将于27日到29日访问日本,与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会谈。石破茂之后的美日新局引发各界关注。前驻纽西兰代表介文汲指出,高市与麻生等派妥协,外界认为在走钢索、不表看好,对中也有歷史、领土、台湾等问题,难言未来是一片坦途。
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后,由其内定的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公布在高市之外,其余18位内阁成员名单。高市让所有与之竞争自民党总裁的对手都纳入内阁,党内主要派阀也雨露均沾,被视为要展现党内团结。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虽有称郑当选让国民党世代交替、摆脱酱缸,抗绿指数也会拉升 ; 但也有歷届得票最低,令恐不出党中央,或其偏深蓝的两岸主张无法获得认同,还有评论担心卢秀燕与郑是否能磨合,甚至出现郑当主席,卢的2028有悬念等怀疑论皆出台。平心而论,也挺卢的郑丽文当选主席,和蓝营2028最可能人选卢秀燕,互动关系应会是「卢郑双核心」,对党务与选举策略来说,反而能产生分进合击之效。
国民党主席选举18日落幕,郑丽文以6万5122票胜出,打败郝龙斌、罗智强、张亚中、卓伯源、蔡志弘等5位候选人。针对郑丽文胜选,媒体人谢国安表示,他不意外,因为这段时间只要看到国民党党员,蛮多人脱口表示支持郑丽文。
日本公明党10日退出与自民党共组的执政联盟,持续26年的「自公」合作体制告终。日媒分析其中一大原因是,前首相麻生太郎重登自民党核心决策层,而麻生曾主张「抛弃公明党」,积极拉拢在野的国民民主党,导致公明党对自民党的不信任感达临界点。
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作为重中之重的两岸问题,六位候选人多半主张「和陆」,然而九二共识作为和陆良方,如今却在民进党长期恶意「抹红」下,被台湾多数民眾排斥。如何让蓝营同温层以外的国人重新理解并接受国民党的两岸路线,撕去绿营长年以来「亲中」标籤的战术,将是国民党新主席的当务之急。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8日投票,党中央举办的第一场分区政见发表会7日在台中登场,6位候选人均出席。郝龙斌澄清没有跟朱立伦密室协商,激动喊「要一对一辩论,看谁怯战!」郑丽文则说,桶箍要圈所有在野,不能让蓝白不合;罗智强与郝不约而同喊,若没打赢2026选战,就辞党主席。
国民党主席选举在即,党中央今天在台中举行第一场政见会,蔡志弘表示,他会成为「造王者」,力挺最有希望参选总统的台中市长卢秀燕,让国民党2028年重返执政,同时提出「一中内涵」作为美中台3边的最大公约数,力促两岸和平。
日本自民党4日改选总裁(党主席),经两轮投票后,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脱颖而出,击败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成为自民党创党70年来首位女党魁,而她也几乎笃定将在10月15日的临时国会中被选为下任首相,成为日本宪政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打破政坛「玻璃天花板」。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22年7月遇刺身亡后,自民党内右翼逐渐分裂,去年9月底石破茂当选党总裁(首相),保守派票源持续流失,在野右翼小党渔翁得利,自民党在国会眾参两院皆沦为「少数执政党」。而4日的总裁改选结果,走安倍路线的高市早苗胜出,代表着自民党将回归「保守派政党」原点,致力召唤选民。
国民党主席将于10月18日改选,共计6人完成登记参选。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专任教授钮则勋最新分析 认为,前台北市长郝龙斌的歷练最完整,若由郝来当党魁,维稳的可能性较高。至于中间偏蓝的选民,对于「世代交替」则有较高期许,这对前立委郑丽文、蓝委罗智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旺旺中时媒体集团27日举行第二场「国民党主席大辩论」,也是热门候选人郝龙斌首度参与辩论;此次辩论火力升级,候选人接连开炮,相当精采;20日仅是小试身手,本次辩论火力全开,10月4日第三场由旺中主办的党主席大辩论则将聚焦外界最关注的两岸议题,主题定为「国民党主席两岸大辩论」。
旺中集团27日举办国民党主席辩论会,会中各候选人针对党务、团结、世代交替以及九二共识等核心议题展开激烈交锋。
由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主办的「国民党主席选举第2场电视辩论会」,今(27日)16时登场,国民党主席候选人罗智强、郑丽文、郝龙斌、张亚中、蔡志弘面对面交锋!此场辩论会在中视新闻台154台、中时新闻网、Youtube中天电视、中天新闻、大新闻大爆卦、头条开讲、庶民大头家等平台同步播出。
国民党将于10月18日举行党主席改选,共有6位候选人参战,选情逐步升温。前立委郑丽文22日南下台中拜访地方人脉,并宣布成立「大台中黄埔后援会」,吸引的人潮超乎预期,现场规模甚至有如造势大会。对此,退役少将栗正杰22日表示,他观察到不少军校同学原本对候选人难以抉择,但最终倾向支持郑丽文,因为她展现出强烈的战斗力与领导力,「像狮子一样」。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战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表面上大家竞争得「如火如荼」,台面下也传出许多「密室内定」的消息。
国民党主席辩论,郑丽文以组党外在野大联盟凸显可团结不同意见的人为基调,张亚中强调理念价值及两岸和平进程,罗智强着墨政绩与为党的贡献外,更想说服党员立委兼主席能强化战力;三人都强化优势期待建构区隔,但面临县市长及总统大选的实际政治环境,倘以此聚焦,罗郑仍技高一筹,明显胜出张,至于郝龙斌没来参加,已失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