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道路改造的搜寻结果,共10笔
高雄市林森二路约150公尺路段,近日因道路重新刨铺后,将车道增设左转专用道并画设路肩,但前后路段车道皆无修改,车道没有对齐让用路人抱怨「更混乱」,甚至有逆向误闯风险,民代呼吁道路改造应顾及整体一致性。对此,高雄市交通局回应,短期内将调整前后车道配置进行改善。
新版《财划法》争议延烧,赖清德总统16日与新北市长侯友宜同框出席淡江大桥合龙仪式,赖指出,修法后地方政府财政较佳,要扛起更多责任,既然发现问题,盼财政分配保留中央照顾地方能力。侯表示,中央与地方权责须画分清楚,尚有345亿元未分配,应尽快分配。
新北市三峡区北大国小上月汽车暴衝事件致3死12伤,台南市成功大学旁大学路3日也发生车辆暴衝致1死2伤事件,台南市人本交通促进协会15日上街宣讲,倡议透过物理道路改造,让车辆「被迫减速至时速30公里」,不再端赖驾驶守法,减少用路人风险。台南市交通局认为市区学校地点与临路条件不一,难以统一限速,但仍持续优化校园周边行人安全保护设施。
高雄凤山区中崙路2025年3月底发生惊悚车祸,1名女机车骑士为闪避砂石车,摔进大排水沟,当下紧抱石墩才躲过死劫;在地民眾认为,中崙路太窄是酿祸主因,盼道路改造拓宽;民代表示,事发至今,市府到6月才拟定改善计画,呼吁尽速施工;高市府回应,该处涉及多个单位管辖,目前会先做护栏加高,提升通行安全性。
高雄凤山区中崙路2025年3月底发生惊悚车祸,1名女机车骑士为闪避砂石车,人从机车上摔进大排水沟多处擦伤,当时她紧抱石墩才躲过死劫;在地民眾认为,中崙路太窄是酿祸主因,盼道路改造拓宽;民代说,事发至今市府到6月才拟出改善计画,呼吁尽速施工;高市府回应,该处涉及多个单位管辖,目前会先做护栏加高,提升通行安全性。
高市府交通局今年3月在三民区博爱一路首次导入「保护型自行车道」设计,让自行车与人行道有效分流,但高市议员张博洋认为,目前仅完成同盟路至北平路段,短短160公尺形同虚设,建议整条博爱路都设置「保护型自行车道」,甚至可延伸至南高雄中山路,甚至参考日本冈山市「自転车歩行者道」,建置自行车道完整路网。
京华城案持续延烧,其中最具争议的20%容积奖励,让绿营北市议员质疑,若未来法院认定该容积奖励违法,合约明订的回馈北市府8%、800平方公尺作为公益的空间恐生变,社民党议员苗博雅也质疑,京华城仅认养公园、修路等低成本代价,就可以取得12%容积奖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暴利!」
台北市京华城案进入司法阶段,回顾京华城案的核心争议,即为20%的容积奖励给予名目,台北市议员苗博雅17日在台北市议会工务委员会提出质疑,认为京华城仅花40万元修1000平方公尺的道路、改造復盛公园并认养50年,就能藉此以「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取得共计12%的容积奖励,质疑低成本换得暴利。
高雄市左营区介寿路过去是左营海军基地与自勉新村往来市区的重要道路,近年因陆续进行社会住宅、新台17线开发计画,让原有仅16米道路空间已不敷使用,高雄市工务局投入2.32进行拓宽,将以人本道路精神,拓宽为30米宽,拥有更多车道、人行道、停车空间等优质道路环境。
选战倒数20多天,无党籍苗栗县二选区(山线)候选人曾玟学透过脸书发表政见,他提出山线10乡镇重点政策,北部应以头份市为核心提升都会公共服务,南部要再造苗栗市为一县之门面,广大的乡村地区,则要改善农业产销的条件,维持基本生活人口,创造优质人流进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