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达克沃丝的搜寻结果,共12

  • 接见达克沃丝访团  赖清德:盼深化经贸关系  平衡台美贸易

    接见达克沃丝访团 赖清德:盼深化经贸关系 平衡台美贸易

    赖清德总统今天接见美国参议员达克沃丝访问团表示,政府已经提出深化臺美经贸关系的路径图,希望透过採购美国能源、农产品及其他工业制品平衡双边贸易,并鼓励臺美企业互相投资,特别是国防工业、造船业等,也期待美国国会能儘速完成避免臺美双重课税的立法,为深化臺美贸易连结创造更多利基。

  • 美「挺台国会议员」达克沃丝第四度来台!AIT:凸显强化对台伙伴关系

    美「挺台国会议员」达克沃丝第四度来台!AIT:凸显强化对台伙伴关系

    美国联邦参议员达克沃丝率幕僚28日至29日第四度访问台湾,将拜会赖清德总统等人,就外交、国防、经贸政策,以及台海与区域安全情势等重要议题交换意见。美国在台协会(AIT)表示,此行凸显美国正致力强化与台湾的伙伴关系,并再次确认美台对强化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共同承诺。

  • 尚青论坛》注意!共军首次跨夜间联合战备警巡(陆文浩)

    尚青论坛》注意!共军首次跨夜间联合战备警巡(陆文浩)

    我国防部于5月30日上午9时许,公布共军29日计有共机38架次、共舰7艘次及海警船4艘(23至24日曾在花东海域)在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联合战备警巡」;总计有共机38架次、共舰7艘次及海警船4艘次在台湾周边海空域;其中逾越海峡中线进入北部及西南空域28架次,引发区域高度关注。

  • 吴钊燮频见外宾 遭疑「外交双头马车」 总统府发声了

    吴钊燮频见外宾 遭疑「外交双头马车」 总统府发声了

    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近日频繁接见外宾,遭国民党立委徐巧芯质疑未来外交上是否会有双头马车?对此,总统府今天表示,国安外交团队本为一体,外界无须过度解读。

  • 史上最逼近北市!抗议美参、眾议员访台 陆战机进入北部应变区

    史上最逼近北市!抗议美参、眾议员访台 陆战机进入北部应变区

    美国参、眾两院议员近日同时访台,原本在联合利剑演习后沉寂的解放军,侵扰力道突然增大,昨(29日)日参议院访问团抵台,立刻出动38架战机出海,其中有3架次进入北部应变区,逼近24海浬邻接区,示威意味相当浓厚。

  • 美参议员:将提与台湾同一阵线法案

    美参议员:将提与台湾同一阵线法案

     大陆解放军日前举行环台军演,美国参议员苏利文29日拜会赖清德总统时预告,自己将和达克沃丝等参议员,共同提出《与台湾同一阵线法案》,让北京领导阶层了解,任何军事侵略都将引起经济、金融及能源的重大制裁。他们也将鼓励其他民主国家通过类似法案,以增强台海吓阻力量。

  • 美参议员访团拜会国安会  吴钊燮曝传达讯息

    美参议员访团拜会国安会 吴钊燮曝传达讯息

    美国联邦参议员达克沃丝(Tammy Duckworth)今天率领跨党派议员访团,赴总统府拜会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吴钊燮感谢访团传达美国国会与台湾站在一起的讯息。达克沃丝强调美国国会对台湾的支持不分党派,期待台美未来强化合作,共同为印太区域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 美参议员拜会萧美琴  建议让受过训士兵维持所学  必要时准备战斗

    美参议员拜会萧美琴 建议让受过训士兵维持所学 必要时准备战斗

    中共日前举行环臺军演,美国参议员苏利文今天指出,我们要让北京领导阶层了解,任何军事侵略都将引起包括经济、金融及能源的重大制裁,这正是他拟提出《与臺湾同一阵线法案》的用意,他们将鼓励其他民主国家通过类似法案,以增强臺海吓阻力量。达克沃丝则建议臺湾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受过训练的士兵维持所学技能,在必要时准备战斗。

  • 美参议员拜会赖清德  苏利文预告将提《与臺湾同一阵线法案》

    美参议员拜会赖清德 苏利文预告将提《与臺湾同一阵线法案》

    赖清德总统今天(29日)接见美国跨党派访问团,期待新政府能继续得到美国政府和国会的支持,臺美能透过更紧密的交流合作。美国参议员苏利文则预告,自己将提出《与臺湾同一阵线法案》,相信该法案届时将有效强化区域吓阻能力。

  • 美国跨党派参议员访台 外交部:彰显台美伙伴关系

    美国跨党派参议员访台 外交部:彰显台美伙伴关系

    美国联邦参议员达克沃丝与参议员苏利文率团于29日至30日访台,期间将会见正副总统赖清德与萧美琴,并就台美关系与台海安全等议题与我国外交国防团队交换意见。外交部指出,访团此行更加彰显台美奠基于共享价值的伙伴关系。

  • 拜习旧金山会谈 美国国会反应好坏参半

    拜习旧金山会谈 美国国会反应好坏参半

    美中领导人15日结束旧金山会谈,美国国会反应好坏参半。民主党人多乐见双方对话,讚许总统拜登竞争与外交并进,共和党人则批评与中国对话的代价太高。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