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钰祥企业的搜寻结果,共16笔
2025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TIE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台北世贸一馆盛大登场,钰祥企业受经济部产业发展署之邀,于创新经济馆重磅展出全球首款「碳中和再生型化学滤网」。这项划时代的创新技术,以实质减碳效益为半导体及高科技产业迈向净零转型注入强劲动能,现场吸引眾多业界人士高度关注。
钰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4日上午举行「企业义消成军典礼」,在臺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大队与善化分队的见证下,正式成立属于企业的义消团队,这是该公司推动自主防灾、善尽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里程碑,也展现深耕台南、回馈在地的决心。
在全球ESG浪潮席卷下,钰祥企业凭藉前瞻性的数位转型布局与积极落实环境永续目标,不仅在半导体供应链中树立标竿,更展现出中小企业迎战未来的高度韧性与战略眼光。
台湾素养教育协会致力推动偏乡数位阅读教育,举办「第五届未来素养学堂颁奖典礼暨素养教育成果展」,透过领航导师团制度,助新进学校顺利接轨,并导入PBL(专题导向学习)教学法,设计出紧扣实际生活、社区议题与跨域思维的内容,让学生展现新课纲行动力、表达力、社会关怀三大核心素养的精神,颁奖典礼上特别向领航导师团致上最诚挚感谢与敬意。
「钰祥企业台南柳环厂」17日在台南市柳营区盛大开幕,厂区面积达2,074坪,预计每年可再生约7,200吨的滤筒活性碳滤料。钰祥柳环厂展示了独家的滤筒活性碳滤料再生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协助客户将滤筒中的活性碳进行再生,大幅延长滤筒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废弃物产生及资源浪费,展现了钰祥企业在环保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与贡献。
台湾最大化学滤网专业供应商钰祥企业,扩建台南善化、柳营厂后,再建台南柳环厂并于今(17)日盛大开幕,厂区面积2074坪,每年可再生7200吨的滤筒活性碳滤料,将大幅降低客户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可望在3年内实现营收成长30%。
「臺湾循环经济周」今年迈入第六年里程碑,透过公私协力,展现各部会合作推动循环经济成果。其中,包括中油以LNG冷海水孕育的红藻「海木耳」推出保养产品,以及经济部邀请「钰祥企业」展示「再生型化学滤网」。
钰祥企业自1987年成立以来,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化学滤网供应商,钰祥企业董事兼ESG长张馨尹表示:「钰祥企业非常重视ESG议题,我们深知企业的责任不仅在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在于对环境和社会的承诺。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客户的RE100标准,推出符合碳中和目标的化学滤网产品。我们在台南柳工厂设立了化学滤网再生中心,这些创新只是我们迈向循环经济和永续发展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努力,与业界伙伴一起推动微污染防治产业走向更绿色、更永续的未来。」
台湾素养教育协会于8月23日举办了未来素养学堂计画的第四届颁奖典礼。今年主题为「偏校转型再出发,一起为偏乡孩子铺下未来的路」,旨在推动偏乡学校的素养教育发展,促进偏乡教师的横向合作,并整合教学资源和经验,为偏乡学校的长期转型提供后勤支持。
钰祥企业今(8/20)于台南柳营工厂举行盛大的开幕仪式,吸引全台各地政府机构、贵宾朋友及科技业者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董事长暨总经理庄士杰在开幕仪式上致词,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化学滤网供应商,而柳工厂则是全球首创的碳中和化学滤网的生产基地,这一创新将进一步提升钰祥在业界的竞争力。
半导体先进制程供应链、化学滤网供应商钰祥企业台南柳营工厂20日开幕,该厂计画分2阶段扩充月产能至9万片ESG再生滤网产品,可望成为全球首座先进制程滤网再生中心;与会的经济部常务次长连锦漳说,政府推动产业低碳化、智慧化的过程中,发现循环经济相当重要,钰祥企业是产业的「样板」,勉励其他企业能看到这个方向并开始做,有需要可以向经济部寻求协助。
宽量国际(QIC)创办人暨执行长李鸿基今(19)日表示,台积电之于全球半导体,可说是扮演「登陆月球」的地位,带来空前的影响力,并不断写下台湾工业的新歷史,他看好由台积电所引领的「台湾半导体供应链」将如同1890年「美国五大湖区汽车工业」建置世界级产业聚落,并带动整个供应链,诞生更多10亿级公司。
中美晶(5483)转投资事业报喜,台特化(4772)申请上柜案已于日前顺利通过柜买中心审议,预期于今年下半年挂牌上柜。此外,5月31日宣布参与化学滤网钰祥现增,扩大半导体相关产品线之广度。
ESG浪潮席卷全球,净零碳排已成为目前趋势。在台湾ESG领域媲美奥斯卡奖的《远见》ESG企业永续奖,已迈入第二十届,在319件共192家企业参赛获奖率仅20.1%。2日举行赠奖典礼,首度参奖的钰祥企业,获得杰出方案「低碳营运组」中小企业奖。
在少子化的影响下,许多偏乡学校正陷入废校危机。学校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提升教学品质,还需要凝聚学校特色与师资团队,以便吸引更多学生与家长的认同。台大教授叶丙成和品学堂创办人黄国珍所共同发起的台湾素养教育协会,连续四年举办「未来素养学堂计画」,旨在协助偏乡学校转型创新。
已迈入第四年的「未来素养学堂计画」,覆盖全台14个县市,广邀各校校长、主任及老师组队参与,整合偏校教学团队,提出创新教案。四年来共有50所学校参与,超过5000位学子受惠。今年的主题是「偏乡教育 2.0」,强调跨域实践素养教育,并成功带动偏乡学子积极加入素养教育,需要学习扶助的学生人数减少八成,大部分偏校招生增长一成,为偏乡学校的转型与创新奠定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