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锚泊的搜寻结果,共48笔
大陆珠江口水域25日晚间传出一起两岸船只相撞船难。据了解,万海航运的大型货柜船「曦春轮」在珠江口与一艘疑似大陆散货船发生碰撞;散货船遭撞沉后,有13名船员获救,但仍有2名船员失联,人员搜救和沉船扫测工作积极进行中,事发水域已实施水上交通管制。
强烈颱风桦加沙来袭,受外围环流影响,金门周围海域22日出现7至9级巨浪,船只争相挤进沿海锚地泊港,却有民眾发现北碇岛与峰上中间海域下午出现10余艘大陆籍渔船无惧风浪抢捕渔货,险象环生。目击民眾直言,有些渔船离岸根本不到100公尺,如入无人之境,连五星旗都清晰可见,歷时约数小时。
行政院于18日院会中,为捍卫国家通讯命脉,通过了攸关重大的「海缆七法」修正草案。修法范围涵盖电信、电业及航运等多项法规,针对海底电缆的灰色地带侵扰提出解决方法。海巡署将严正执法,并透过跨部会合作,取缔海上不法行为。新法照破坏自来水与天然气管线的标准,加重了毁损海底电缆的刑责,更赋予主管机关强制开启船舶自动辨识系统(AIS)的权力,对于违规船舶,最重可直接没入,藉以确保我国海缆安全。
大陆央视1日报导,今年第8号颱风竹节草7月31日在江苏境内由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低压,并移入安徽东部,预计8月1日将在安徽境内徘徊少动,强度缓慢减弱。大陆中央气象台已于7月31日解除颱风蓝色预警。但受竹节草及周边环流影响,7月31日夜间至8月2日,江苏、安徽、山东南部和东部、辽寧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8月1日早上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恒丰什」号渔船11日晚间从恒春后壁湖渔港出港后,因海象不佳遭浪拍打断锚,导致搁浅南湾海域,幸船上人员无碍已接驳上岸,船体也在13日完成拖救作业,不料有潜水客在社群媒体发文指称,「海水有股很重的油味、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掀起网友热议,对此,垦管处表示,渔船确实有些微油料外泄,但属轻柴油,无环境污染疑虑。
大陆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055型「万吨大驱」延安舰、052D型「中华神盾」湛江舰、054A型主力护卫舰运城等四艘军舰,自今(3)日起开展为期五天的访港行程,期间7月5日、7月6日两天将开放香港市民上舰参观。大陆官媒《央视》亦全程直播山东舰航空母舰编队访港画面,让人关注的是,官兵在甲板上排出「国安家好」字样,斗大四字也掀起陆网一片讨论热潮:「有国有家,国安家好,国泰民安」。
今年四月中旬,我和内子陈夏生受好友摄影家王苗和她先生何迪的邀请去了一趟南京;主要是为了参加他们夫妇与好几位民国二十六年(1937)春天,曾经参加过「京滇路周览团」的后人,以及王苗担任主席的「世界华人摄影联盟」的多位摄影老友们,一起在南京的「励志社」和「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两场「纪念京滇路周览团88周年研讨会」;同时也为「世华盟」即将出版一本《万水千山京滇路》的新旧影像专集,在南京进行了相关影像的拍摄工作。
中共正式宣布,解放军海军山东号航舰编队,其中包括山东号、延安号、湛江号以及运城号等四艘军舰将于7月3日至7月7日访问香港,其中7月5日至7月6日两天将开放香港市民参观。
台籍货船「鑫丰轮」6月7日晚间于乌坵海域触礁半沉漏油,9名船员全数获救,金门县政府与船商紧急处置,10日暂无出现漏油情事。另万海航运「旺春轮」9日在印度洋航行途中惊传货柜爆炸意外,造成4名船员失踪。交通部长陈世凯10日表示,鑫丰轮触礁可能与船队不熟当地水文地形有关,将要求业者强化训练;旺春轮2名失踪台籍船员,已请印度海事单位全力协助搜救。
台籍货船「鑫丰轮」7日晚间7时许,靠泊乌坵北风码头时,疑因操作不慎碰撞礁石,导致船体右侧出现约10公分裂缝,紧急锚泊于码头外侧约150公尺海域;但由于事发后船舱仍持续进水,船舶已坐「半底沉」,且有些微漏油状况;交通部航港局8日召集相关机关召开应变会议,决议将抽除残油列为首要任务,避免引发海洋污染。
台籍货船「鑫丰轮」7日晚间7时许,靠泊乌坵北风码头时,疑因操作不慎碰撞礁石,导致船体破损造成机舱进水、电力全失,船长决定弃船求援后,海巡署与驻军紧急出动,成功救起9名船员。事发后船舶持续进水且有沉没风险,相关机关紧急研拟防污与抽油作业,力阻海洋污染灾害扩大。
大陆福建渔船「闽连渔61756号」3月27日与我海军「中和舰」发生碰撞,再度引发两岸争论,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3日表示,陆方要求台湾方面立即停止歪曲事实、散布谎言、恶意炒作并赔偿大陆渔民损失。对此,海军4月4日表示,仍在调查厘清责任归属,后续将依两岸协商机制处理。
日前,福建渔船「闽连渔61756号」与海军「中和舰」发生碰撞,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曾表示,大陆有关方面将对此进行调查。朱凤莲表示,经初步调查,3月27日凌晨「闽连渔 61756号」在传统作业区域闽中渔场锚泊休息,AIS信号全程在线,船上所有警示灯光均打开,相关操作合法合规,0时35分遭台湾方面「中和舰」撞击,当时台湾军舰未显示灯光及 AIS 信号。
据澎湃新闻报导,上海海事局表示,3月10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汽笛长鸣,大陆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海事巡逻艇的护航下,顺利完成自2024年元旦商业首航以来的第100个航次。其间,这艘「海上移动城市」累计服务旅客超35万人次,航程覆盖日韩、东南亚等16个港口,以100%安全率交出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亮眼答卷,标志着中国邮轮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及配套服务全产业链闭环能力迈入新阶段。
蒙古籍宝顺轮长期在台湾西南海域海底电缆区漂航滞留,1月23日、3月1日高雄海巡队曾登检该轮,经查货舱均为空舱,未发现船上有破坏海底电缆等设备,另外同时有6个船籍的喀麦隆籍「DA LI(达利)」轮也在当地锚泊长达一个月,甚至资料显示在2022年「已拆解」形同幽灵船。海军近日发布空域操演射击通告,操演管制区域「刚好」在这处区域,引发外界联想是否要逼迫对方去?但海军表示,此项操演并无进行实弹射击。
民国42年8月17日,海军总司令马纪壮中将率丹阳、太湖、太昭3舰,赴菲律宾报聘,并宣慰我海外侨胞,随员有赵龙文中将、刘广凯少将、王恩华少将、赵志麟代将等13人,及随舰赴菲採访之各报记者9人,另有海军官校43年班学生数十人随舰实习,停留马尼拉与苏比克美国海军基地,于26日达成任务,载誉返国,总计出航10天、航程1520浬。
蒙古籍宝顺轮长期在台湾海域漂航滞留,1月23日、3月1日高雄海巡队曾登检该轮,经查货舱均为空舱,未发现船上有破坏海底电缆等设备,军事粉专「Taiwan ADIZ」调查此类漂航在台湾外海一个月的权宜轮,发现位于楠梓外海约6浬漂航、锚泊月余的喀麦隆籍「DA LI(达利)」轮,竟同时有6个船籍,且资料显示在2022年「已拆解」形同幽灵船。
蒙古籍宝顺轮长期在台湾海域漂航滞留,高雄海巡队曾在1月23日登检该轮,1日11时许再次派艇于高雄柴山外1.4浬处登检,经查货舱均为空舱,后甲板无拖带锚爪及船锚装置,也未发现船上有破坏海底电缆等设备。
美国海军尼米兹级(Nimitz-Class)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USS Harry S. Truman,CVN 75)传出2月12日深夜和悬挂巴拿马国旗5.3万吨的「贝西克塔斯-M」(Besiktas-M)号货轮发生碰撞,美国军方曝光杜鲁门号的「伤势」照片。对于此次碰撞的起因,前海军舰长张竞博士以及知名的资深货柜轮船长「李船长」均发表其研究分析心得。「李船长」直言,未开启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肯定是不妥当的。
台湾海底电缆遭到大陆渔船及权宜轮刻意破坏已成国安问题,继大陆权宜伦「顺兴39」拖断北部电缆后,一艘蒙古籍货轮「宝顺」号近日也因不断在我国南北12浬领海线绕行,行迹诡异,且与海缆路径重复,海巡署立刻在23日下午于高雄外海强行登检,初步并未发现异状,但该船也仍持续在外海徘迴,动机相当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