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镭洋科技的搜寻结果,共48笔
一、工商企业
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18日开幕,射频测试大厂镭洋科技于展中首度公开展示FoldSAT可折迭低轨卫星使用者终端,该产品由镭洋科技与客户共同开发,整机以客户品牌推出,但其中的核心射频与阵列天线技术由镭洋提供,体现公司在低轨卫星通讯设备上的关键技术力。
由外贸协会主办的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TADTE)周四假台北南港展览1馆登场,匯聚来自15国490家厂商,使用1500个摊位,规模创下歷史新高。外贸协会黄志芳董事长在开幕致词中指出,台湾以创新、韧性与信任,已在国际舞台展现关键角色,从低温测试、无人机应用到太空通讯合作,成果斐然;并强调现代防卫正由AI、低轨卫星与无人载具驱动,台湾具备智慧化作战与太空系统整合实力,打造韧性供应链,与全球伙伴共同构筑可信赖的合作网络,让台北航太展成为创新与合作的起飞跑道。
镭洋科技(6980)于2025年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TADTE)首度公开展示FoldSAT可折迭低轨卫星使用者终端。该产品由镭洋科技与客户共同开发,整机以客户品牌推出,但其中的核心射频与阵列天线技术由镭洋提供,体现公司在低轨卫星通讯设备上的关键技术力。
镭洋科技(6980)今日宣布,由国家太空中心(TASA)委托开发的首颗新创追星先期计画3U通讯立方卫星「夜鹰号(Nightjar)」已成功与地面站完成双向通联,并稳定接收自研通讯酬载讯号,技术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正式达到第八级(TRL 8),代表镭洋自主系统已完成实地验证,具备实际运行与商业化部署的条件。此任务不仅展现镭洋在低轨通讯领域具备「从地面到太空」的完整垂直整合能力,也象徵台湾本土企业正式进入国际卫星供应链。
台湾自制第一个光学遥测卫星星系福卫八号第一颗卫星(FS-8A)预计10月升空,太空中心(TASA)30日表示,同航班还有TASA新创追星计画3颗8U立方卫星「钟雀1号」、「黑鸢1号」、「信天翁1号」,如验证成功,未来可应用在宽频通讯、卫星物联网、远洋渔业等,增加台厂抢进国际卫星产业链机会。
国家太空中心(TASA)自制、台湾第一个光学遥测卫星星系福卫八号第一颗卫星(FS-8A)10月升空,同航班的乘客还有TASA新创追星计画的三颗8U立方卫星「钟雀1号」、「黑鸢1号」、「信天翁1号」,如验证成功,未来可应用在宽频通讯、卫星物联网、远洋渔业等面向,增加台厂抢进国际卫星产业链的机会。
镭洋科技6月17日至19日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微波展(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IMS2025)。今年镭洋科技以「Wi-Fi over mmWave」为主题,首度公开展示毫米波整合解决方案,含自研8x8 Ka频段阵列天线结合天线封装(AiP)模组的实测数据,展现其稳定连线与高速传输能力。在持续推出新产品下,将有利该公司今年出货及营运表现。
镭洋科技(6980)于6月17日至19日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微波展(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 IMS 2025)。今年,镭洋科技以「Wi-Fi over mmWave」为主题,首次公开展示毫米波整合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自研8x8 Ka频段阵列天线,并结合天线封装(Antenna-in-Package, AiP)模组,展示了稳定的连线与高速传输能力。
全球产业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公布后受到衝击,多数产业后市蒙上阴影,法人指出,近年在国防、科技等各领域考量下,各国竞相发展低轨卫星产业,全球变局中,低轨卫星产业将可望维持相对稳定成长,预期台厂包括升达科、耀登、镭洋科技及启碁等都将受惠。
本周逢清明节连假仅三个交易日,加上投资人观望川普关税解放日,兴柜市场涨势与成交量同步趋缓,不过仍有二檔新兵逆势登录兴柜,且空降周涨幅冠亚军,分别为半导体业的颂胜科技(7768)与车用电子的神数(7821),各以74.54%、43.43%周涨幅,强力霸占兴柜市场,季军则由观光餐旅的巨宇翔(2760)以周涨7.4%拿下。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自106学年度起,全台大学毕业生数逐年下降,111学年度毕业生数更跌破28万人,显示年轻技术人才的供应逐渐缩减。根据国家发展委员会的产业人力需求分析,未来三年,通讯产业每年将新增4,500至5,500名专业人才,显示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然而,毕业生数量的减少与产业需求的增长形成了落差,企业在寻找优秀人才时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了应对这一趋势,镭洋科技(6980)自2021年起,每年稳定招募实习生并培养新秀,并持续增加正职招聘人数,积极培育并吸纳优秀人才,为未来卫星通讯产业的发展做好准备。
镭洋科技(6980)于3月同时参展英国与美国两场重量级卫星展览,向英美两大市场展示其在低轨卫星通讯技术的领先实力。随着全球低轨卫星市场的快速成长,卫星通讯已成为未来关键基础设施之一。镭洋科技积极参与国际级展会,深化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市场,加速低轨卫星应用的商业化。今年首次亮相英国伦敦的「Space-Comm Expo」,该展会是英国最大的太空产业交流平台,匯聚全球领袖,探索太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同时,镭洋科技也继续参加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全球最大卫星展「Satellite 2025」,这已是镭洋连续第五年参展。
全球最大卫星产业展览会SATELLITE 2025 ,在美东时间11日至13日在美国华盛顿盛特区大登场。经济部今(12)日指出,今年经济部产业发展署再度携手国科会国家太空中心,带领18家臺厂组成「Taiwan Space臺湾形象馆」,展出多款比肩国际之亮点产品,除了最擅长的多元卫星地面终端设备、关键元件外,触角更将延伸到卫星本体、航空用通讯、光学酬载等次系统的创新技术。
随着太空科技的进步,与火箭发射成本的下降,低轨卫星市场正快速扩张,开启太空产业朝向商业化发展。
镭洋科技于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04日参加第二届台湾太空国际年会(TASTI 2024),此次年会以「Link the World through Space」为主题,镭洋展示了在低轨卫星通讯领域的领先技术,包括卫星AIT服务平台、3U低轨通讯立方卫星、卫星通讯UT关键模组展示盒和低轨卫星地面接收站,全面展现其在卫星通讯技术上的研发实力,相关产品预期也将推升明年营运表现。
镭洋科技(6980)参加第二届台湾太空国际年会(TASTI 2024),此次年会主题为「Link the World through Space」,旨在促进全球低轨卫星技术的合作与跨国整合。镭洋科技作为重点参展企业之一,展示了其低轨卫星通讯领域的技术成果,包括卫星AIT服务平台、3U低轨通讯立方卫星、卫星通讯UT关键模组展示盒及低轨卫星地面接收站,显示其在卫星通讯技术上的实力。
国家太空中心自主研发的6U立方卫星「旺来卫星(ONboard Globe-Looking And Imaging Satellite, ONGLAISAT)」今(5)日于美国佛州卡纳维尔角搭乘SpaceX执行的CRS-31太空站运补任务进入国际太空站,预计1个月后弹射进入41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执行飞试任务,验证新一代光学遥测酬载的先进技术。
镭洋科技旗下上海镭咏电子科技,参加第17届中国微波及天线技术会(IME2024),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展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及业界专家。创办人暨董事长王奕翔表示,此次参展不仅是镭洋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机会,也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契机。营运面上,该公司看好全球射频市场快速成长,明年营运可望跟着产业增长脚步。
镭洋科技(6980)旗下的上海镭(口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23日至25日,首次亮相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展览会——第17届中国微波及天线技术会(IME2024)。该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及业界专家。创办人暨董事长王奕翔表示,此次参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是镭洋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机会,也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