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陈瑞杰的搜寻结果,共14笔
微创手术成显学,北医大体系宣布,3家附属医院近1年来「达文西手术」突破1000例,其中双和医院近400例,一举衝上该体系第一。北医大体系预计今年底再添购两套达文西系统,并开设外科进阶(Advanced Course)选修课程,为医学系6年级学生量身打造菁英训练计画。
在台湾的偏乡地区,许多长者为了就医必须长途跋涉,一趟门诊往往耗时一整天。为改善医疗可近性、缩短治疗等待期,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与枋寮医疗社团法人枋寮医院携手启动「TAVI绿色通道计画」,让偏乡患者不必再为舟车劳顿而放弃治疗。
台北医学大学部立双和医院今(31)日举行第六届院长交接典礼,新任院长由专精器官移植的一般外科李明哲教授接任,将带领双和医院持续精进核心医疗能力,肩负起医学中心救治与照护「急、重、难、罕」病症之医疗使命。
台湾医疗科技展本月上旬盛大登场,台北医学大学暨医疗体系今年以3A医疗为主轴,主打「Acute Care(急性医疗)」、「Ambulatory Care(门诊与远距医疗)」、「Advanced Care(尖端医疗)」,规划4展区,同时展出33个亮点项目。
台北医学大学宣布,所属医疗体系全面导入「智慧输液系统」,成为全台首家。包括北医、万芳医院、双和医院、桃园新国民医院等4家医院,共导入1080台智慧输液帮浦,护理师不仅可透过系统连线进行监控,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更可大幅降低工作负荷。
英业达(2356)旗下英华达与臺北医大学合作,将其「思迈智慧输液系统」全面导入北医体系之附属医院,成为全台首家导入「医嘱连线型给药」智慧帮浦的医疗体系,含括了臺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万芳医院、双和医院及新国民医院等四家医院,共计导入1,080台智慧输液帮浦,同时也为台湾智能输液安全开创了新里程碑。
臺北医学大学医疗体系宣布,全面导入英业达(2356)集团旗下英华达公司自主研发的「思迈智慧输液系统」,成为全台首个全体系应用「医嘱连线型给药」智慧帮浦的医疗体系。此次导入涵盖臺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万芳医院、双和医院及新国民医院,共计部署1080台智慧输液帮浦,透过系统连线进行监控,不仅确保病患输液安全,更大幅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为台湾智慧医疗发展立下重要里程碑。
国家卫生研究院、台北医学大学、国立阳明交通大学联合举办「远距医疗国际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呼吁全球不应因疫情消退而放弃远距医疗。面对高龄化社会、医护人力缺乏及响应永续、节能减碳等挑战,远距医疗不仅是趋势,更将形塑台湾医疗照护未来。
台北医学大学日前由董事长陈瑞杰、校长吴麦斯率团出访日本东北大学,包括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营养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等5个学院的院长、副院长及教师逾50人,联合拜访东北大学,写下北医大歷年最大规模的双边多领域研讨会。
臺北医学大学董事长陈瑞杰、吴麦斯校长9月18日率团出访日本东北大学,包括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营养学院及人文社会学院等五个学院的院长、副院长及教师等逾50人联合拜访东北大学,这也创下北医大歷年最大规模的双边多领域研讨会。双方不仅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两校伙伴关系,未来也将强化学术合作与研究,藉由实地交流与结盟,共创国际合作竞争力。
《荒丘崛起的医学中心—双和医院创新致胜》记述双和医院从一座山丘变成医学中心的歷程,于8月5日举办新书发表会,邀集前行政院长苏贞昌、北医大陈瑞杰董事长、李祖德董事、吴麦斯校长、双和医院程毅君院长,共同分享这段艰辛但极具意义的歷程,并期许未来走向国内一流医学中心。
经4年筹备,由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医学大学经营的行爱住宿长照机构正式开幕,为北医大体系设立的首家住宿型长照机构;不仅导入智慧床垫、电子尿布、智慧围篱、人脸辨识等智能设备,并由北医提供就医资料整合,以及24小时远距医疗服务。
歷经4年筹备,由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医学大学经营的台北市立行爱住宿长照机构今天(2)开幕,为北医大体系设立的首家住宿型长照机构。不仅导入智慧床垫、电子尿布、智慧围篱、人脸辨识等智能设备,并与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就医资料整合及提供24小时远距医疗服务,打造崭新智能长照模式。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万芳医院及双和医院,今年以来陆续完成HIS 3.0资讯系统升级,展现北医大体系迈向智慧医院(Smart Hospital)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