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电子零组件业的搜寻结果,共289笔
主计总处10日公布薪资统计指出,由于半导体业景气热络,推升1~9月平均月薪,以致同期间领不到平均月薪的人数占比升至69.77%,创歷年同期最高。另受美国对等关税、全球产能过剩衝击,部分传统产业受雇人数已较去年同期下滑。
对等关税对传产造成不小的衝击,前国民党立委陈学圣PO出台光染整股份有限公司的结束营业公告,感嘆又一家老字号传产关门,「真看不到未来,也感受不到政府有帮什么忙。」
主计总处27日公布9月失业率,随着毕业季结束,寻职人口减少,9月失业率降至3.38%,为近25年同月最低,但「工时不足就业者」连三个月上扬,升至12.9万人创今年以来最高。显示对等关税衝击仍在,惟综合劳动市场各项指标研判,情况已稳下来了。
柜买中心表示,含KY公司28家,应公告申报9月营收的上柜公司共计856家,除大略-KY(4804)外,其余855家上柜公司皆已于13日以前完成申报;9月上柜公司单月营收总计2,598亿元,较2024年同期成长170亿元,年增幅度达7%,其中,营收成长公司共有485家,衰退公司则有369家,营收持平公司共1家。
根据柜台买卖中心统计,整体上柜公司114年9月营收总计2598亿元,年成长7%,成长之主要产业为半导体业、其他电子业及电子零组件业。
主计总处14日公布8月薪资统计指出,8月电子零组件业加班工时创近45年最高,受雇人数更年增1.7万人,半导体业一枝独秀,惟纺织业、基本金属、塑胶制品等传产的雇用及加班工时皆呈下滑,对等关税对传产的衝击已经浮现。
主计总处今(14)日公布8月薪资统计指出,随着美国对等关税的实施,8月纺织、基本金属、塑胶制品等传统产业受雇人数及加班工时皆较上年同月下滑,惟半导体所属的电子零组件业加班工时仍创民国69年6月以来最高,受雇人数也年增1.7万人,产业续呈两极化的表现。
辉达等大厂再度合纵连横AI基础建设,有利台湾伺服器及台积电高阶晶片供应链;而金价创新高、铜价站稳一万美元,非铁金属价格震盪上升;低股价净值比龙头股逐渐获得青睐,长假前虽涌现卖压,但台股可用之兵不少。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台湾1980~2000年最大的创匯产业是纺织业,这个行业最高一年创造1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因此被称为最大的创匯产业,主计处还曾以国情统计通报记载。
AI太猛!受惠人工智慧和高效能运算需求强劲及消费性电子新品备货拉升,激励资讯电子产业上游生产稳健提升。经济部24日公布8月工业生产指数、制造业生产指数,皆创歷年同月新高,连18红,年增率为14.41%与15.48%。
人工智慧、高效能运算及云端资料服务等应用需求续强,经济部24公布8月工业生产指数、制造业生产指数,分别为117.36、118.22,皆创歷年同月新高,写连18红,年增幅度14.41%与15.48%。经济部统计处预估,由于经济前景尚不明朗,对9月看法将较8月减少;未来四个月工业生产指数均达98.98,则可创下全年增10%。
随着美国调升关税,业者的成本大幅提升,在这样的贸易环境下,台湾出口业者还有利可图吗?是否有利可图自然是取决于两个要素,其一是对美的依赖多深,其二是这个产业的利润率有多高。
柜买中心表示,上柜公司855家(含KY公司28家)皆已于9月10日前完成2025年8月营收申报作业。
台湾出口于8月超越南韩,政府官员以步步高升形容,然而台湾出口有这么好吗?真有这么多人可以享受成长的果实吗?情况恰恰相反。
主计总处12日公布薪资统计指出,受惠于厂商加薪、最低工资调升及工时增加,1~7月平均月薪4.7万元,年增率2.98%创近三年同期最高,惟月薪中位数增幅仍不如去年。此外,受科技应用需求提高,生产热络的影响,7月半导体所属的电子零组件业加班工时续创歷年同月最高。
主计总处今(12)日公布薪资统计指出,受惠于厂商加薪、基本工资调升及工时增加,1~7月平均月薪4.7万元,年增率2.98%为近三年同期最高,不过月薪中位数的增幅则不如去年同期。
全体上柜公司114年8月合併营收总计2459亿元,年成长3%,成长之主要产业为半导体业、其他电子业及金融业。
川普的对等关税虽被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不合法,但以川普的性格,这场关税战不会因此偃旗息鼓,日前劳动部公布无薪假人数直逼5,000人,创今年以来新高,说明20%的对等关税已让厂商开始吃不消了。
经济部统计处统计,今年第二季制造业国内固定资产增购6,205亿元,季增1.5%,年增28.1%,主因应新兴科技应用商机,半导体厂商积极扩充国内先进制程及高阶封测产能,加以相关供应链业者扩建厂房及增购设备所致。
今年上半年上市柜公司大陆布局出现投资额锐减、获利创新高的两极化现象。证期局副局长高晶萍9日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底,上市柜投资大陆金额较去年底减少1,599亿元,为史上首见的最大减额,主要受匯率影响,但投资大陆合计利益2,439亿元,却是创史上新高,海外投资新增金额扣掉匯损后,还较去年底净增加4,408亿元,为近四年同期第二大,仅次于去年的5,1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