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养父母的搜寻结果,共259笔
郭姓男子的母亲张妇42年前未婚生下他,因不谙法律,无法将儿子报户口为亲生子,将儿子交给姊姊和郭姓姊夫收养,实际是由郭姓养父的母亲抚养。后来郭姓养父母离婚后,张妇为照顾儿子,与郭姓养父结婚,与儿子正式成为一家人。10几年后,张妇也与郭姓养父离婚,养母已过世,郭男向台南地院声请终止收养后,再与母亲到成大医院验DNA,获法官确认母子关系。
一场30多年前仅为「改姓」而签下的形式收养,最终在法院裁定下划下句点。法院日前审理一起终止收养案,妇人小萱声请与养母欢欢(均化名)解除收养关系,理由是双方从未有实际相处、也未形成亲情连结。法官审酌后认定,本案属形式性收养,且养母早已过世,因此,准予终止收养关系。
一段名存实亡的父女情,随着法院一纸裁定,终于画下句点。妇人小萱(化名)年幼时被邻居夫妻收养,本以为能得到完整的家庭,不料,养父阿国(化名)在她尚未成年前便远赴海外,42年来音讯全无。法官审酌后认为,这段「形同陌路」的收养关系早已失去亲情实质,依法准许终止。
个性温暖而特别有慈爱心的蔡碧桃,从1998年担任新北市寄养家庭长达27年,共照顾过29名孩子,有多位伴随身心议题,但蔡碧桃仍能一本初衷循循善诱。每位来到家里的孩子,她总会先上香跟祖先与菩萨禀报,请祂们护持庇佑孩子平安、健康、快乐长大!孩子出养到国外,还会要求养父母与她视讯。她于日前以77岁高龄退休,社会局副局长许秀能特别代表侯友宜市长颁赠感谢牌给她,感谢她的爱庇荫许多失依的孩子,给他们新生的力量。
婚姻若失去尊重与体谅,便难以维繫。妇人小萱与丈夫阿国(均化名)结婚逾20年,原以为能互相扶持到老,没想到自从小萱父母相继过世后,阿国不仅未体谅她的哀痛,还强行要求行房、口出秽语辱骂。小萱不堪长期精神压力,4年前离家至今未返。法官审理后认为,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依法判准离婚。
一名妇人小萱在养父阿国(均化名)过世多年之后,决定申请终止收养关系,希望能「回归本家、认祖归宗」。法官审理后认为,她的动机合理,且并没有继承养父遗产,终止收养并无不公平之处,因此判决小萱与养父的收养关系正式解除。
债务压顶竟选择「消失」?男子阿华(化名)因积欠外债,为躲债于前(2023年)出境前往大陆后,就此人间蒸发。养父母阿国与小萱(化名)苦等一年多毫无消息,甚至接到阿华生母来电,坦言「他回我身边了,不会再回台湾」。法官审酌后,认为双方亲子关系早已名存实亡,准许终止收养关系。
男子阿国在1988年被妇人小萱与日本籍丈夫阿华收养(均化名)。主要原因是当年小萱没有子女,希望有人能够传承香火,因此由家人介绍,让当时还是少年的阿国成为她的养子。不过,这段收养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名存实亡。由于养父母都已郭世,阿国因此诉请终止与养父母的收养关系。
一场跨越三十年的收养关系,随着养父母相继离世,也划下了法律上的句点。一名男子阿国(化名)因养父阿华(阿华)过世多年,因为他想要迁移生父骨灰塔位、回归原生家庭,因此依法声请终止与养父母之收养关系。法官审酌后认定,此件终止收养关系并无「显失公平」情事,因此,依法准许。
收养10年却形同陌路!一对姊弟阿国与小萱(均化名)自幼被母亲欢欢与前夫阿华共同扶养,当年阿华在与欢欢结婚后收养两人,一度扮演尽责父亲角色。但随着夫妻离合、感情破裂,再婚又离婚后,阿华竟与两名养子女彻底断联长达10年,姊弟俩最终向法院声请「终止收养关系」。
母子为房产翻脸,最终闹上法院。一名妇人小萱(化名),将市区一栋市价逾千万元的房地产,以1000万元的价格卖给儿子阿国(化名),并额外免除170万元价金,条件是儿子要奉养父母、让父母继续住在屋内。没想到多年后母子爆发口角,儿子竟要父母「搬出去」,妇人怒告上法院,要求撤销赠与,追回170万元。
高雄一名男子阿龙(化名)趁女同事茹茹(化名)上厕所时,偷拿对方的手机输入密码查看相簿,没想到,竟发现一段茹茹的全裸私密片,他动起歪脑筋,想传到自己手机里收藏,不过还没得逞,茹茹就回到座位,吓得他赶紧中止动作。事后东窗事发,阿龙遭告上法院,法官审理后依无故入侵电脑或其相关设备罪、无故重制性影像未遂罪,共2罪,判处有期徒刑4月,得易科罚金。
一名男子阿国在幼年时被养父阿华(均化名)收养,原本以为能从此拥有一个新家庭,没想到几十年后却因养父遗留债务,导致他现在连买房都寸步难行。阿国为了「能以自己名义买房」,因此向法院声请终止与养父的收养关系,然而法官认为「此举显失公平」,驳回他的声请。
记忆里,母亲的背影总伴随着画笔与缝纫机的轻响。她是那个在画布上挥洒色彩的艺术家,也是在家里操持家务的母亲。她的生命是一幅斑斓的织锦,由大稻埕的繁华、佛门的清寂、艺术的热情与家庭的担当层层交织。母亲辞世倏忽已逾五载。梦魂萦绕,与她在梦中相见之次已难以计数。值此九月二十九日,将迎来她110岁的冥寿之际,特以此文追忆那位身兼多重身分,严谨而坚韧的母亲林阿琴(1915-2020),亦寄托我对她一生风骨与光影的深切怀想。
母子为房产翻脸,最终闹上法院。一名妇人小萱(化名),将市区一栋市价逾千万元的房地产,以1000万元的价格卖给儿子阿国(化名),并额外免除170万元价金,条件是儿子要奉养父母、让父母继续住在屋内。没想到多年后母子爆发口角,儿子竟要父母「搬出去」,妇人怒告上法院,要求撤销赠与,追回170万元。
男子阿国(化名)年少时因伯父无子嗣,被过继成养子,然而多年来彼此相处宛如形式收养,并无真正家庭分割或遗产继承情形。如今,养父早在1989年过世,阿国年纪渐长,决定回归本家,在取得直系亲属同意后,正式向法院声请终止收养关系。
收养关系一旦破裂,往往伴随着长年累积的失望与心碎。妇人小萱与丈夫阿国(均化名),在1999年时共同收养养女欢欢(化名),原以为能填补家庭温暖,却没想到这段亲情最后以痛苦收场。歷经多年衝突与失望后,小萱忧心再继续下去,只会让生活陷入恶性循环,于是向法院声请终止收养关系。
大陆一名富商男子王晓举,歷经33年辗转近日终于与失散多年的亲生母亲王寧春重逢。原来,王晓举出生一个多月即遭陌生人拐走,之后被河南一对夫妇收养。自幼家境清贫的他立志出人头地,12岁便辍学打工,2015年于四川创业成功,此次认亲,他随即在成都为母亲购置房产并赠送红包与银行卡,盼能弥补母子错失的光阴。
旅居国外的男子阿国(化名),早年因父亲希望传承「张家姓氏」,因此由男子阿华及其妻小萱(均化名)收养。然而,双方从未共同生活,没有任何扶养与亲情互动。随着父母辞世多年,阿国返回台湾处理祖务时,才意识到这段「纸上收养」毫无意义,最终向法院声请终止收养关系。
男子阿国(化名)自幼被伯父阿华及伯母小萱(均化名)收养长大,成年后更尽心尽力照顾养父母直到他们过世。如今随着养父母皆已辞世,阿国提出声请,希望终止收养关系,回归原生家庭。法院审酌后认为,收养目的已达成,且终止不致生显失公平,最终裁准阿国回归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