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香山湿地的搜寻结果,共24笔
桃竹竹苗区域治理平台首长会议9日在苗栗举行,有别于桃市、竹县与苗栗炮火猛攻中央,竹市主打地方观光,推出区域内独特的湖海风光,期盼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造访,促进地方观光经济发展,为区域带来新活力。
2025年新竹香山湿地艺术季9日正式开幕,展期为期1个月直到11月9日。迈入第5年的香山湿地艺术季今年以「海来说Once Upon a Time」为主题,邀请5组来自台湾与法国的艺术团队,分别创作5件作品,连结湿地、社区与日常,创造一场跨越地景的人与土地对话。
午后的风,从湿地吹来,轻柔如丝,拂过脸颊。阳光尚未老去,霞光还温润地洒在潮间带上,那一片片退潮后裸露的泥滩,如大地细语,在等待知音者倾听。
新竹市香山溼地为国家级重要溼地,但市议员廖子齐指出,市府多次强调「行销新竹山湖海」,但政策执行却仍集中于市区,且香山溼地艺术季预算大幅缩减,认为应积极推动溼地观光与环境教育;对此,市府表示,将持续推动观光与教育共融,打造永续价值的观光体验。
近期新北市泰山区枫树里举办多场活动,有「自然生态研习营」、「银髮共餐」,还有环境清洁日,由里长郑美玲带领里民、志工一起完成,促进居民交流,为在地社区增添温暖。
五彩缤纷的风筝迎风飞舞,吸引眾多游客驻足拍照。这里不仅是放风筝的热门景点,也是体验「新竹山湖海轻旅行」的绝佳景点。(图/新竹市政府提供)
台湾这块宝岛处处充满惊喜,非常值得发掘其美好之处,第二届「2025旺旺中时台湾旅游大赏」鼓励民眾透过各县市的AB游程,探索之前可能没有发现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漫步台湾」感受其中的感动吧!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
新竹市富礼国中因邻近香山溼地,校方就地利之便,多年来由教师自发性办理「师生社区倡议,护海行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认识在地家乡、认识滨海生态环境,结合水资源回收、消失的香山蚵、滨海轻旅行等3大议题设计成双语课程,启发学生永续环境思维,发起「社区海洋倡议」的行动实践作为。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于去年首次在台湾本岛执行大规模三棘鲎标识放流,共计标放127只成鲎,初步推估本岛存有约1099只成鲎,这项计画不仅为台湾本岛的三棘鲎族群带来关键数据,也为未来復育行动奠定基础。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
民进党新竹市党部19日举办「Team Taiwan青年营」,透过步行导览旧城区的城市地景,体验长和宫「抽药籤」文化,并到百年中药行鸿安堂制作「驱蚊包」,和东门市场青年创业家交流,品尝814冰棒和新颖的台菜料理「汤明茶楼」,用贴近生活的步调,看见旧城区的风景。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
民进党新竹市党部5日举办「Team Taiwan青年营」香山走读,带领学员踏进香山溼地、亲摘玉兰花、削甘蔗皮榨汁、品嚐茄苳在地料理、观察五花八门的蟹类,以「五感」体验香山人的真实生活,有有学员分享,原来家乡就是待越久感觉越不一样的地方。
社群平台Dcard旗下YouTube频道,日前推出「电车吃汉」单元,由主持人随机抽一个台铁车站,抽中就直接前往进行拍摄,一推出后颇受好评。怎料,日前曝光的影片中,一行人到新竹香山车站拍摄,却违反政府规定而遭到批评。对此,Dcard官方也出面道歉。
新竹市香山溼地艺术季今年迈入第5年,但有鸟友反应,近期是候鸟迁徙时期,赏蟹步道出现黄色大型装置艺术,也观察到影响候鸟不敢停留,痛批是「生态盲」,盼能移到旁边公园。对此,市府表示,作品为艺术季展期的临时性装置艺术,另涨潮时赏蟹步道未开放民眾进入,鸟类判别无威胁性后,仍有停栖在步道上。
【旅奇传媒/编辑部报导】中台湾区域治理平台8县市日前齐聚云林县虎尾建国眷村,共同出席「中台湾露营潮」记者会,携手推广低碳绿色旅游,以「8倍」的力量一起行销推广中台湾特色旅游资源。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销处副处长吕清松代表市长高虹安出席表示,新竹市积极投入资源办理特色活动及打造优质的旅游环境,此次以「新竹好休閒」主题参展,推广在地美景、美食,希望游客到新竹公园野餐,以及骑乘自行车徜徉17公里海岸线,享受悠游自在的休閒时光。
元太宣布与新竹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MOU),致力香山湿地、金城湖地区的自然生态復育,首波具体行动,元太将在智慧城市的系统伙伴汉晶、钣金厂商兴侨工业协力下,捐赠设立彩色户外电子纸告示牌,电子纸看板将设置在香山湿地金城湖、赏蟹步道等游客热区,助力新竹市提升自导式管理量能,推广环境生态的知识。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春天不只是赏花的季节,也是赏鸟的季节,除了彰化的鹰扬八卦、北海岸的观音观鹰活动外,事实上春天也是候鸟大迁徙的季节,许多度冬候鸟准备北返,途中多数鸟禽会经过新竹市香山湿地觅食或于金城湖停留,目前竹市金城湖已聚集眾多候鸟,包含高跷鸻、琵嘴鸭、大杓鹬、反嘴鹬、黄麻鸭、尖尾鸭等10多种候鸟都纷纷到此报到,民眾不妨利用休閒假日到新竹市赏鸟趣,同时还能规划一趟骑自行车漫游17公里海岸线,并前往赏蟹步道饱览夕阳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