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黄群的搜寻结果,共110笔
花莲县卓溪乡立山村何姓农友9日早上目击黑熊叼走饲养鸡只往密林走去后,晚间又看到熊只企图爬进工寮觅食,经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诱捕,捕获1只体态消瘦、营养不良的幼年公熊,已送往动物医院治疗,后续将视熊只生理状况,评估是否训练生存能力再野放,也会持续追踪附近是否有其他黑熊。
花莲卓溪乡立山村何姓民眾昨天上午发现台湾黑熊叼走饲养鸡只前往密林处后,晚间又见到熊只企图爬入工寮觅食,经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启动诱捕,成功捕获1只体态消瘦、营养不良的幼年公熊,已送往动物医院治疗及补充营养,将视其生理状况评估是否训练生存能力再野放,同时也会持续追踪附近是否有其他熊只的踪影。
光復乡马太鞍溪堰塞湖威胁仍未解除,林保署今预测,若大雨持续恐出现崩塌,可能形成新的堰塞湖,已将模拟警戒范围提给花莲县府,县府则匡列出2720个门牌,为预防性撤离作准备;光復乡公所表示,只要上次水淹超过1.5公尺民宅,就算有2楼也要强制撤离。
凤凰颱风下周将侵袭台湾,下周一、二(10、11日)颱风与东北季风产生共伴效应,将为北部及东半部带来大量降雨,中央气象署预估东部山区雨量达500至800毫米。对此,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评估,最严重的模拟情况是雨量800毫米时,可能形成新的堰塞湖,一旦发生预估在24小时内溃决,林保署今已将模拟的警戒范围交给花莲县府,让地方作为撤离的参考依据。
台湾狐蝠为我国一级保育类野生动物,花莲是本岛唯一有稳定族群、能长期观察的城市栖地,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委托专家学者完成「花莲地区台湾狐蝠族群监测与栖地利用」研究,记录到花莲的台湾狐蝠有166只,数量稳定成长,显示花莲市区绿带环境能提供栖息与觅食条件。
台湾狐蝠为我国一级保育类野生动物,花莲、绿岛、龟山岛可见其踪迹,其中花莲的狐蝠族群相当特别,与人类生活区域高度重迭。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完成「花莲地区台湾狐蝠族群监测与栖地利用」研究,花莲狐蝠约有166只,呈稳定成长,显示花莲市区绿带环境已能提供稳定的栖息与觅食条件。
花莲县卓溪乡约9成5的居民为原住民族,狩猎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地方族人去年推动狩猎自主管理试办计画,与全乡6村、17个部落沟通对话建立共识,今年正式成立「狩猎文化与生态共管协会」,并以「猎人自治」为核心通过「狩猎自主管理公约」,禁捕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也须如实登录狩猎量,让山林资源管理更具透明化。
花莲县卓溪乡清水部落9月26日传台湾黑熊连续入侵鸡舍,造成鸡只死伤,也引起部落恐慌,未料驱赶后又来,林保署花莲分署协助移除可能吸引黑熊食材外、架设即时相机监控,并在部落族人协助巡查下,终于逮到一只体重78公斤成年公熊,已野放深山林道。花莲分署长黄群策今天颁发奖励金,感谢3户部落族人协助与通报,也提醒发现黑熊勿私自处理,确保人熊都安全。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酿灾即将满1个月,不料溢流口下方800米处,因边坡滑动崩塌阻塞河道,21日形成1个小型堰塞湖,且水位快速蓄满,晚间近9时开始溢流,下游水势变得又快又急,且水位上升淹至涵管便道路面,甚至冲毁局部结构;中央应变中心前进协调所与乡公所昨中午及晚间共撤离47户125人。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800米河道因受崩塌土石堵塞,形成新的小堰塞湖,且水位快速蓄满,约在晚间近9时开始溢流,下游水势变得又快又急且水位上升淹至涵管便道路面,局部结构更遭大水淹没;另外,中央前进协调所与乡公所中午已撤离便道下游11户23人,晚间又再撤离阿陶莫部落36户人家。
花莲太鲁阁燕子口堰塞湖17日形成后,湖水持续从一旁公路溢流、坝底渗流,因昨晚山区降雨,目前总水量为195万吨,水位距坝顶2.94公尺。中央前进协调所总协调官季连成今天上午前往视察,他说,坝体稳定,未来将以降挖方式让水溢流,不过何时开挖及完工,待明天开标让厂商评估才会明朗。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溃决酿灾,虽然现在湖水总量约155万吨且持续稳定溢流,怎料今天下方又因湖体部分土体崩塌,形成新的小堰塞湖,最高蓄水量可达50至60万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预估水量24小时内会溢流,造成下游水位上涨50至70公分,考量中、下游施工机具、人员安全,已先疏散撤离,并随时预警封闭便桥。
花莲太鲁阁立雾溪17日因燕子口边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持续稳定从公路溢流、坝体渗流,不过花莲昨天晚间突然降下大雨,水位一度距坝顶只剩2米高,后来因为雨停又降至近3米。林业及自然保育署预计採阶段性降挖坝顶10公尺让水稳定溢流,不过考量周边工作环境险峻,无法估计完工时间,会儘速在安全的前提下处理。
花莲太鲁阁立雾溪17日因燕子口边坡大规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虽稳定从公路溢流及坝顶渗流,但随时都有溃堤风险,仍是不定时炸弹,林保署出动机具前进坝顶打算降挖减灾,目前距离坝顶只剩10公尺,不过边坡持续有落石滚下,为顾及人员工作安全,保守预估最快3到4天、最慢1周能降挖让湖水从坝顶溢流。
花莲太鲁阁立雾溪17日因燕子口边坡崩塌形成堰塞湖,虽然水位离坝顶还有4.8公尺,不过湖水持续从公路溢流及坝底渗流,致下游溪水位持续上涨,虽然林保署认为坝体结构由大理石岩组成,预估坝体溃决不影响下游桥梁,不过公路局防范未然不排除封闭太鲁阁大桥,台铁则说目前水位还未达警戒值,考量避免交通中断,会再审慎评估。
花莲太鲁阁立雾溪17日因燕子口边坡大规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约175万吨,因湖水持续从公路溢流及坝底渗流,水位距坝顶还有4.8公尺未溢流。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花莲分署表示,预计採降挖方式让水从坝顶溢流,现在机具剩下10公尺就可到达,不过因边坡持续落石,「怪手每走一公尺就有石头掉落」,为顾及人员安全,还需要一些时间,最快3到4天、最慢1周才能看到成效。
花莲县太鲁阁燕子口17日因立雾溪边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最大蓄水量约230万吨,原本预估19日坝顶会溢流溃决,因坝体由大理石与花岗岩组成,缝隙孔洞较大,水从坝底渗流致上方通水及下方渗水达到平衡,延缓溢流溃决时间。
受风神颱风外围环流与东北季风共伴影响,北花莲地区今天上午9时许开始降下大雨,太鲁阁燕子口堰塞湖水因持续从坝体渗漏,延缓坝顶溢流溃决时间,,相关工程机具正挺入山区制作便道开挖坝顶,不过中央气象署预估明后两天山区日雨量恐达250至340毫米之间,未来仍有溃决风险,林保署虽评估不会产生土石流,仍呼吁民眾不要到下游河床活动。
花莲县秀林乡燕子口步道一带,因土石大量崩落,17日公路局人员巡逻下,发现形成堰塞湖,且水位以每小时70公分上升,几乎齐平步道,紧急回报林保署与花莲县府,后者也立即撤离下游的居民,并预警封锁道路。林保署花莲分署长黄群策表示,颱风来时雨势以及堰塞湖土沙含量是关键。就在18日深夜,中央气象署针对4县市发布大雨特报,且气象粉专也提醒,风神颱风的水气也已经到来,花莲雨势将在今天(19日)开始加大。
太鲁阁国家公园燕子口一带因大规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经持续监测,目前湖水已从台8线靳珩隧道东口溢流,回流至立雾溪主河道,虽水量略增,但整体流势平稳,堰塞湖对下游风险降低,不过,林保署花莲分署长黄群策表示,仍要评估颱风来时雨势以及堰塞湖土沙含量,现场新台8线正评估如何开设约30公尺便道衔接旧台8线,抵达坝体边,进行后续降挖降低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