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加萨的搜寻结果,共1,978笔
BBC时事纪录片电视节目「广角镜」(Panorama)爆出剪辑、拼接美国总统川普的2段谈话,让他的谈话看起来像是鼓动支持者前往国会,酿成2021年1月6日震惊全球的国会暴动事件,BBC因此挨轰「假新闻」,风波愈演愈烈,BBC总裁戴维及新闻部执行长图内斯昨(9)日双双请辞,坦承新闻制作过程中有错。
英国广播公司(BBC)总裁兼新闻主管在周日提出辞职。此前,BBC被外界指控存在偏见,包括对美国总统川普发表演讲的编辑方式。
军闻网站「defence security asia」7日报导,新加坡国防部宣布将採购以色列埃比特系统公司产制的Hermes 900无人机系统;未来将发扬其优异航程与先进感测器性能,取代服役多年的Hermes 450无人机,提升海上巡逻与情监侦能量。
南非即将于本月底卸下「20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的任务,成员国领导人峰会本月下旬在约翰尼斯堡举行。美国总统川普5日以南非白人农民受迫害为由宣布拒绝出席,外界预估由副总统范斯代替与会。川普7日再度放话,只要南非人权问题持续存在,任何美国官员都不会出席本次峰会。南非对此表达遗憾并驳斥川普指控。
台湾每年最大连续不降雨的天数,已有增加趋势!尤其,受到影响地区,包括台南及新竹。为解决上述用水问题,经济部水利署全力推动新竹海淡厂计画经费达120亿元;台南海淡厂计画经费160亿元,两者经费均含用地取得、海淡厂、取排水管、输水管、受水池,及外电工程等建设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报导,美国已起草一项联合国决议案,将在加萨走廊部署「国际稳定部队」(ISF),落实加萨停火协议,授权期限为2年。
美国纽约州眾议院议员、年仅34岁的民主党人曼达尼,4日赢得纽约市长选举前全国知名度并不高。选情白热化让他终于跃上全美新闻版面,胜选后横扫视听。他去年参选时籍籍无名,苦无资金,在党内未获支持,然而这正是让他囊括多数选票的主因,美国左派多年来遍寻不着的类型人物终于出现了:年轻有魅力、善用社群媒体、精准掌握议题。英国广播公司5日分析,经过4日彻夜狂喜后,曼德尼真正的挑战才要开始,日后还有很多难关得克服。
作为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川普深知这个行业成功的三大关键:地点、地点、还是地点。而在地缘政治中,成功的三大关键则是:杠杆(leverage)、杠杆、再杠杆。不过这里的「杠杆」并非指债务,而是「地缘政治杠杆」——也就是能够对对手施加意志的权力。
欧洲央行(ECB)政策官员卡齐米尔(Peter Kazimir)在周一表示,欧元区的通膨风险处于平衡状态,欧洲央行不应试图微调政策,因为任何微小的调整本身就会导致市场的波动。
美国总统川普在2025年1月20日展开其第二任期以来,推动特立独行的单边主义和关税政策,将全球带入一个异常震盪的阶段,即将其上任即将届满一年,但不论是地缘政治、全球贸易或金融市场,仍处在一个高度不稳定的状态中。在川普强势而独特的行事作风之下,可以预期在其剩下三年多的任期内,国际政经局势仍将充满不确定性,值得当政者和广大投资者谨慎应对。
带着一本未完成的诗集降落,山国。人间天堂。天堂是叫人无语的地方吗?即或走在满是游客的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上,也能感到世界如此平和,生命如此安详,人与人之间的气息如此温柔。电车哐哐轧过轻轨,过弯前行,欢迎来到苏黎世!当一切都美好静怡时,人会失去说话的渴望。无语,无欲,无波澜。这里什么都有,可心里就什么话都没有。明明是那么艰难的一年,人事多扰,落入无边萧萧之地,却在航空公司推出六十九元票价时,临时起意来到这里。十一月,深秋山湖。水月,境外之境,似有若无。第一次感觉「无」那么具象,触目所及,伸手可摸。无,才是瑞士的精品。
Hazem,有一个动人的中文名子:安海正,是我仅有认识的巴勒斯坦人,更准确地说:加萨人。当然,我也认识他的家人,并结识为好友。这缘分仍然来自戏剧的文化行动,既然作为文化的行动,相信不难和当下发生在加萨的种族灭绝相关。
以色列总理尼坦雅胡28日以哈玛斯多次违反停火协议为由,下令以色列国防军(IDF)对加萨地区展开空袭;哈玛斯表示,空袭造成至少30人伤亡,决定延后移交人质遗体。这项发展也再次考验以哈脆弱的停火协议。
日本第一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昨天接待到访的美国总统川普,两人举行元首会谈。她随川普前往美军横须贺基地,登上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她多次开心地举起拳头回应美军士兵的掌声,甚至出现跳跃转圈的场面。这些举动在日本引发两极化反应,有人形容她「像摇滚巨星般,是一般害羞的日本人无法做到的。」也有人批评她向去见偶像的女高中生,甚至有人用「丢脸」、「国耻」等尖锐字眼抨击她。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玛斯,自2023年10月7日攻击以色列以来持续两年的战争,好不容易在美国川普政府斡旋下,达成自10月10日生效的停火协议。但如今双方互相指控对方违反停火条款。以色列周二(28日)对加萨地区发动空袭,这使得川普总统促成的脆弱协议再度受到考验。
《以色列时报》报导,以色列国防军25日空袭黎巴嫩与加萨走廊地区,击杀数名真主党和伊斯兰圣战组织武装分子;以国国防部则强调,空袭行动是基于确保部队安全、消除潜在国安威胁考量,重申当前加萨停火协议依旧有效。
一般分析美中贸易战多从公告与相关官员的评论等文献切入,本文则试图从侧面解读。文献分析是正规途径但有限制,因为美中竞争激烈,许多「官方说法」其实是基于竞争策略的话术,未必真实,径行分析容易被误导。因此以侧写方式厘清双方操作的背后因素,可以弥补文献分析的不足。
联合国国际法院(ICJ)22日裁定以色列有义务放宽限制,让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加萨走廊,确保满足巴勒斯坦人得以生存的基本需求。
全球局势持续紧张,从俄乌战争到加萨衝突,国际间的不安感升高,也让「若第3次世界大战爆发,哪里最安全?」成为热门话题,外媒整理出8个被认为是战时最有可能幸免的避风港,包括瑞士、冰岛、阿根廷、巴拉圭、蒙古、斐济、纽西兰与马达加斯加,这些国家大多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地理位置远离主要战区,且具备高度自给自足或中立的特质,因此被列为潜在的安全地点。
俄罗斯总统普丁近日再度要求乌克兰割地换取俄乌停战,如今欧洲与乌克兰正制定12点停火计画抗衡普丁要求,提议由美国总统川普担任和平委员会主席,希望藉此施压美国,继续在俄乌谈判中扮演中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