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国际秩序的搜寻结果,共1,314笔
中新社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大陆外交部长王毅11日在北京与挪威外交大臣艾德会谈。陆挪愿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抵制脱鉤断链。双方一致认为,应切实履行迦萨停火协议,特别是对衝突当事方有影响力的国家,应为全面持久停火提供必要支持。
据观察者网报导,《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即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举行,美国政府已宣布不会派出高级官员参会。不过,许多人士担心,美国政府可能威胁加徵关税或出台签证限制,阻碍各国达成有关气候问题的协议。
今年适逢笔者服务单位60周年庆,一路走来见证我国法制自筚路蓝缕至稍有雏型,但显然未及「法治」,遑论「良制」,如3年前的一起适例,迄今仍令笔者耿耿于怀。
今年适逢笔者服务单位60周年庆,一路走来,见证我国法制自筚路蓝缕至稍有雏型,但显然未及「法治」,遑论「良制」,如3年前发生的一起事件即为适例,迄今仍令笔者耿耿于怀。
在外交场合里,即使一句短话也可能意义重大。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在社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发文称「G2即将召开!」,简短一句话却掀起美中关系新一轮解读。这让北京感到满意,却令美国盟友深感不安。
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川习会」并非仅是一场双边领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权力结构重组的镜子。这场会晤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中美是否和解,而在于世界秩序正在进入「后霸权时代」,美国不再能单边主导,中国也无法取而代之。
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书中说道:「人常反復于希望与恐惧之间,至为可怜!」、「虽然人心寻常是自负的,过于自信与好胜。可是在疑难之际,特别是希望与恐惧相持不下的时候,人心最容易摇摆不定,时而向东,时而向西。」这段话正是一向自负、自信又好胜的川普总统真实心境的写照。他对记者说,与习近平主席在韩国釜山的会晤十分愉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还透露将在明年4月访华。很显然,中美之间已从过去的紊乱反制逐渐走向互利共荣的正轨。
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1670)书中说道:「人常反復于希望与恐惧之间,至为可怜!」、「虽然人心寻常是自负的,过于自信与好胜。可是在疑难之际,特别是希望与恐惧相持不下的时候,人心最容易摇摆不定,时而向东,时而向西。」这段话正是一向自负、自信又好胜的川普总统真实心境的写照。他对记者说,与习近平主席在南韩釜山的会晤十分愉快,在满分10分中他为自己打了12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还透露接下来将在明年4月访华。很显然,中美之间已从过去的紊乱反制逐渐走向互利共荣的正轨。
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川习会」并非仅是一场双边领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权力结构重组的镜子。这场会晤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中美是否和解,而在于世界秩序正在进入「后霸权时代」,美国不再能单边主导,中国也无法取而代之。全球政治、经济、科技与安全的权力分布,正在出现深层的结构性改变。
外媒今(4)日报导,大陆外交部对于我方担忧,明年赴深圳参与APEC峰会所可能衍伸的安全问题,表示驳斥;陆方强调,台湾能否参加峰会取决于其是否遵守既定惯例和「一个中国」原则。对此,我外交部则反呛,以「一中原则」作为参加条件,已严重违反APEC规范,外交部表示严正抗议。
眾所瞩目的2025年APEC终于顺利落幕。由于这是川普回任美国总统后首次的亚洲行,加上全球瞩目的习川会,及其与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川高会,再加上APEC数场双边会谈,都让此次APEC增添不少话题。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但对6月刚当选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声望有所助益,也让千年古都庆州跃上全球舞台,更让对事隔20年再次承办的东道主韩国,扮演了地缘政治的重要中介者。然而,热闹喧哗背后,却是对未来全球经贸发展的隐忧。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2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针对民进党政府附和美方「台湾地位未定论」,王英津驳斥,1945年10月25日台湾已经光復、回到中国的怀抱,直到1951年签署、1952年生效的旧金山合约,当时国民政府已在台湾实施5、6年有效管辖,「台湾地位未定论」经不起歷史和事实的检验。
美国总统川普与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釜山的再度会面,被全球市场视为可能开启新一轮「贸易融冰」的契机。这场峰会看似带来曙光,实则云雾缭绕,双方共同宣示合作意愿,却刻意迴避最棘手的矛盾。这场表面上的休兵,既非真正的和解,也难以掩盖双边关系中深层的结构性裂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1日呼吁,亚太地区要共同打造普惠包容的开放型经济。习近平并提出五大建议,提及维护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性。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韩国总统李在明31日表示,「我们都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面临着国际秩序的剧变,合作与团结是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唯一可靠途径。」
正值台湾光復80周年纪念之际,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设立台湾光復纪念日,王沪寧同志在纪念大会发表讲话,阐述和平统一后台湾的「七个更好」。此前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号召。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29日在《华夏经纬网》撰文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台海形势和国际关系背景下,这些重大政治举措是当前大陆加速反「独」促统各项事业的重要环节,体现出三大鲜明的战略意涵。
美国总统川普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见面,象徵美日新时代的开始,高市也在首相官邸表示,美日在中国议题上「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对此,外交部今回应,这是彰显反制威权势力的扩张;林佳龙也感谢美日两国持续以具体行动支持台海安全。不过,学者陈奕帆也提醒,我方APEC代表林信义能否见到高市,或许才是最直接的讯号。
法务部调查局与外交部今{29}日合办「2025台湾亚非论坛─区域安全与跨境犯罪国际研讨会」,共有45国、约300位来自海内外之司法、执法官员、知名专家及智库学者来台与会或提出专题报告,为我国层级最高的国际执法安全会议。调查局长陈白立强调,跨境犯罪日益复杂多样,单一国家已难以独力应对,调查局积极推动与各国对等执法机关及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涵盖共同打击犯罪、资安防护及人才培训,期以制度化方式深化交流,奠定长远而稳固的合作基础。
「习川会」即将登场之际,台海局势受瞩,副总统萧美琴表示,在相互尊重和对等尊严的基础上,对两岸对话抱持开放态度。行政院长卓荣泰强调,只要对岸不设前提,能够以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立场,绝对愿意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