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的搜寻结果,共128笔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推动的「海洋环境教育—校园巡迴列车」今年成果丰硕,共完成45场次、吸引1755名学童参与,特别将海洋教育从课堂带到港湾,邀请来自茂林、那玛夏与桃源等原乡地区的学生,到爱河湾体验亲海课程,让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孩子们,在笑声与惊呼中感受海洋的力量。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10月31日起于驳二Pinway八号仓库举办为期3天的「海废再生联盟五周年」系列活动圆满闭幕,会中除颁发「海废再生影响力供应链奖」表彰执行海废回收再利用绩效卓越的成员,并同时展开「海废再生联盟五周年回顾展」,透过展览瞭解海保署海废再生联盟过去五年的执行成果。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今(1)日于国立臺湾科学教育馆举办海洋永续行动大赏,展现海洋保育ESG专案、净海大联盟及在地守护三大公私协力丰硕成果,特邀海巡署退役、具潜水经验、热爱海洋保育的知名艺人许孟哲先生担任海洋保育一日大使。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31日起于驳二Pinway8号仓库举办为期3天的「海废再生联盟五周年」系列活动,上午举行年会,邀集农业部渔业署、高雄市海洋局、屏东县海洋及渔业事务管理所、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台湾港务公司高雄港务分公司及22家联盟成员等产官学单位与会。会中颁发「海废再生影响力供应链奖」,表扬推动海废回收与再利用绩效卓越的单位,并同步开展「海废再生联盟五周年回顾展」,展示过去5年执行成果与海废产品实际应用。
为落实海洋生态教育的宣导,澎湖县政府农渔局在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的考量气候、野放最佳潮位建议下,于27日下午在马公市嵵里沙滩野放救护收容后康復的11只海龟。
国泰金控携手国际气候发展智库(ICDI)、环境部气候变迁署、交通部中央气象署、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共同举办第5届「2025臺湾气候行动博览会」(TAIWAN COP5),24日起连续三日于高雄驳二艺术特区蓬莱仓库展出。
第5届「2025臺湾气候行动博览会」(TAIWAN COP5)连续3日在高雄举办至10月26日截止。国泰金(2882)总经理李长庚亲赴高雄参与,适逢《巴黎协定》生效10周年,他观察到多国政府、企业持续展现积极作为,而金融力量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透过源头融资以及商品化进行,有效带动产业更为投注因应气候变迁。
国泰金控携手国际气候发展智库(ICDI)、环境部气候变迁署、交通部中央气象署、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共同举办第5届「2025臺湾气候行动博览会」(TAIWAN COP5),24日起连续3日(至10/26)于高雄驳二艺术特区蓬莱仓库展出。
国泰金控总经理李长庚24日表示,国泰金现在的架构,三分之二集中在国泰人寿上,而国寿明年面对两大国际制度接轨,过去几年,国泰金用各种方式,帮国寿增资了上千亿元,对外併购的态度转为审慎,「我把需要大钱的事往后移」,在确定旗舰子公司国泰人寿顺利过渡后,才会再审慎评估併购的可能性。
国泰金控携手国际气候发展智库(ICDI)、环境部气候变迁署、交通部中央气象署、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共同举办第5届「2025臺湾气候行动博览会」(TAIWAN COP5),24日起连续3日于高雄驳二艺术特区蓬莱仓库展出。
为提升鲸豚救援能力,基隆市政府与中华鲸豚协会共同启用八斗子岸置中心水泥鲸豚救援池,这处救援池由协会发起民间募资,集结1650名关心海洋生物人士的资金设立,透过强化救援设备,提供专业照护,并推动海洋教育与志工培训,期盼为海洋生物保护迈向永续发展的新阶段。
不只记日子 更收藏大自然的节奏
金门县政府今(21)日上午于料罗港5号码头办理「2025年海洋污染紧急应变实兵演练」,模拟地区受强烈东北季风影响,货柜掉落砸坏输油管阀,导致柴油约10公秉外泄,并造成液碱化学品泄漏。各参演单位无畏8级强阵风与海上巨浪「实境」操演,强化灾害发生时之横向通报及现场应变能力。
海洋保育进入世代接力时代!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与美国环保署、北美环境教育协会(NAAEE)合作,透过全球环境教育伙伴关系(GEEP)举办的「2025全球青年创新挑战」(Youth Innovation Challenge, YIC)吸引来自64个国家、超过300件作品投稿,作品数量比去年成长一倍,显示全球青年对海洋保育议题的热情与创新能量。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16日与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签署「海洋保育与灾防预警合作备忘录」,以韧性海洋为核心,共同建立海洋保育与气候变迁风险预警机制,运用遥测、大数据与数值模拟技术,强化海洋环境变化监测,减缓气候变迁对生态衝击,打造健康韧性海洋。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馆「镇馆之宝」波口鲎头鲼(昵称波波),9月7日因伤口感染不治身亡,消息曝光后引发热议,而波口鲎头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在台湾却非保育类动物,其实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在2022年就开始评估,却因学者的不同意见而迟迟无法纳入,如今又遭「养死」成为制度牺牲品,动保团体也呼吁尽快将其列为保育类,别让珍稀动物再度遭受伤害。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今(29)、明(30)两天举办「2025海洋废弃物治理深化亚洲伙伴孕育工作坊」,邀集台湾、日本、韩国等12国专家与青年代表共聚,参与阵容包含四位国际专家、六位国内专家、三位全球青年创新挑战得主(来自肯亚、秘鲁、斯里兰卡),以及来自东南亚多国的16位代表,连同60位与会者,共同展现台湾积极串联亚洲区域、推动海废治理的决心与行动力。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9月29日至30日举办「2025海洋废弃物治理深化亚洲伙伴孕育工作坊」,邀集台湾、日本、韩国、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亚洲12国代表参与,两天活动以政策研讨与实作课程为主轴,会中安排圆桌论坛、清除演练与跨国经验分享,并由各国与会者提出返国后落实方案。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于15、16日在高雄举办「2025海洋环境管理国际交流研讨会」,邀集来自美国、法国等9国海洋环境领域专家齐聚台湾,聚焦「陆、海、空」多面向环境治理,展现台湾在海洋永续与跨域联防上的前瞻格局。
为凝聚全球海洋保护共识、深化国际合作,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今(15)、明(16)两日举办「2025海洋环境管理国际交流研讨会」,邀集台湾及美、法、日、韩、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9国、共47名专家学者齐聚,更有美国环保署等重要机构共襄盛举,吸引超过300名与会者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