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教交流的搜寻结果,共12笔
国立中兴大学10月15日与阿曼德国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MOU)这是台湾与阿曼近20年来首次由顶尖大学缔结之高等教育合作协议,象徵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交流的歷史性突破与崭新里程碑。
「2025年美洲教育者年会」(NAFSA Annual Conference & Expo) 于5月27日至30日在美国加州圣地牙哥举行,台湾由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简称高教基金会)统筹参与,高教基金会董事长吴正己亲率17校、43名单位代表参展,共同推动台美高等教育合作。
针对总统赖清德宣布新国安策略17项,教育政策方面将全面深化「中国识读教育」。大学校长认为,总统赖清德的两国论框架已逐渐清晰,陆方还是坚持一中立场,双方如再没有沟通交流管道,担忧恐将出现恶意的误判。
114年全国大专校院校长会议于今明(20、21)两日在国立宜兰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跨域自主、多元链结」为主题,邀请超过150位全国公私立大专校院校长齐聚一堂,聚焦高教人才培育、科研应用、校园永续及企业合作等关键议题,携手勾勒臺湾高教新愿景。
日前两岸高等教育论坛于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举行,多所大陆大学院校的高层领导来台交流,共同探讨校务永续经营、人工智慧(AI)对高教的应用等议题。据媒体报导,两岸与会者同感交流至为重要,台湾高校也普遍认为,大陆应开放学位陆生赴台政策,以增进两岸青年交流。这些大陆高校行政主管来台,包括多所大学院校的校长、院长等校方高层领导可以来台交流,但学者人员却屡屡遭拒,这问题及道理究竟在哪里?颇值深入思考。
赖清德总统在520就职演说时呼吁在等原则下,对岸可以让学位陆生来台就学,现在进度如何?教育部长郑英耀今天表示,两岸之前有做一些沟通,但一直没能有效联繫上,所以无法掌握会有多少陆生来台。对于大陆闭锁的态度,教育部加强招收东南亚学生来因应。
两岸情势不佳,学界原本忧心年底的两岸高教交流论坛恐无法举行,但教育部回应,10月31日于文化大学举行的「两岸高等教育论坛」申请专案入境案,已可向移民署申请入出境许可证,代表此案过关。学者专家表支持,认有助恢復大陆学位生来台。
赖清德总统先是在国庆晚会抛出「祖国论」,接着又在国庆演说提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权代表台湾」等说法,引起陆方不满,学界本忧心年底两场两岸高教交流论坛恐流标,但教育部回应,其中文化大学的申请专案入境案,已可向移民署申请入出境许可证,代表此案过关。为此学者专家表达支持,认为有助恢復大陆学位生来台。
文化大学与中原大学分别规画于10月及12月举办两岸高教论坛,拟邀大陆大学校长与学者来台与会。学界认为,这两场高教交流活动可被视为风向球,如举办成功,明年恢復大陆学位生来台机会不小。不过,也有学者透露,我大学邀陆方代表来台,须向教育部签署承诺书,说明申请大陆人士来台的必要性、急迫性、不可替代性,反映我方对两岸交流的态度依旧存在防备心。
立法院民进党立委邱志伟、许智杰、赖惠员及郭昱晴于本(8)月22至24日访问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期间曾参访拉脱维亚国会、国家图书馆,并会晤国会友台小组主席Ingrida Circene 等议员、汉学家及留台学人;另考察国家美术馆、民族志露天博物馆、新艺术建筑街区及传统中央市场等传统文化设施及创新产业营运管理。驻拉脱维亚代表处李宪章大使偕同仁全程陪同。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校长联席会议,日前在龙华科技大学盛大举行,两岸计70余所学校参与,陆方有30所学校共65位代表与会,其中有9位党委书记、7位校长、11位副校长;臺方参与的有41所学校共76位代表,其中有5位董事长、25位校长、11位副校长,另有3位民间协会团体代表与会参与研讨,进行校况分享与技职教育实务交流。这也是日前马习二会后,首度两岸大规模高教交流,具有重大象徵意义。
「2024臺湾─法国高等教育高峰会」于113年3月11日至12日于国立臺湾师范大学举行,臺法多所大学校长、副校长及国际事务主管等人员代表与会,为双方第三度合作办理的高教论坛齐聚一堂,持续深化双边高教机构的学术交流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