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A股的搜寻结果,共1,403笔
国际指数编制公司明晟(MSCI)6日公布11月份的指数审议结果,在本次调整中,MSCI中国指数新增26檔股票,调整方向明显偏好科技创新与高阶制造领域。所有变动将于24日收盘后生效。
亚洲消费行为转变与大陆经济结构重塑,法人指出,区域成长正从传统制造与出口驱动,转向以内需、创新与服务导向为主的长期格局。消费者价值观从奢华转向真实体验,企业则以创新与文化连结扩大市场,而资本市场亦随低利环境与政策推动,迎来结构性投资新机会。
据澎湃新闻报导,26支大陆股票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北京时间11月6日,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正式公布11月指数审核变更结果。根据公告,MSCI中国A股指数在本次调整中将新纳入17支标的,同时剔除16支标的。本次调整结果将于2025年11月24日收盘后正式生效。
MSCI指数例行调整,陆股方面,本次成分股新增紫金矿业(601899 CH)等17檔股票,删除光大银行(601818 CH)等16檔。调整后MSCI中国A股指数成分股增加1檔至385檔,檔数周转率约4.4%。相关调整预计11月24日收盘后生效。
全球股市陆续在4月底收復「川普加徵关税缺口」后,近半年展开多头惊奇之旅,在贸易战利空淡化、美中关系和缓及AI需求火热带动下,带动相关主题基金涨势,其中大中华股票基金涨势最为突出。
在全球避险情绪之下,香港股市周三全日走低;但在A股上涨的带动下,午后缩小跌势。
受惠于人工智慧(AI)等科技发展带动,今年来陆港股市表现强劲。高盛董事长兼执行长苏德巍(David Solomon)4日出席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时表示,过去一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情绪有很大变化,资产撤离后回归,中资股票吸引力渐强,预期未来一年将有更稳定的投资表现。
趁着GTC大会首度移师华盛顿特区举办时,辉达市值突破5兆美元,再度改写人类资本主义歷史!辉达创办人黄仁勋前脚刚宣布新产品线,破除AI泡沫化疑虑,后脚立刻紧跟美国总统川普参加APEC,飞到韩国跟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吃炸鸡配啤酒,加上台北市长蒋万安正式宣布辉达海外企业总部落脚北士科T17、T18用地,黄仁勋在10月确实又创下人生高峰。
最新的国际资金流向统计出炉,美股持续创高下,外资上周对亚股并非全数买单,而是买卖互见。上周外资回补印度股市7.62亿美元位居第一,其次为今年来最受外资青睐的南韩股市,获得4.23亿美元回补。印尼股市则获3.34亿美元买盘,但台湾、泰国、越南则遭外资减码逾1亿美元。
大陆最新黄金税收政策上路,从11月1日起,零售商从上海黄金交易所购入黄金时,其享有的增值税抵扣额从13%降至6%,等于零售商购金成本将大幅增加至少7%,金饰价格料将显着上扬。
编按:美国白宫11月1日公布中美元首会晤达成的协议细节,包括中方将暂停稀土等出口管制,并会採取适当措施确保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厂房,重新对外供应晶片。
新闻提要■今年以来,受到多重利多刺激,大陆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全球资本对大陆市场的配置热情全面升温,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连续三季呈增长趋势。高盛中国散户情绪指标显示,若经济和基本面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回升空间。
MSCI半年度权重调整将于台北时间6日登场,考量加权指数与MSCI台湾指数表现居前,统一投顾、兆丰国际投顾等大型研究机构均预料台股权重有望获调升,个股则以市值排名窜升的南亚科、致茂、贸联-KY、东元纳入机率高,随台股暂时进入高檔震盪,权重调整若捎来暖意,多头衝锋29,000点想像空间大增。
深陷财务危机的大陆地产商万科集团2日晚间在深交所公告,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将向万科提供最多人民币(下同)220亿元的借款额度。此举等于为岌岌可危的万科注入一支强心针。
全球股市10月缴出亮眼成绩单,新兴亚股牛气冲天,进一步带动亚股基金放闪,其中又以聚焦科技主题标的最为突出。统计至10月28日,MSCI新兴亚洲指数10月以来涨幅近5%,优于MSCI世界指数的近3%,也优于整体新兴市场4.2%。
近期,国际贸易环境持续紧张。继中国政府宣布对稀土、锂电池及反无人机技术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政府表明将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可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徵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外部政策不确定性与地缘政治杂音下,诸多深入数据与结构性指标显示,中国经济正加速转向「高品质成长」模式,其展现的出口韧性与内在稳定性,远超出市场预期,进一步提振了全球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股神巴菲特退休倒数计时之际,他执掌的波克夏海瑟威投资公司(Berkshire Hathaway)1日公布第三季业绩,一扫前一季获利大幅衰退的阴霾,营业利益年增34%,现金水位达3,810亿美元再创新高。
全球资金正出现回流中国大陆趋势。公股银行财管部门指出,在美国联准会(Fed)降息循环下,将吸引资金持续流向新兴市场与亚洲,近期陆港股市上涨集中在AI相关板块,反映出市场对晶片自主和大陆科技前景的乐观预期;另在官方政策刺激下,内需消费族群亦可关注。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调整之际,大陆类比晶片厂商正掀起一波「A+H」股上市潮。2025年以来,包括纳芯微、杰华特、圣邦股份等指标性A股企业,相继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