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ETF规模的搜寻结果,共663

  • ETF好热 七檔近三月规模翻倍

    ETF好热 七檔近三月规模翻倍

     金融市场行情热络,加上资金流入,推动23檔ETF规模创高,其中有七檔ETF近三月规模更出现翻倍成长,以股票型ETF占多数。近三个月规模增幅第一的主动统一台股增长(00981A)规模增胖高达372.15%至234.52亿元,新光美国电力基建(009805)、国泰US短期公债(00865B)也有都成长2倍以上。

  • 大陆国家队 ETF持仓规模大增

    大陆国家队 ETF持仓规模大增

     大陆国家队最新持仓动向出炉。根据各基金第三季财报显示,以中央匯金为首的国家队资金,对宽基(即跨越产业较广)ETF持仓基本不变,仅微调部分产业主题型ETF。受惠于第三季大陆股市反弹,国家队持有ETF规模单季激增逾人民币(下同)2,000亿元,帐面获利可观。

  • 台ETF规模 近10年狂飙

    台ETF规模 近10年狂飙

     臺湾证券交易所马不停蹄展开国际行销,日前出席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第64届年会,分享臺湾ETF发展时指出,臺湾ETF市场近十年资产规模成长超过36倍,增速为全球平均的6.7倍,跃居亚太第三大ETF市场,总资产规模已达1,955亿美元。

  • 国安基金向公股银借款 借款利率略低于新青安

    国安基金向公股银借款 借款利率略低于新青安

     台股规模不断扩大,国安基金拟扩充银弹至兆元议题备受关注,财政部次长阮清华表态,希望向公股银行借款金额上限可从2,000亿元提高至7,000亿元。据了解,国安基金向公股银借贷利率多是银行成本价,通常以TAIBOR(台湾金融业同业拆款利率)为基准,且略低于新青安的贷款利率1.775%。

  • 台股ETF规模逾3兆 缔新猷

    台股ETF规模逾3兆 缔新猷

     大盘近期频创新高,也带动台股ETF绩效长红规模衝高,统计至10月22日,76檔台股ETF规模来到3.6135兆再度创下歷史新高纪录,统计今年来共增加8,088.41亿元,今年增加最多前三名的元大台湾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湾精选高息(00919),三檔合计规模就增加6,581.51亿元,占全部增额近8成,前十名中高息型占一半。

  • 台股ETF规模3.6兆 再创高

    台股ETF规模3.6兆 再创高

     大盘近期频创新高,带动台股ETF绩效长红规模衝高,统计76檔台股ETF规模破3.6兆元再创新高,统计今年来增加逾7,966亿元,观察今年规模增加前十大,前三名分别是元大台湾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湾精选高息(00919),三檔加起来规模就增加6,472亿,占全部增额的近8成。

  • 主动式ETF元年 规模破660亿

    主动式ETF元年 规模破660亿

     主动式ETF元年,今年来已有11檔主动式ETF挂牌、两檔已募集待挂牌,带动整体主动式ETF市场规模达到665亿,但个别基金募集规模落差大。据了解,17日刚完成募集的主动统一全球创新ETF(00988A),募集金额超过60亿元,直接空降主动式ETF募集规模冠军,也是前三名中唯一一檔跨国股票型的主动式ETF,预计11月5日挂牌。

  • 富邦四大子公司 臺湾周秀实力

    富邦四大子公司 臺湾周秀实力

     富邦金控旗下四大子公司包含富邦人寿、台北富邦银行、富邦证券及富邦投信,携手参与「2025臺湾周ETF投资博览会」,除响应金管会「亚洲资产管理中心」的政策蓝图外,并同步推广ETF理财知识与普及金融教育,助力客户财富更上层楼。

  • ETF投资博览会 圆满落幕

    ETF投资博览会 圆满落幕

     臺湾周在臺北举办开幕式等各项活动后,17日移师高雄,在南臺湾举办首场金融理财博览会,于高雄启航,展现臺湾金融实力。「ETF投资博览会」由金管会领军,臺湾证券交易所、证券柜台买卖中心、臺湾期货交易所、臺湾集中保管结算所及投信投顾公会共同承办,17日~19日间展开为期三日展览,已圆满落幕。

  • 全球ETF规模 2030年后估翻倍至30兆美元

    全球ETF规模 2030年后估翻倍至30兆美元

     贝莱德20日举行简报会,贝莱德亚太区iShares主管Nicholas Peach分析,全球ETF资产管理规模已经从2014年的2.8兆美元成长至2024年的14.7兆美元,预计2030年后,也就是未来十年,将会翻倍至30兆美元。

  • 降息引爆 债券ETF规模破3兆

    降息引爆 债券ETF规模破3兆

     上半年流失的债券ETF回来了,美国降息引爆债市买气,债券ETF规模终于站上今年新高,突破3兆元大关。在降息前资金积极卡位债券ETF下,统计债券ETF整体规模近期创下今年新高,站上3兆大关,今年来流出金额幅度已缩减。

  • 12檔ETF下市危机!规模低于2亿元超危险 专家说法曝光

    12檔ETF下市危机!规模低于2亿元超危险 专家说法曝光

    ETF虽是目前最受投资人青睐的理财工具,但若规模过小、长期成交量低,也可能面临清算与下市风险。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已有12檔ETF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其中多数为反向型、主题型或长天期债券ETF。法人提醒,若短期内资金未回流且规模持续萎缩,这些产品恐成为下一波下市名单。

  • 上交所三箭齐发 上半年沪市公司净利达2.39兆人民币

    上交所三箭齐发 上半年沪市公司净利达2.39兆人民币

    据澎湃新闻报导,10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技术快速发展,不仅会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也将深刻改变「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霍瑞戎透露,为顺应这一趋势,上交所将始终锚定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营造长期资金入市的良好生态,不断增强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

  • 台湾周「ETF投资博览会」高雄开跑 彭金隆:三大方向拚亚资中心

    台湾周「ETF投资博览会」高雄开跑 彭金隆:三大方向拚亚资中心

     台湾周17日移师高雄,在南台湾的高雄举办ETF投资博览会。金管会主委彭金隆强调,ETF的快速发展,让投资者拥有更多元的选择,涵盖高股息、半导体、AI、电动车及ESG等多领域,可以满足不同族群与世代的投资需求。国际投信近年积极来台设点,显示台湾已具备成为亚洲资产管理中心的条件。未来金管会将持续与全体投信投顾业者及国际合作伙伴携手,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产品多元及人才培育等三大方向。

  • 臺湾周活动「ETF投资博览会」高雄展览馆盛大开幕

    臺湾周在臺北举办开幕式等各项活动后,17日移师高雄,在南臺湾举办首场金融理财博览会,于高雄启航,展现臺湾金融实力。「ETF投资博览会」由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领军,臺湾证券交易所、证券柜台买卖中心、臺湾期货交易所、臺湾集中保管结算所及投信投顾公会共同承办,17日下午于高雄展览馆S1展区盛大揭幕,自即日起至19日止,为期三日之展览。金管会及证券期货4个周边单位也派员南下设摊参展,现场共有13家投信、证券及金控业者参展,并规划22场财经专题讲座,打造全臺最具规模之ETF专业交流平台。

  • ETF投资博览会高雄登场 彭金隆打粉红领带挺高雄经济

    ETF投资博览会高雄登场 彭金隆打粉红领带挺高雄经济

    2025台湾周活动17日移师高雄,「ETF投资博览会」首次于高雄展览馆盛大开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博览会由金管会主办、台湾证券交易所及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承办,共有13家投信、证券及金控业者设摊,并规划22场财经讲座,打造全台最大ETF专业交流平台。开幕典礼中金管会主委彭金隆、高雄市副市长罗达生及证交所董事长林修铭出席,与现场中嘉宾共同启动博览会开幕。

  • 台股、债券ETF规模 9月增逾千亿

    台股、债券ETF规模 9月增逾千亿

     投信投顾公会最新统计资料9月底投信各类型基金规模出炉,整体规模较上月增加2,350.58亿元来到10.51兆;进一步观察各分类基金规模增减,9月份规模以台股ETF增加1,140.19亿为各类型基金规模增加之冠,其次为债券ETF月增1,009.93亿,此为今年以来首度最大规模的两大类基金单月同步增逾千亿元。

  • 市场对美降息预期升温 债券ETF规模 连三月成长

    市场对美降息预期升温 债券ETF规模 连三月成长

     今年来债券市场波动剧烈,不过随着降息循环启动,市场亦逐步復甦。观察今年以来整体债券ETF规模与受益人变化,从7月开始两者已经连续三个月都呈现正成长,市场法人表示,资金人气已有逐步回笼债市的迹象,加上市场对于之后Fed降息预期升温,债券ETF投资契机可期。

  • 臺日ETF 跨境合作吸金

    臺日ETF 跨境合作吸金

     由国泰投信与野村投信将臺股ETF引进日本所发行的连结式ETF,规模快速成长,深受日本投资人青睐,成为另类的臺湾之光。包括连结臺股ETF-00881的iFree(413A)ETF,以及连结臺股ETF-00935的NEXT FUNDS(412A),截至10月7日止,资产规模各大涨275%及540%。

  • 台股ETF买气火 三类型受宠

    台股ETF买气火 三类型受宠

     近日台股表现势如破竹,连创歷史新高,10月7日飞越27,000点关卡,连带台股ETF买气也是强强滚,截至10月3日止,整体台股原型ETF受益人数周增23,307人,来到1,119.9万人,观察受益人数周增前十名的产品,以市值型、高股息和科技型为主。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