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6月CPI的搜尋結果,共115筆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下階段,要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蘋果在內的科技股領漲,加上投資人對聯準會(Fed)降息的預期加溫,8日帶動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紅,那斯達克指數盤中和收盤皆創歷史高點。展望本周將聚焦通膨數據,觀察關稅效應是否推升物價。
本周美股表現強勁,但這番榮景將在下周遭遇魔王關卡:7月消費者通膨指數即將發布。分析師表示,美股在屢創高點之後,由於估值已高,加上迎來「八窮九絕」魔咒,不排除後市有拉回的可能性。
歐洲最大家具賣場IKEA上半年因應通膨調降售價,針對台灣市場亦依據截至2025年6月,CPI年增率1.37%,而循例推出年度低價商品,今年更首度將銷售冠軍沙發LANDSKRONA三人座沙發入列,降價3000元。
美股近期頻創新高,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24日收盤再寫新紀錄。外銀示警五大隱憂,包括美國總體經濟數據不如表面上美好、季節性走勢、關稅影響企業前景預測、市場情緒過熱與資產評價面偏高。有部分外銀指出,科技股仍然強勁有望抵消不利因素,也有分析警告,科技板塊估值偏高,一旦未來獲利增速未達預期,恐陷調整壓力。
總經與市場分析: 美國日前對輝達銷售中國大陸的H20晶片解禁、台積電(2330)第二季財報及第三季展望優於預期帶動下,激勵美國科技股創高,台股也站上23,000點,今年以來表現轉為正報酬。此時目前距8月1日開徵關稅時程已進入最後倒數階段,而近期美國的總體經濟情況仍顯示成長與潛在挑戰並存。
隨著川普政府對關稅立場轉趨溫和,加上印度雨季降雨充沛,農村經濟與消費動能明顯回溫,印度股市自4月以來重獲資金青睞。法人認為,印度低通膨與降息環境形成政策利多,加上內需強勁、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提供中長線切入的良機。
儘管台灣的關稅稅率遲未出爐,影響國內投資信心,不過,統計上週外資在亞股的操作,買超主要聚焦東北亞的台、韓雙雄,其中,台股獲得超過22億美元買盤回補,不僅是外資買超第一的亞洲股市,更讓今年來資金動能由黑翻紅,轉為買超2.73億美元。南韓股市獲得逾5億美元資金挹注;至於表現較為失色的為印度股市,上週遭賣超5.67億美元。
美元指數近期出現連續反彈走勢,顯示下方具備初步承接力道,短期均線已出現由下向上穿越的現象,反映短線動能有所回升,然而,目前指數已逼近季線壓力帶,有較大賣壓待化解,預期將進入低檔區間整理,持有日圓及美元商品者可利用臺灣期交所發行的美元兌日圓匯率期貨(XJF)來作為避險工具。
隨AI應用落地,帶動ASIC應用需求大幅成長,倫元投顧分析師王春盛指出,AI相關族群如AI伺服器、CoWoS、CPO、高速傳輸IC、BBU、機器人、CCL、自動化設備、PCB及半導體設備及材料等產業,將有實質助益;操作策略上,建議投資人可把握盤中拉回時的分批布局機會,短線可聚焦題材股,本周投組選入光聖(6442)、勤凱(4760),再選入州巧(3543)、聯光通(4903)與億泰(1616)。
近期科技股領漲,來自輝達將恢復對中國大陸出口H20晶片的消息激勵投資人,微型那斯達克期續創高,但指數從7月至今偏向高檔橫盤震盪,10日線趨勢一度轉為下彎,留意指數高檔震盪。
歐洲股市在連續下跌四個交易日之後,周三早盤走高;其中瑞士ABB公布強勁業績,以及市場對美國和歐盟之間達成貿易協議的寄望,都對市場提供了支撐。
美國勞工部16日公布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經季調後跟5月相較為持平,顯示美國通膨趨勢並未如外界擔心那樣,在川普關稅威脅下恐令通膨未來幾個月內持續走高。
全球面臨關稅戰、地緣政治風險,3大金融機構都看衰美元。摩根資產管理預測,美元未來2至3年仍會繼續貶值,中長期處於偏弱態勢,星展銀行與美銀美林亦看美元轉弱趨勢持續。
美國近期總經數據皆超出預期,其中6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14.7萬人,高於市場預期值11.1萬人,在非農數據意外轉強後,雖引發市場對降息預期下滑,惟就業數據具有韌性,使美指期在震盪後仍續創新高,然而周二公布的6月CPI年增率達2.7%,高於預期值2.6%,顯示通膨有逐漸升溫趨勢,加上銀行股財報表現不一,使美指期由高檔回落;小那斯達克期形成長上影線,需留意近期是否形成轉折訊號,而市場後續焦點將轉向美股財報周及關稅生效日。
美國6月通膨數據升溫,專家指出川普關稅引發的通膨壓力,逐漸反映在消費端,市場對聯準會(Fed)的降息預期減弱。受此帶動,美元兌日圓升抵三個半月高點,10年期美債殖利率觸及逾一個月新高。
市場消息:近兩周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對各國寄出關稅信函,其中主要與美貿易密集的國家,像是日本、南韓、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盟等,輸美關稅皆高於4月2日公布的稅率;另巴西稅率更是高達50%,然美股四大指數並未因川普公布稅率不如預期而引發恐慌,反倒是接連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凸顯關稅對股市的衝擊大幅降溫,預期市場樂觀投資氛圍將逐步歸隊。
美國勞工部16日公布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經季調後跟5月相較為持平,顯示美國通膨趨勢並未如外界擔心那樣,在川普關稅威脅下令通膨未來幾個月內持續走高。
美國6月CPI年增2.7%,為2月以來新高,符合預期。核心CPI年增2.9%,為2月以來新高,低於預期的3%。6月CPI月增0.3%,核心CPI月增0.2%,數據公布後10年期美債殖利率走跌,市場預期聯準會7月底降息機率極小。
全球及總經環境解析:美國總統川普7月7日至7月12日再發關稅函,台灣與印度仍未公布協議結果,市場預期雙方已接近妥協。然而,歐盟、加拿大與墨西哥關稅遭上調,使市場預期轉趨保守,而指數位處高檔亦壓抑追價意願。川普將關稅生效日延至8月1日,示警意味濃厚,並聲稱歐盟與墨西哥稅率將高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