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一汽的搜尋結果,共168筆
隨新訂單陸續量產出貨,車用壓鑄件廠精確(3162)今年來營收展現爆發性成長,第三季營收達19.55億元,季增8.07%、年增49.9%,改寫單季新高。受惠中國車市回溫及新單挹注,法人樂觀第四季營收可望續創新高,全年營收上看80億元。此外,精確介入水冷散熱領域,最快本季內啟動小量產,亦有機會推升明年營收挑戰百億大關。
大陸日前宣布自12月起強化稀土出口管制,新增五項稀土金屬包括銪、鈥、鉺、銩、鐿的管制出口,正值多數汽車廠忙於評估衝擊時,通用汽車(GM)則相對從容,市場認為其提前布局策略可謂押對了寶。由於通用的自主供應鏈已逐步成形,成為美國少數掌握大量國產稀土磁鐵的汽車廠。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 》3日發表署名鍾才文題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蘊含重大機遇〉經濟專論文章指出,最近,大陸國內外有一些聲音認為,在中國,投資和發展已過了黃金階段,機會變少。實際上,大陸從不缺乏投資機會和市場空間,經濟加快轉型升級,將為世界各國帶來前所未有重大機遇。
TOYOTA會長豐田章男此次來台,罕見接受台媒採訪推廣賽車文化外,更提及氫能源與未來移動。他直言,全面轉向電動車,將造成約三分之一汽車零件廠商失去工作機會,「透過供應鏈合作,希望打造的不只是一台氫能車,而是一個未來。」豐田章男也公開為豐田集團打造的Woven City向台灣企業招手,「歡迎台灣有興趣的業者一起加入這個移動試驗場域。」
大陸17家車企發表「60天帳期承諾」集體行動宣言3個月後,車企和供應商之間的帳期承諾行動仍持續。中汽協15日公布「汽車整車企業供應商帳款支付規範倡議」(簡稱倡議),涉及訂單確認、交付與驗收等環節。倡議發出後,比亞迪等10多家車企發文響應,將積極履行60天帳期的承諾。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15日聯合公布「2025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國家電網以人民幣(下同)3.95兆元營收繼續蟬聯冠軍寶座。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大企業中,僅京東集團一家民營企業,不僅營收破兆,更超越阿里巴巴、騰訊等民營科技巨頭。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香港正與多家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洽談在香港建立電動車生產基地,建立本地電動車產能,冀為金融中心帶來新的增長點。目前正評估以毗鄰大陸的新界地區作為潛在選址,洽談對象包括國有汽車製造商一汽集團。
和大工業在今年7月24日突公告董事長沈國榮辭任,引發市場關注。外界訝異之處在於,沈國榮過去面對接班議題時,曾直言「要做到90歲」,因此這次人事調整更添想像。不過,沈國榮解釋「辭任並非退休」,主要是配合集團轉型控股化的整體規劃,由女兒沈千慈接任和大董事長,他則轉任集團總裁,專責戰略與國際布局。
在全球經濟重塑、地緣風險升高的時刻,深耕汽車零件產業的和大工業,正推動一場深度轉型。面對市場劇烈變化,甫轉任總裁的沈國榮接受本報專訪,提及他長達十年的集團藍圖布局都將陸續開花結果。
雖然明年將迎來 Corolla 60 週年的日子,理當應該要進行大改款。不過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上,一汽豐田/廣汽豐田近日在工信部釋出最新的申報資料。雙車系仍將提供燃油和油電版車型,不過不同的地方在於原先燃油版為 1.5 三汽缸引擎、2.0 自然進氣引擎則是長軸版Allion 亞洲獅/Levin GT 凌尚專用,現在全部統一在 Corolla/Levin 車系裡頭,同時原本 2700mm 軸距規格也全面停產,簡單來說在 12 代 Corolla/Levin 的最後週期將迎來全面長軸化的待遇!
時碩工業(4566)2日法說會上預告,未來營運未來成長動能來自汽車電動化、材質輕量化、AI與人形機器人、航太產業垂直及水平整合,預期下半年客戶需求回溫、營運將優於上半年,拚由虧轉盈,全年營收力拚較去年成長,為明年營收追求兩位數成長目標鋪路。
英利-KY(2239)公布第二季財報,在本業虧損收斂,加上匯兌收益,帶動單季較上季及去年同期轉虧為盈,每股盈餘0.96元。股價今天開盤後也登上漲停。
電動車電池盒製造廠精確(3162)受惠中國大陸電動車高速成長,帶動需求暢旺,僅管面臨新台幣匯率急升考驗,第二季仍維持穩定獲利,單季稅後純益6,763萬元,EPS達0.52元,仍較第一季成長,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33億元,EPS達1.02元,皆創歷年同期紀錄。
Audi Q6L e-tron和Q6L Sportback e-tron是首款基於PPE電動平台(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的中國市場專屬純電動車型;而A5L和A5L Sportback標誌著兩款高效新型PPC內燃動力平台(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車型在市場上的首次亮相。
美國擬制裁俄羅斯,導致國際原油大漲,依據浮動油價機制,國內汽柴油價本要大漲超過1元,所幸南韓也沒調,讓中油漲幅大為縮小。不過下周一汽油每公升預估仍要調漲0.2元、柴油0.3元。
隨著「內捲」惡性競爭加劇,大陸汽車業近年吹起整併風,以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中國長安汽車集團29日在重慶掛牌成立,成為大陸第三家央企汽車集團,將鎖定人工智慧應用為發展重點,並加速開拓海外市場。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29日在重慶召開,工商註冊資本2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繼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之後的第3家大陸汽車央企。據說明,新成立的長安汽車集團由原兵器裝備集團分立而來,擁有117家分子公司,主要經營業務包括汽車整車及零組件、汽車銷售、金融及物流服務、摩托車等,同時也讓原先央企「東風長安重組」規畫按下暫停鍵。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29日在重慶召開。目前工商註冊資本200億元,成為繼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之後的第三家大陸汽車央企。據說明,新成立的長安汽車集團由原兵器裝備集團分立而來,擁有117家分子公司,主要經營業務包括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汽車銷售、金融及物流服務、摩托車等。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給出的8月1日對等關稅生效日將至,台灣與華府談判尚無確切結果傳出,各界緊張。日本周三(23日)與美國達成協議,整體關稅稅率從25%降為15%,日方更把談判最大卡關事項之一汽車業成功納入15%範圍。周三輪到歐盟與華府談判,美國財長班森特受訪時表示,日本得益於創新的融資機制,但他未透露歐盟能否比照日本壓低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