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期臨床的搜尋結果,共422筆
藥華藥(6446)6日在法說會中表示,受惠旗下治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新藥Ropeg,全球銷售持續成長,前三季EPS達9.66元,營收、本業獲利、淨利、EPS等四項指標均創新高。另外,筆型注射器和治療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新適應症均已向美國FDA提出藥證申請,都將助力業績延續成長曲線。
竟天(6917)114年度現金增資案順利完成,本次以每股17元溢價發行新股1萬張,總計募集新台幣1.7億元資金已全數到位,增資基準日為11月6日。
藥華藥(6446)前三季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獲利大賺近一個股本,每股稅後純益(EPS)達9.66元,營收、獲利同步提前改寫年度新高紀錄。此外,瞄準細胞療法與核酸藥商機,董事會通過收購上海鑌鐵生技、投資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公司。
國邑*(6875)今(4)日下午舉行法說會,獨家開發並授權美國Liquidia(LQDA)的長效吸入新藥L606臨床三期,展現穩定藥效與極低副作用。在取證策略上,美國FDA與歐洲EMA已同意L606未來僅需完成一項PH-ILD全球三期臨床試驗(RESPIRE),即可同時支持PAH與 PH-ILD雙適應症在美國與歐洲的上市申請(NDA/MAA)。這將大幅提升開發效率並擴大未來市場覆蓋,加速全球上市佈局。
仁新(6696)3日宣布,美國子公司Belite Bio(那斯達克代碼:BLTE)獲英國藥品與醫療產品監管署(MHRA)同意可依據治療青少年斯特格病變(STGD1)新藥LBS-008第三期臨床試驗「DRAGON」的期中結果,提交條件式上市許可(CMA)申請,有機會拿下全球首款治療此罕見眼疾藥物的藥證。
藥華藥(6446)今(31)日宣布,正式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njft(簡稱Ropeg,即P1101)新增適應症,新增適應症為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預計2026年取證,搶攻美國約15萬ET病患市場,並將成為公司第二成長引擎。
晟德集團旗下順藥(6535)法說會公布急性缺血性中風新藥LT3001臨床二期結果,然法人認為缺乏統計顯著性(p值<0.05)、多國試驗提前終止樣本數過少、三期臨床規模龐大成本與時間壓力高、授權時間不明等四大理由「打臉」,讓順藥後市股價和三期臨床設計備感壓力。
太景*-KY(4157)公告,接獲中國大陸合作夥伴健康元藥業集團通知,流感抗病毒新藥Pixavir marboxil(TG-1000)小兒劑型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審查,可免除臨床二期試驗,直接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試驗。太景*董事長黃國龍表示,Pixavir口服懸液劑型三期臨床試驗以冬季完成收案、明年完成臨床試驗為目標,為最終藥品上市申請,提供完整佐證數據。
新藥研發公司太景*-KY(4157)接獲中國大陸合作夥伴健康元藥業集團通知,流感抗病毒新藥Pixavir marboxil(TG-1000)小兒劑型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審查,可免除臨床二期試驗,直接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試驗。
太景*-KY(4157)公告,接獲中國大陸合作夥伴健康元藥業集團通知,流感抗病毒新藥Pixavir marboxil (TG-1000)小兒劑型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審查,可免除臨床二期試驗,直接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試驗。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將上路,法規制度成形與臨床數據累積,台灣再生醫療廠商正加速從臨床驗證、製造服務到國際授權的布局將全面啟動,並掀起生技投資熱潮,2026年可望成為「再生醫療元年」。
國光生(4142)今(21)日宣布,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9月公佈全疫苗產品清單(Full Vaccine Product List),國光流感疫苗、破傷風疫苗及安特羅(6564)腸病毒疫苗均列入WHO清單中。
國邑*(6875)新藥L606臨床三期試驗的完整報告即將在月底公布、生華科(6492)獲Google AI點名新藥將開啟冷腫瘤免疫治療新契機,今(17)日股價雙雙飆上漲停板53.9、43.9元鎖住,成為生技族群的領頭羊,也維繫住多頭人氣。
向榮生技(6794)16日轉上市交易,成為全台首家登上一般板的再生醫學幹細胞新藥公司。向榮董事長蔡意文表示,藉由更高的資本市場能見度與籌資彈性,將加速臨床試驗進度與國際市場布局,力拚2026年營運進入關鍵轉折點。
向榮生技(6794)今(16)日正式從創新板改列一般板上市,成為台灣首家登上一般板的再生醫學幹細胞新藥公司。不過,空方賣壓沉重,晨盤曾觸及跌停70.3元,隨即打開,重挫9%以上。
全球生物藥專利潮即將掀起第二波到期浪潮,估計達上百億美元商機誘人,加上歐美等法規機構調整審查策略,讓「三期臨床豁免」與「分析比對為主」的新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帶動生物相似藥廠群起競進,台康生、泰福-KY、醣聯、台新藥力拚打進國際賽局。
視航生物醫學(7759)日前公告該公司SHJ002眼藥水用於乾眼症治療,三期臨床試驗已完成美國FDA的人體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申請)送件,預計於2026年展開試驗收案。
藥華藥(6446)2025(今)年9月營收13.2億元,月增3.44%,年增41.34%。前3季營收107.5億元,年增61.14%,不僅首度突破百億,更已超越去年全年,刷新營運里程碑。藥華藥表示,美國與日本子公司銷售團隊已完成擴編與培訓,預期第四季起逐步展現效益,更為明年營收注入新動能。
藥華藥受惠血癌新藥Ropeg美國市場出貨針數再創新高,9月營收達13.2億元,月增3.44%、年增41.34%,並推升前三季營收一舉突破百億元,達107.5億元、年增61.14%,提前改寫年度營收新高紀錄,也成為繼保瑞、美時後,第三家營收站上百億元大關的生技製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