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不統不獨不武的搜尋結果,共47筆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於18日圓滿落幕,鄭麗文以65122票、50.15%的得票率勝出,成為新任國民黨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隨後於19日致電鄭麗文,祝賀其當選,並指出,多年來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致力台海和平,成效積極。鄭麗文在覆電中表示,兩岸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兩黨應當在既有基礎上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這對兩黨的合作而言,確實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稱,美軍成功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視此為「輝煌的軍事勝利」,但外界仍對伊朗的地下核設施是否真被徹底摧毀存疑;此外川普這一行動也引發各界對台海情勢的重新評估,認為美國是否介入兩岸衝突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對此,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2日表示,他多年來觀察,認為兩岸關係已進入「維持現狀越來越難」的階段,引發討論。
在敦煌飽覽千年文化遺產之際,前總統馬英九有感而發,以立言傳世的鄭重心境,當著東道方眾人的面,脫稿闡釋了自己的兩岸主張——「和平、民主、統一」。他還具體解釋道:民主,就是要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而和平,就是不要使用武力,或使用武力的威脅。談及此節時雖僅寥寥數語,但卻立義高遠,觀照各方,有助兩岸和平台灣方案的探討,深值台灣社會和兩岸各界繼續深入思辨。
舉世無雙的「大罷免」,不但勞民傷財,骨子裡根本是選輸賴皮翻桌的行動,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支持者?
舉世無雙的「大罷免」,不但勞民傷財,骨子裡根本是選輸賴皮翻桌的行動,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支持者?
賴清德總統5月5日接受知名Podcaster《敏迪選讀》的主持人敏迪專訪,17日播出,截至寫稿時3天內吸引逾18萬人觀看、超過4500則留言,提到目前的兩岸關係,賴清德用「大公司併購小公司」形容,輿論解讀是釋放「和統」的信號,這則專訪觀看數、留言數,兩項數據都超過該頻道平均值10倍,且負評賴總統的留言數高出甚多。
賴清德總統5月5日接受知名Podcaster《敏迪選讀》的主持人敏迪專訪,17日播出,截至寫稿時3天內吸引逾18萬人觀看、超過4500則留言,提到目前的兩岸關係,賴清德用「大公司併購小公司」形容,輿論解讀是釋放「和統」的信號,這則專訪觀看數、留言數,兩項數據都超過該頻道平均值10倍,且負評賴總統的留言數高出甚多。
賴清德總統針對兩岸關係提出「購併說」,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認為,如果在野黨可以正面看待賴拋出的想法,賴和民進黨支持者也可以正面看待在野黨守護的中華民國法理現狀,這次的「購併說」,也許可以讓不同主張間有更多的聆聽,更深入的反思,從而開啟對台灣前途各種選擇的理性辯論。
(一)戰時就已經決定把台灣歸還中國
美國國務院官網關於「美台關係」事實清單,於2月13日刪除「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文句,新增期待兩岸分歧透過「自由而非脅迫、讓海峽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對此,前立委沈富雄16日認為,民進黨對美國川普政府國務院的文字內容相當敏感,最怕的就是寫出「反對台獨」,而新的文字結果出來了,「各方可以各自解讀」。
冷戰後,在「模糊戰略」與「清晰戰略」之間,美國「以台制華」戰略充滿了不確定性,其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有著怎樣的戰略思維?即從戰略角度美國如何看待台灣,這一問題關乎美國怎樣界定與認知其在台海地區的戰略目標與戰略威脅,關乎台灣的戰略地位與戰略價值。美國對台戰略思維發生了何種演變?本文將對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美國對台戰略思維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展開分析。
馬英九又帶大陸名校大學生到台灣交流訪問了。憑心而論在處理兩岸的問題上,台灣還真的找不到一個讓兩岸滿意的高人。所謂高人就是指在兩岸有高知名度,承認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而且可以進一步地在台灣推動融合統一的工作。
海基會是台灣釋放善意的重要機構,外界給予期待,雖然它不是官方主管機關,它的立場說法究竟是賴政府的授意拋出風向球?還是純屬副董事長羅文嘉個人之言,仍有待考證,但羅文嘉副董事長檢討批判九二共識,反而不思考修正當今民進黨可操之在己的台獨黨綱,試問有台獨黨綱存在的一天,中華民國如何能安定?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主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大政治系教授童涵浦指出,賴清德相較前總統馬英九與蔡英文,兩岸論述上更為清晰,但是台灣社會在這次選後更為兩極化,如何整合社會,對賴主張的全社會防衛觀念,將是一大挑戰。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主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大政治系教授童涵浦今日指出,賴清德相較馬英九與蔡英文,兩岸論述上更為清晰,但是台灣社會在這次選後更為兩極化,對賴主張的全社會防衛觀念而言,如何整合社會,將是一大挑戰。
前總統馬英九任內最後一次國慶演說,闡明「九二共識」等維持現狀的「五原則」,期待繼任者落實,卻未能如願;蔡英文執政期間8次國慶演說,一次比一次強硬,最後也定調「維持現狀作為各方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的關鍵之鑰」,賴清德的首次國慶演說,能否守住這樣的立場,備受關注。
賴清德總統參加「福摩薩學院方舟計畫民防訓練活動」致詞表示,「台灣絕對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要靠實力確保和平,不靠一張紙,那是靠不住的」,「有主權才有國家,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賴清德的說法不愧是另類「賴氏戰爭論」,兩岸不簽和平協議,恐怕只有打仗才能解決分裂分治的爭端。
賴清德總統日前到埔里長老教會,參加「福摩薩學院方舟計畫民防訓練活動」致詞時表示,「台灣絕對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要靠實力確保和平,不靠一張紙,那是靠不住的」,且承諾會捍衛國家主權,不容許外來勢力侵略併吞,「有主權才有國家,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賴清德的說法不愧是另類「賴氏戰爭論」,兩岸不簽和平協議,恐怕只有打仗,才能解決分裂分治的爭端。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訪華,28日與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會談。對於王毅的表態,華中師大台港澳與東亞中心副主任彭韜向本報分析,這表明大陸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也是在給美國立規矩、畫紅線;陸方希望美國能夠回到一個中國的本質上面來,並對大陸做出相應的承諾,如不干涉中國內政、不支持台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