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世界工廠的搜尋結果,共199筆
全球化的驅動力正在轉變,新一輪全球化浪潮正勢不可擋地席捲世界,這是國際格局深層結構的轉變。
雖然各界無不關注人事問題,但中共強調此次四中全會聚焦「十五五」。事實上,2023年底中共即啟動了「十五五」的研究,今年9月政治局會議已提出「十五五」規劃建議;此次的四中全會只是審議政治局會議的報告,「十五五」規劃建議定稿依慣例10月底才發布;更詳細的「十五五」規劃內容,則到明年3月才會公布。然而,分析既有資料,已可確知「十五五」時期大陸經濟政策思維,將緊扣「轉型重於增速、安全重於發展」兩大原則。
英媒報導,包括美國福特汽車在內等西方企業高層,近日訪問中國大陸後相當震驚,因為中國工廠產線上沒看到工作人員,產線幾乎全面自動化,由機器人操作,甚至因此不需照明,有企業高層坦言因此放棄公司的生產計劃,改委託中國企業製造,自認競爭沒有意義。
外部面臨川普關稅和全球貿易戰科技戰壓力,對內處於經濟復甦緩慢和整頓共軍高層等人事動盪的關鍵時刻,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如期舉行並於23日閉幕。按慣例,中共歷屆四中全會議程以黨的治理和建設為主,五中全會則聚焦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議題,本次四中全會則一併討論黨建和經濟議題,格外受矚。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國民黨主席選舉由鄭麗文勝出,她選前主張要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互信基礎,使台灣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傲視全球」,並擬邀請前行政院長陳 掍X任「財經發展戰略總指導」等作法,外界更普遍關注,她將如何重新塑造兩岸經貿的新格局。
1978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十年之間,經濟雖逐漸好轉,但離美、歐仍遠,甚至經濟規模也小於日本,1990年美、日GDP是大陸的15倍、8倍,也正因為如此,那些預言21世紀的書裡,看到的都是美、日、歐三強鼎立,談及中國的篇幅少得可憐。
今年5月以來,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旗下自有智慧財(IP)「拉布布」(LABUBU)在全球爆紅,帶動業績與股價齊升,令市場更加重視自有IP價值。泡泡瑪特2025年上半年收入達138.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暴增204.4%,淨利潤更大幅增至46.82億元,同比躍升385.6%,半年業績已超越2024全年。
為讓新竹學子更了解在地,清華大學攜手在地10所高中,啟動「新竹學」跨校課程,課程涵蓋塹城學、竹科學、流域學、客庄學、原民學及移民學等6大主題。副校長呂平江表示,新竹學不只是課程,更是向下扎根的重要行動,盼奠定城鄉永續發展基礎,開創教育新典範。
據觀察者網報導,作為最新關稅攻勢的一部分,美國總統川普25日宣佈,對進口廚房櫥櫃和浴室洗手台徵收50%的關稅,對軟墊傢具徵收30%的關稅;他威脅已久的藥品關稅也最終「靴子落地」,高達100%的稅率讓涉及行業再度哀鴻遍野。
印度在2023年正式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挾著龐大的勞動力與潛在的巨大消費力,印度的人口紅利吸引外資投入設廠。然而,儘管印度想要複製大陸模式,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但是《華爾街日報》近期卻在報導中大潑冷水,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的慘痛經歷為例鄭重警告:在印度創業不易,想要脫身更是難上加難!
大陸穩居「世界工廠」地位,渣打集團23日公布「貿易的未來:韌性」報告顯示,大陸產業正加速從勞動密集型製造向更高附加值環節升級,因此仍然是全球企業在地緣格局下重新布局供應鏈的首選市場之一,預期未來三至五年,在全球供應鏈將發揮更大作用。
美國總統川普18日與英國首相施凱爾舉行記者會時親口證實,「19日我們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看看能否就TikTok達成最終協議。」法國廣播電台分析,通話之後,兩人能夠很快在北京會面嗎?似乎仍存在變數。
阿聯酋航空SkyCargo今(19)日宣布在亞洲市場進出口運能已突破每週2.1萬公噸,航網橫跨12個國家與地區,涵蓋25座城市,為非亞洲籍航空公司中規模最大、網絡最多元完整的業者。
川普揮舞著關稅大旗,全世界都慌亂手腳,台灣甚至演成政黨攻防的戲碼。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剖析,其實,川普的關稅戰有兩大主軸,一個是川普要打開市場,全球主要國家都要對美國零關稅,台灣恐怕逃不掉。另一個是川普要求全世界投資美國,他要各國以企業投資及政府採購來換低關稅。例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投資採購1.4兆美元、卡達1.2兆美元、沙烏地阿拉伯6,000億美元、歐盟投資6,000億美元加7,500億美元的能源採購,日本是投資5,500億美元、6,000億美元採購,南韓投資3,500億美元、採購1,000億美元天然氣,連馬來西亞也宣布直接投資700億美元及採購1,500億美元……。
川普政府的第二次關稅延展期限即將到來,台灣仍尚未收到美方通知任何具體稅率,加上第二季新台幣升值對財報的衝擊,依舊是短期內影響指數能否創高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上半年亞股表現分歧,市場在美國高關稅、全球地緣政治與區域內政策紅利交錯的環境下,呈現多空交錯局面。隨美元貶值壓力增大、全球資金重新平衡,新興市場投資正迎來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