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丘疹的搜尋結果,共67筆
女歌手坣娜(原名唐娜)以〈奢求〉、〈自由〉等歌曲走紅,10月29日驚傳病逝,過去她曾有紅斑性狼瘡病史,醫師指出,紅斑性狼瘡重點在早期診斷與治療,患者預防復發應避免日曬、按時服藥、均衡飲食,若出現輕微發燒、關節或肌肉痠痛、疲憊乏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執行航班中身體不適,返台就醫住院後離世,根據一份長榮航空企業內部員工使用的通訊軟體Team+對話,一度提及孫姓空服員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候群」。根據醫院衛教資訊,史迪爾氏症為少見全身性發炎疾病,典型症狀為反覆發燒、關節疼痛、皮疹,若不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
國際M痘疫情持續蔓延,世界衛生組織8月20日宣告,將M痘疫情「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狀態再延長1年。疾管署今日(28)公布,暑假為國內M痘疫情流行高峰,今年8月新增3例、年初至今累計共31例M痘個案,呼籲具風險行為者應儘速完成2劑M痘疫苗接種。
「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簡稱為妊娠蕁麻疹,是一種懷孕期間發生的皮膚疾病,雖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但發作時會感到膚癢難耐,搔抓過度可能會破皮、發炎,甚至留下色素沉澱。中醫師提醒,想避免妊娠蕁麻疹,應控制體重、注意飲食、洗澡時勿用太熱的水,並穿著寬鬆棉質衣服。
不少民眾誤以為人類乳突病毒(HPV)僅與女性子宮頸癌有關,卻忽略了它對男性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泌尿科醫師指出,門診中常見有男性因生殖器長出凸起物、丘疹或者類似花椰菜形狀的息肉而前來就診,此類情況須特別留意是否感染了HPV;部分患者因為體質差異或免疫狀況不佳,身體無法自行清除HPV,就可能導致後續疾病,甚至有罹癌風險。
竟天(6917)宣布與永信藥品簽署共同開發暨授權合作協議,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初期雙方將合作開發一項高單價且高毛利的利基型學名藥,並先以台灣為目標市場,未來將再伺機進軍國際市場。
今年37歲的小穎,青春期開始身上反覆冒痘、流膿,原先只在臉上,逐漸蔓延到背部、胯下,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10處爆膿,對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原以為只是青春痘,拖了20年才確診為「化膿性汗腺炎」,歷經超過10次手術仍復發,在醫師建議之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灶及疼痛大幅改善。
M痘疫情沒斷過?台中市衛生局6日接獲疾管署通知新增1例M痘確診個案,30歲北屯男子自述曾有同性間不安全性行為,8月初出現頭痛、腹股溝腫痛及肛門周圍皮疹等症狀,就醫採檢後確診,這也是台中市今年以來第2例M痘確診個案,個案自述接觸者1位,經瞭解目前無症狀,已提供衛教資訊,並提醒個案進行為期21天的自我健康監測。
台中市出現今年首例本土M痘確定個案,30歲潭子區男子自述為異性間性行為,7月初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疑似蜂窩性組織炎等症狀,經就醫採檢後,9日研判確定為本土M痘個案;衛生局獲報後立即完成疫調,接觸者無症狀,已提醒自我健康監測21天。
夏季氣候炎熱,容易皮膚瘙癢,若飲食不加節制,將誘發或加重皮膚病。中醫師提醒民眾,應避免辛辣、油炸肥膩、甜食奶製品、酒類及生冷食物,皮膚的健康與氣血充足、經絡通暢、臟腑平衡息息相關,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最平常也最重要的方法。
夏夜悶熱難耐,不少人會將涼蓆拿出來使用,然而無論涼蓆新舊,不曬就用都可能惹來皮膚病。最近,大陸福州一名張姓女子一覺醒來,發現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紅疙瘩,夜間更是癢得輾轉難眠,於是前往福州市第二總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初步判斷,張女患上了丘疹性蕁麻疹,而罪魁禍首很可能是涼蓆上滋生的蟎蟲。
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引起搔癢難耐,誤認為大蒜辛辣、刺激有消毒作用,便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引起極度疼痛不適,前往皮膚科求助,叮咬處已紅腫發炎,局部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所幸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逐步好轉。
天氣炎熱、蚊蟲猖獗,被叮咬紅腫時,千萬別誤信偏方,醫師翁子玉指出,有名婦女因手臂被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過度搔抓外,也認為大蒜辛辣、刺激有消毒作用,便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結果引起極度疼痛、紅腫發炎,就醫後發現局部細菌感染潰瘍,差點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時序入夏蚊蟲活躍,恙蟲病疫情逐漸升溫。依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6月4日,全國恙蟲病確診病例已有43例,以台東縣、花蓮縣、台北市及澎湖縣居多,金門地區也有4例,確診病患皆為家管、且曾接觸草叢或進行果園清理工作。金門縣衛生局提醒,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應盡量避免進入草叢、樹林等環境,以降低感染風險。
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台灣各縣市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疫情在每年4至5月逐漸升溫,6至7月達到高峰。今年截至6月4日,全國恙蟲病病例為43例,主要發生市以台東縣、花蓮縣、台北市及澎湖縣居多;其中金門地區有4例確診,衛生局提醒鄉親,從事戶外活動時務必提高警覺,避免接觸草叢樹林等環境,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保障自身健康。
32歲從事外送員的高先生,近日到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昭宏門診求助,因為他的頭皮上長了數顆痘痘,不時發癢,還愈抓愈癢,就算不理會痘痘依舊存在,甚至會蔓延成好幾顆同時冒出,為了止癢,高先生擦了類固醇藥膏,不料情況加劇,直到就醫之後,遵循醫囑擦消炎藥、酸類藥膏才痊癒。
痤瘡又稱「青春痘」,不僅限於青少年,許多成人也有痘痘困擾。皮膚科醫師提醒,長痘痘千萬別亂擠,小心細菌入侵,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尤其臉上「三角區域」,細菌可能經由鼻竇跑到腦部,恐有生命危險。
臉頰反覆泛紅小心「玫瑰斑」作祟!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疾病,又被稱為酒糟,醫師指出,臉紅是玫瑰斑最典型症狀,伴隨發熱、丘疹、膿皰、搔癢、乾燥、毛孔粗大等,若延誤治療恐加劇,呼籲民眾及早治療。
每年4月是「國際玫瑰斑月」,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疾病,又被稱為酒糟,在台灣盛行率約1~5%,女性發生率為男性3倍。醫師指出,玫瑰斑最主要症狀為臉部中間反覆「泛紅」,伴隨丘疹、膿皰、發熱、搔癢等,若延誤治療恐加劇,呼籲民眾及早治療。
清明連假將至,掃墓或從事野外活動小心恙蟲上身!統計顯示,台灣平均每年約有近400例恙蟲病,疾病初期症狀與流感、登革熱、病毒性肝炎相似,診斷不易,一名20歲男性登山旅遊後出現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且身體出現紅疹,血液檢測排除流感與登革熱,最終確診恙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