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共十八大的搜尋結果,共66筆
據新華社報導,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趙樂際委員長出席。何維副委員長主持會議。常委會組成人員157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18日發表社論,嚴厲指責日前遭開除軍籍、中共黨籍的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等9名上將,指他們「信仰坍塌、忠誠失節」、破壞軍委主席負責制,同時也要求共軍全軍,要擁戴、維護、捍衛習核心。強調不管職務多高,沒有免罪「丹書鐵券」。
據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下午就系統推進宗教中國化進行第22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總結運用歷史經驗,立足中國宗教工作實際,強化系統觀念,加強體制規範建設,加強綜合治理,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系統推進宗教中國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大陸央視報導,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大陸「第十四個五年規畫」即將收官,近五年來,從物質基礎到機制保障,糧食年產量達標,穩定在1.3兆斤以上,更在2024年首次邁上1.4兆斤新台階,當前,秋糧主產區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1000多萬台(套)現代化農機具有序流動。今年夏糧為史上第二高產年,早稻單產首次突破800斤,秋糧長勢偏好,打下豐收基礎,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大陸央視報導,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新疆通過科學治理,荒漠和沙地面積「雙縮減」,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巨變。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9日報導,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呂文斌、研究員蘇銘共同撰文指出,能源問題是各國安全優先領域,抓住能源就抓住國家發展和安全戰略牛鼻子。中共十八大以來,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能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大陸官方29日上午召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第二場記者招待會,大陸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會上重申,台灣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少數外部勢力妄圖搞「以台制華」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大勢不可阻擋。
新華社報導,立秋過後,大陸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秋高氣爽,一塊試驗田裡,玉米已長有一人多高。「為了克服國內玉米耐密性差、產量低、宜機收品種不足等問題,我們研發了耐密高產玉米新品種『東科1188』,集成了機械密植、病蟲害一體化綠色防控、籽粒機收等技術,努力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大陸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新海表示,如果後期不出現重大自然災害,單產預計將較常規品種增長10%左右。
新華社報導,西藏各族各界幹部群眾約2萬人21日上午齊聚拉薩市布達拉宮廣場,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大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6月30日在主持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進一步落實到位。
大陸央視報導,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底氣候雄心峰會宣布,到2030年,中國大陸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瓩以上。這一目標,去年已提前6年實現。神州大地風光無限好。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9~20日對河南考察後,截止5月31日尚未公開露面,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但大陸官媒新華社31日報導,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將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美國關稅風暴全面襲來之際,如何穩固周邊關係,創造良好外部環境,成為北京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4月8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要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支持地區國家走穩自身發展道路;在深化發展融合、加強產、供應鏈合作同時,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共同維護地區穩定。
中美關稅戰持續升溫之際,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4月8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強調,要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要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支持地區國家走穩自身發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發展融合,構建高水準互聯互通網路,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穩定,開展安全和執法合作,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擴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員往來。
中共中央台辦、大陸國務院台辦今天主辦《中國台灣問題幹部讀本(2024年)版》新書發佈會。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表示,出版上述讀本是為了加強對台政治宣傳教育服務,讓中共各級幹部全面瞭解台灣問題的歷史經緯和中共領導人民推進祖國統一的光輝歷程,不斷增強做好對台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小小一粒種子,也是國家機密!大陸國家安全部今天發文,悠悠萬事,吃飯為大。2月23日發佈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擺在了大陸國家安全的首位。這再次表明,必須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的面積占全國將近3/4,人口卻只有1/4多一點。過去,西部經濟發展較慢,不僅人才相對較少,外流還比較嚴重,讓發展面臨人才短缺困境。如今,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推進、新興產業崛起,人才格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2月2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佈。這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大陸農業農村部農研中心研究員張照新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有三個特點。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官方網站2月7日顯示,2023年卸任的大陸前財政部長劉昆,上月重新獲任財政部黨組成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現已同時擔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歲末年初,中共中紀委國家監察委延續中共十八大以來反腐大旗,公布反腐成果,製播4集《反腐,為了人民》電視專輯,已於8日播畢。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在6日於北京開幕的中紀委第四次全體會議強調,反腐「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惟港媒報導,儘管預告2025年具相當分量「首虎」呼之欲出,但連年反腐。已出現審「醜」疲勞,回響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