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政策的搜尋結果,共831筆
德國外長瓦德福10月下旬推遲訪陸後,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1月3日應德方請求,與瓦德富通電話。王毅表示,陸德應堅持溝通對話,不該搞「麥克風外交」。他還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陸德關係最重要的政治基礎,希望德方能反對一切台獨,並歡迎瓦德福適時訪陸。
據大陸外交部官網3日消息,202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應德方請求,同德國外長瓦德福通電話。這是德國外長日前宣布延後訪陸後,主動打電話給王毅。王毅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德關係最重要的政治基礎,希望經歷分裂之痛的德國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國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瓦德福強調,德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化。王毅歡迎瓦德福在適當時間訪問大陸。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美國總統川普,雙方未公開提及台灣,中共黨媒10月31日撰文解讀,習提到中美要當好舵手,確保中美不偏航,意思就是要處理好台灣問題,凸顯台灣仍是中美關係「不能迴避的核心問題」。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的消息稿,未再提及台灣問題,不過,習近平在會晤時「中美掌舵人」一席話,引出一個重要前提是,美方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台灣問題。兩利還是兩害,關鍵在於美方是否清醒認識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當地時間29日在利雅德,會見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韓正表示,願加強高層交往,推動中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向更高水準邁進。穆罕默德回應,沙中是好朋友,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高水準。
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當地時間29日在利雅德亞瑪麥王宮,會見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韓正表示,願加強高層交往,推動中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向更高水準邁進。穆罕默德回應,沙中是好朋友,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高水準。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於28日發表專文指出,台海戰爭風險已攀升至「驚人高度」,呼籲即將會晤的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台海休戰」倡議,透過談判交換關鍵政治保證,以降低衝突爆發的可能性。
美國川普總統日前在上飛機赴韓國首爾之前告訴記者,他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會談到台灣問題」,消息傳出後,由於這與先前訊息不同,賴政府又是一陣兵荒馬亂。
大陸總理李強25日至26日赴新加坡訪問,並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會談,雙方見證簽署8項合作協議。李強呼籲共同維護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黃循財則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對此,外交部指出,星方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表達嚴正關切。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在訪問馬來西亞後,今(27)日將前往日本及韓國訪問,預計28日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會談。外界關注焦點多集中在貿易與防衛支出爭議,但《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最關鍵的議題是台灣問題。
美國川普總統已抵達馬來西亞,展開亞洲行程,他將於27日到29日訪問日本,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會談。美國《華盛頓郵報》24日社論指出,川普此次訪日最關鍵議題未受到注意。在川普造訪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日本時,台灣的命運至關重要。
美國《時代》雜誌23日刊登一篇由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計畫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撰寫的分析文,指出台海局逐漸不穩,而這場風暴的核心就是總統賴清德。隨後,外交部24日嚴正回應,總統賴清德多次表示,「和平是唯一的選項」,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對此,原文作者高德斯坦本人發聲了。
路透消息,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將於10月26日出訪中國大陸。當地時間23日,瓦德福爾接受採訪時稱,他此行目標,在於說服中方放鬆關鍵礦產稀土出口限制,並指出通過台灣海峽這一重要貿易走廊自由流動貨物的重要性。強調台海要是打起來了,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貿易 。
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兩黨合稱「自維」)正式結盟,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順利當選新首相,而在兩黨20日簽署的聯合政權協議書中,從制定《反間諜法》,到修憲、修訂《皇室典範》等,充斥著強烈保守色彩。特別是在外交安保上,維新會與高市一拍即合,有可能將高市推向更鷹派的路線。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15日在杭州與法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伯納(Emmanuel Bonne)舉行第27次中法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方願與法方加強高層交往,深化戰略互信,捍衛自由貿易體制,希望並相信法方將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伯納回應,法方反對打貿易戰,反對陣營對抗,願與中方密切戰略協調。
中義政府委員會第12次聯席會議當地時間8日在羅馬舉行。中國外長王毅表示,將推動合作機制升級「2.0版本」,並提出強化戰略屬性、加強平台建設,以及促進地方合作等3點建議。王毅同日還表明,盼義方恪守一中原則,也強調國際社會不能重蹈叢林法則的覆轍,求同存異也能成為朋友。
ETF雖是目前最受投資人青睞的理財工具,但若規模過小、長期成交量低,也可能面臨清算與下市風險。根據統計,截至2025年9月底,已有12檔ETF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其中多數為反向型、主題型或長天期債券ETF。法人提醒,若短期內資金未回流且規模持續萎縮,這些產品恐成為下一波下市名單。
今年來愈來愈多中國企業從美國下市的同時,在香港辦理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數量也在飆增,主要原因除了受到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紐約主管機關加強監管力度,也是促使陸企把上市地從美國轉向香港的另一因素。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15日在杭州與法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伯納(Emmanuel Bonne)舉行第27次中法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方願與法方加強高層交往,深化戰略互信,捍衛自由貿易體制,希望並相信法方將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伯納回應,法方反對打貿易戰,反對陣營對抗,願與中方密切戰略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