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產能過剩的搜尋結果,共216筆
慘!產能過剩與復甦緩慢,附加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影響,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石化產業產值約1.3兆元,較去年衰退12.8%。面對國際政經局勢快速變動,該院建議要大步朝向高值化、低碳化、循環化發展,維持競爭力。另外危機也是轉機,如可掌握循環經濟趨勢,提高用料自主能力,也是能區隔低利紅海市場的策略。
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美國實施互惠關稅政策雖帶來可觀收入,但對全球經濟動能均產生影響,留意美國是否將於2026年有超出預期的降息,進而削弱美元,互惠關稅與貨幣波動將持續影響企業決策。
副總統蕭美琴今(14)日上午出席「2025年台北紡織展TITAS開幕典禮」時表示,紡織業是台灣在國際間最早打出名號的產業之一,從代工走向研發創新,展現堅強的技術實力與永續決心。她強調,「MIT」不僅象徵高品質,更是創新的代名詞,期盼讓全世界看到臺灣的創新與實力。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計畫取得美洲鋰業(Lithium Americas)最高10%股權,消息一出,該公司盤後股價暴漲80%。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此前曾表示,白宮入股英特爾10%股權後,帳面已獲利近五成,食髓知味之後的下一家要給救的寵兒是誰?如今見真章。
美國民主黨人最新對川普政府提出要求,向中國施壓,以遏止「結構性生產過剩」的經濟模式。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Jackson Hole會議上,將就業市場描述從「穩固」改為「詭譎的平衡」,暗示聯準會未來在抑制通膨和穩定就業的雙重使命下,穩定就業數據的政策方向將優先於抑制通膨,也暗示聯準會將重新啟動新一波的降息行動,不過有別於先前預期衰退式降息轉向預防性的,在資金趨向寬鬆下,有望進一步引導提振美國市場需求,重現「金髮女郎」經濟。
小編今天(22)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近期中小型建商、營建公司倒閉頻傳,銀行主管坦言,在政府一系列管控措施下,確實衝擊到財務狀況不佳、規模不夠大的建商,為避免倒帳危機,銀行紛紛設下防火牆,有些專挑大型知名建商往來,有些要求建商自備款在申請額度時就得全數到位、並存入銀行備償專戶裡,這筆錢只能用來付建商的工程款,不能挪作他用。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加大對再生能源的批評,繼上任首日凍結聯邦風電許可後,20日再度宣布,美國政府將不再批准任何新的風力或太陽能項目。業者指出,隨著美國關上風電與太陽能大門,台灣綠能業者恐失去重要市場,加上中國產能過剩與價格戰壓力,整體市況難言樂觀。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接受日媒專訪表示,如果貿易失衡的狀況改善,美國對各國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會像「融化的冰塊」,有機會再調降。
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28日宣布,歐盟將與美國建立「金屬聯盟」(metals alliance),目的在減輕中國產能過剩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此為美歐貿易協議的一部分。
華紙(1905)在回測11元前低有撐後,多方放手一搏,25日展開反彈之旅,不畏季線當前,開盤沒多久就挑戰成功,惟在前高及季線反壓雙重賣壓湧現下,外資與自營商轉買為賣,終場以12.65元、上漲3.27%作收,季線12.57元有守,成交量放大至5,444張,短線關注13.5元壓力區。
中歐經貿摩擦難解。在中歐峰會召開前夕,當地時間22日,歐盟執委會發布公告稱,對原產於中國的太陽能玻璃發起第二次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日落複審調查。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認為,歐洲跨國企業日益依賴中國以維持競爭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5日呼籲,歐方應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
昨天,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中方如何評價此次會晤?會晤前歐方領導人曾表示,將繼續就經貿再平衡等問題表達關切,相關問題是否有進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中歐領導人會晤達成重要共識,並就分歧議題闡明立場。
總經與市場觀察:川普政府全球對等關稅政策持續發酵,日前針對14國直接寄出關稅通知信函引發市場討論,然而隨英國、越南相繼完成談判,最終談判結果優於市場預期結果來看,資本市場對關稅議題的反應逐步鈍化,但先行退一步觀望的資金,亦不見明顯回流,先行因關稅隱憂而受影響的石油、運輸價格,則已慢慢傳導導致終端市場價格上升,進一步推升通膨的疑慮仍在。
為了因應關鍵供應鏈脆弱性,以及中國政府對稀土礦產加強管控擔憂的加劇,德國財政部長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表示,七國集團(G7)已經同意加大集體力度,應對中國產能過剩充斥全球市場的問題。
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關稅」和「產能過剩」是在中國的美國企業最有感的兩大挑戰,且排名均大幅提升,前者從去年第八名升至今年第二名,後者則從去年第17名,躍至今年第九名;此外,近半數在中國的大型美企表示,受到中國產能過剩等負面因素影響,逾四分之一美企考慮撤出中國市場。
很少人知道今年是G7的50周年,主要是因為G7並未強調這一點,而未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沒什麼人在意。既如此,慶祝反顯寂寞,無需自找難堪。
總經與市場觀察:川普關稅之亂造成4月台灣加權指數一度跌幅超2成,然而日前市場又在美、中迅速達成短期關稅協議後,投資人情緒快速緩解,預估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率將落在14%~18%區間,顯示「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似乎已經過高峰。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細節大致明朗,股市也可望回歸經濟基本面。
在3月1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日前,七國集團外長會發表聯合聲明和海洋安全與繁榮宣言,再度炒作涉華議題、台灣海上問題,就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兩用物項,中方所謂「產能過剩」、軍力建設等表達關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七國集團外長會聯合聲明及有關宣言,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污蔑抹黑中國,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有關國家提出嚴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