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金公司的搜尋結果,共119

  •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中國擺脫連兩月通縮。受益於10月的「十一」長假帶動,再加上擴內需等政策發酵,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1%,降幅連續第三個月收窄。

  • MSCI中國指數換血 3產業夯

    MSCI中國指數換血 3產業夯

     國際指數編製公司明晟(MSCI)6日公布11月份的指數審議結果,在本次調整中,MSCI中國指數新增26檔股票,調整方向明顯偏好科技創新與高階製造領域。所有變動將於24日收盤後生效。

  • 小米汽車 Q3有望轉虧為盈

     小米集團將於11月18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多家投行發表研報預測,小米汽車有望扭虧。其中,花旗研報指出,小米汽車不僅會轉虧為盈,盈利甚至有望超過人民幣(下同)7億元,達7.22億元。

  • 近一年首見…人民幣在岸價升破7.1元

    近一年首見…人民幣在岸價升破7.1元

     美元偏弱整理、中國人民銀行引導升值,觸發人民幣走勢強勁,兌美元中間價28日續創逾一年高,在岸價盤中最高升至7.0982元,為2024年11月5日以來首次升破7.1元大關,創近一年新高。專家分析,短線人民幣將維持偏強格局。

  • 發生何事?小米近1個月市值 「蒸發逾4千億港幣」

    發生何事?小米近1個月市值 「蒸發逾4千億港幣」

    大陸鳳凰財經28日報導,小米集團近日在資本市場遭遇重挫,27日盤中小米集團股價一度大跌4.44%,下探至每股43.88港幣。拉長時間線看,相較於9月25日盤中創下的59.90港幣的高點,小米集團在一個月內跌幅高達26.7%,折算市值蒸發約4,170億港幣,相當於蒸發了約一個京東集團的市值。

  • 陸半導體巨頭掛牌!長江存儲明年上市 估值破3千億人民幣

    知情人士透露,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考慮在中國境內首次公開募股(IPO),估值可能超過400億美元,上市規模或為近年來中國科技業最大。

  • 陸第3季GDP增速20日發佈  陸專家預估平均4.8%

    陸第3季GDP增速20日發佈 陸專家預估平均4.8%

    大陸上半年GDP年增率5.3%超出預期,也讓第3季走勢備受關注。而大陸國家統計局下周20日將發佈第3季與9月份總經經濟數據。參與第一財經調研的經濟學家對第3季GDP增速的預測均值為4.8%,並認為第4季將延續溫和增長態勢,對全年GDP增速預測均值為4.8%。

  • 中美局勢升溫 陸股小跌作收

    中美局勢升溫 陸股小跌作收

     中美貿易局勢近期升溫,A股三大指數13日集體收跌。終場上證指數跌0.19%,收3889.50點;深證成指跌0.93%,收13231.47點;創業板指數則下跌1.11%,收3078.76點。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縮減至2.35兆元(人民幣,下同)。稀土板塊則表現亮眼,業界也分析,此輪A股預期不會重回4月低點。

  • 城投債危機浮現 陸加速拆彈

    城投債危機浮現 陸加速拆彈

     曾作為亞洲最大房地產商的恒大集團,8月25日宣告從香港下市退場,讓市值一度高達4000億港元的巨頭宣告墜落。但從力挺恒大的廣州城投公司操作來看,卻曝露大陸「城投債」風險,從大陸官方近年不斷進行債務控制,從金融政策工具再到推進城投公司加速「退平台」,就是要避免房地產外再有未爆彈。

  • 跟美國拚了!傳大陸要求領先晶片製造商A股上市

    跟美國拚了!傳大陸要求領先晶片製造商A股上市

    路透旗下IFR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監管機構要求國內領先的晶片製造商在境內上市,以加強管控對購買這些戰略重要企業股權的投資者類型。此舉是中國在與美國的晶片戰中提升半導體產業實力的一環。

  • 8月非銀存款新增1.18兆人民幣流向哪裡?專家揭賺錢效應

    8月非銀存款新增1.18兆人民幣流向哪裡?專家揭賺錢效應

    據《澎湃新聞》報導,居民「存款搬家」現象仍在繼續。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下同)住戶存款增加1100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7100億元(7月減少1.1兆元,同比多減7800億元);非銀存款增加1.18兆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300億元(7月大增2.14兆元,同比多增1.39兆元)。

  • 逾51家排隊!A股公司赴港IPO火了 上市方式又現創新

    逾51家排隊!A股公司赴港IPO火了 上市方式又現創新

    據《證券時報網》報導,9月5日,在「2025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透露,今年前8個月,港交所新股融資總額達1345億港元,同比增長接近6倍,其中A+H上市模式佔上半年總募資額的七成,體現了大陸與香港市場的聯動。

  • 陸新開戶數和業務諮詢量雙增長  兩融餘額呈現逐步上升

    陸新開戶數和業務諮詢量雙增長 兩融餘額呈現逐步上升

    澎湃新聞22日報導,隨著中國大陸A股走出近十年新高,股民再次跑步入場。

  • 阿里拆分斑馬智行赴港上市 提高財務透明度

    阿里拆分斑馬智行赴港上市 提高財務透明度

     大陸科技巨頭阿里巴巴擬分拆旗下的自動駕駛軟體公司斑馬網絡科技(下稱「斑馬智行」),赴香港獨立上市,該公司是由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於2015年聯手打造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提供商。本次分拆將以全球發售方式進行,完成後,阿里對斑馬所持有的股權將從現有的44.72%下降至30%。

  • A股利多?陸非銀存款激增9兆

    A股利多?陸非銀存款激增9兆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7月金融數據顯示,7月存款數據中看到非銀存款新增2.14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9兆元),為2015年有數據記錄以來同期最高水準,較上年同期多增加達到1.39兆元。根據券商中國報導,由於投資者的銀證轉帳等行為會引發非銀存款的增長,歷史上的幾次股市上漲時期非銀存款也大幅增加,導致這一數據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 新增2.14兆人民幣流向A股?  陸多家券商揭玄機

    新增2.14兆人民幣流向A股? 陸多家券商揭玄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7月金融數據顯示,7月存款數據中看到非銀存款新增2.14兆元(人民幣,下同),為2015年有數據記錄以來同期最高水準,較上年同期多增加達到1.39兆元。根據券商中國報導,由於投資者的銀證轉帳等行為會引發非銀存款的增長,歷史上的幾次股市上漲時期非銀存款也大幅增加,導致這一數據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 布局美股 三防護策略助攻

    布局美股 三防護策略助攻

     美國聯準會7月褐皮書釋出矛盾訊號,一方面美國經濟活動升溫,另一方面企業憂心進口關稅推升物價,經濟展望偏向中立至輕微悲觀,但股市高估值、通膨威脅及企業獲利受成本侵蝕三重夾擊,美股卻屢創新高,短期關稅與通膨壓力仍是「夏季風險」,但基本面與企業韌性支撐多頭格局。法人建議,市場雖風險交織,可透過三層防護策略可鎖定長期報酬機會。

  • 精釀啤酒業炙手可熱

    精釀啤酒業炙手可熱

     新聞提要■大陸精釀啤酒業被市場視為值得期待的領域,它的崛起並非偶然。精釀啤酒不僅以果味、茶味等低門檻風味,打動女性與年輕消費族群,更透過即時零售、酒館社交等情境打破傳統通路限制。

  • 立訊精密最快年內赴港上市 擬募資逾10億美元

     大陸蘋鏈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的立訊精密2日晚間證實,正計劃在香港二次上市。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立訊精密已尋求與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高盛合作,籌劃最快今年赴港上市,並在此次發行中籌集10億美元或更多資金。

  • 港交所今起實施交易收費新規 小額交易成本大降

    香港交易所自6月30日起實施新的股票交收費結構,打破原有最低2元港幣、最高100元港幣的限制。新規下,小額交易的成本將大幅降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