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主計總處預測的搜尋結果,共78筆
隨著金融自由化,國人把錢存到海外、買海外債券、股票等金融商品已日趨普遍,國富統計這份存量數據告訴我們,台灣全體所持有的國外金融性資產在112年底已達新台幣92兆元,其中家庭部門也達14兆,海外金融性資產占比已逾四分之一。
AI需求大爆發,各機構對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估一再追加,台灣經濟研究院4日公布最新預測達5.94%,較原先評估增加近3個百分點。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今年出口實際情況比預估的「多了非常多」,加上行政院普發現金1萬元正式上路,讓民間消費對GDP貢獻再創造0.3~0.4個百分點,估計能帶動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突破6%。
預測機構皆紛紛上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立委林德福問及相關問題,主計長陳淑姿表示,如果以目前來看,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確實低估,以第3季的情形來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應不會低於5%。
經濟學者背景的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將在上任職務50天的10月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上任來首次業務報告,就「當前經濟情勢」及「施政方向與重點」二大面向提出說明。對於國內經濟情況,他以「動能延續」四個字扼要形容,包括優勢科技產品出口的續增,民間投資展望的樂觀,相關經濟數據均以主計總處為標竿,包括今年經濟成長率,延用行政院主計總處8月間的4.45%預估值。
全球AI需求強勁,我國出口暢旺,主計總處8月將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4.45%:主計長陳淑姿15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坦言,主計總處先前預測的4.45%,確實「有點低估」;由於亞銀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5.1%,陳淑姿認爲,亞銀推估較樂觀,我國全年經濟成長率應該會超過4.5%,甚至有機會朝趨近5%方向邁進。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主張半導體製造台、美「五五分」,雖然我方表示不會答應五五分,但以美方的強勢,看來半導體及供應鏈赴美加碼投資已然不可免,需未雨綢繆。而要達成盧特尼克的目標,赴美投資規模得超過5,000億美元,台灣能擔的起嗎?
亞洲開發銀行(ADB)於9月30日發布最新報告,台灣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預測從3.3%大增為5.1%,但明年GDP由3%下修為2.3%,主要受美國高額關稅政策衝擊,貿易活動受到影響,且內需經濟持續疲弱,拖累整體經濟發展。
根據南韓政府14日公布的數據,今年南韓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預估為3萬7430美元,低於台灣主計總處預測的3萬8066美元。這意味著台灣時隔22年後,再度在人均GDP上超越南韓。消息一出,引發台灣網路熱議,但不少人直言「沒有感覺」。對此,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16日表示,是因為台灣GDP的亮眼表現主要由半導體產業拉動,但其他行業並未同等受惠。
國泰金控15日舉行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國泰臺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指出,受惠於關稅豁免期提前拉貨效應及AI趨勢支撐,今年以來景氣表現強勁,國泰臺大大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值至4.5%,研判有80%機率落在3.8%至5%。
國發會28日發布7月景氣燈號,續亮第3顆、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9分,與6月相同;台美對等關稅8月上路,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陳美菊表示,關稅措施雖存有不確定性,但人工智慧(AI)需求強勁,激勵半導體先進製程、封測廠商資本支出,加上國際大廠來台設立研發及資料中心,均支撐台灣經濟表現,下半年可望維持綠燈水準。
看好我國科技發展前景,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8日參加「創業綻放-創業大聯盟競賽」受訪時指出,科技、創新帶動高薪就業機會,加上資本投資不間斷,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4.5%,比主計總處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4.45%還樂觀。
為了避免勞工退休金被通膨吃掉,勞保年金設有隨物價調整機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成長率達法定調整標準5%,就會調整勞保年金給付,且勞保遺屬年金、失能年金也一併調高;勞保局5月時公告,從2009至2024年,因CPI累計成長率均未達法定調整標準5%,因此今年不予調整年金給付金額。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看上半年台灣外貿、訂單兩位數成長,經濟表現似乎不錯,然而這個不錯多有虛幻,因為畏於川普的對等關稅,全球提前備貨的需求湧現,台灣因此獲得超乎預期的訂單,因此上半年出口成長25.9%,創下近4年同期最高,上半年的經濟成長也達到5.35%的高水準。
受惠於AI商機風起雲湧與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高階伺服器製造優勢相得益彰,提前出貨潮挹注,今年第2季出口額1537.1億美元與2832.6億美元,都創下最好的一季與上半年。連同6月出口533.2億美元,創下3高紀錄,並且比主計總處預測數高出6.7個百分點。
時序進入7月,史上最具風險的下半年於焉展開,今年情況很特別,因應川普調高關稅,買家提前備貨而帶動上半年需求,台灣前五個月出口成長24.3%,也因此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高達5.3%,惟依主計總處預測,下半年經濟成長將落至1.0%。
川普關稅打亂了產業傳統的營運模式,上半年拉貨潮提前拉走下半年的經濟動能,主計總處預測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僅1%。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5日表示,將以二大戰略因應,一為密切關注國內外物價情勢,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必要時適時採取各項措施,以穩定物價及民生資源;二為規劃擴大內需政策,新產業、新動能、新布局,在面對全球經貿政策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擴大中,確保中長期經濟穩健發展。
以色列與伊朗停火恐怕還有變數;國發會25日將赴立法院「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如何協助我國產業面對台幣匯率及國際能源價格遽變」進行專案報告,報告指出,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情勢升高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對我國物價與經濟成長動能構成挑戰。
主計總處28日公布最新預測,將下半年經濟成長大幅下修至1.0%,創下近五個半年(即兩年半)最低,研判下半年成長減速。惟受惠於上半年優異表現,全年經濟成長僅由3.14%微調至3.10%,未大幅調降,呈上半年強勁,下半年溫和,綜合全年仍可保三。
依主計總處預測,下半年成長減速,經濟成長將降至1%,但由於上半年出口強勁,全年仍能保三。保的住三,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通膨難消!主計總處7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03%,雖然油料費價格走緩,通膨較上月2.32%走緩,但水果價格續處高檔,漲幅仍大,加上外食費等價格亦漲,CPI仍高於2%通膨警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