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交通改革的搜尋結果,共38筆
台南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報告2025年10月21日獲得行政院核定,台南第一條捷運正式拍版定案。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標誌台南交通改革的關鍵時刻,古都交通即將邁入新篇章。
新竹市明年度總預算至少增加百億元,但市府至今仍未對外說明用途規畫,時代力量新竹市議會黨團24日就交通建設提出黨團訴求,盼市府在獲得更多中央補助的同時,能確實改善交通和基礎建設,讓竹市再升級。
賴清德總統今天任命台北市議員趙怡翔、總統府發言人李問接任國安會副祕書長,趙怡翔表示義不容辭,也會全力以赴,共同為台灣的國安與外交來打拼。李問也強調,將持續思考如何透過政策與實際行動,加強國家的安全,為台澎金馬每一位國人的權益與福祉,提供更好的保障。
國安會人事將調整,早在6月就傳出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趙怡翔將轉任國安會副祕書長,趙怡翔今(1)日則發文正式宣布,今上午已經向台北市議會提出辭呈,也向民進黨團辭去黨團幹部工作,即將正式投入國家安全的任務。曾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的他說,市政議題即便重要,這一切仍建立在維護台灣的民主與國家安全之上,如今轉任國安會,他則感謝賴清德總統的肯定。
苗栗市為公路於道路路口增設7處左轉偏心專用車道,苗栗縣交通工務處指出,此設計讓左轉車輛有等待區,不影響後方直行車,並提升安全與通行效率。不過日前卻傳出,有駕駛行駛在該路段,不到1公里被檢舉違規6次,苗栗警分局認定違規,開罰5400元。但大批網友看到「偏心左轉」設計後,大讚「用心推」、「苗栗工務處還是太超前了」、「完全和台灣不同國家等級」。
三峽北大特區日前發生奪命車禍,震撼全台。25日上午,由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發起的「白紙鶴追思活動」在事發地點舉行,百位民眾齊聚,折紙鶴、獻花靜默,為亡者祈福,也為傷者祈願平安康復,更向政府發出呼籲:「這不是意外,是制度失靈。」
新北三峽19日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釀3死12傷,死傷者有多名學童,震驚社會。交通部20日提出高齡駕駛人駕駛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今號召社福、障礙者、社區、兒童及環境等多類型組織,集結在行政院前,遞交全國集結的請願書,盼政府正視交通系統性暴力,在法規政策和實際道路環境,都要優先保護最脆弱的行人。
從不違停做起!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19日下午4時許發生一起嚴重死傷車禍,造成3死12傷慘劇,不少民眾前往現場悼念,獻上鮮花、卡片,以及各種零食,今(21)日晚間,百萬網紅Cheap也表示,「拿這份心痛,加入交通改革,才是真正的悼念,才對得起那些再也回不了家的孩子」,由於前往事發現場的民眾擺放物品時,許多人違停,導致人行道被汽、機車停滿,他也呼籲,要表達哀悼,最起碼不要違停。
新北三峽19日發生重大交通事故,78歲男子駕車於學區暴衝,釀3死12傷,多位死傷者為學生。2組民間路權團體在這周分別發起遊行、請願及追思活動,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周日將自立法院遊行至交通部,提3大訴求;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明日將赴行政院遞請願書,並於周日在事故現場旁舉辦追思會。
新北三峽19日發生78歲男子駕車暴衝事故,釀3死12傷,引發各界對駕訓、回訓制度討論,民間路權團體更將號召民眾,這周上街陳抗表達訴求,呼籲交通改革已迫在眉睫。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對陳抗活動表示尊重,但交通部針對駕訓改革一直都有在做,先前也有與路權團體討論過,不接受改革慢、沒作為的說法。
新北三峽19日發生嚴重交通事故,78歲男子駕車暴衝釀3死12傷。民間路權團體不滿交通部遲遲未推動駕訓改革、回訓制度等,汰除不適任駕駛,預防事故風險,預計本週將號召民眾上街陳抗表達訴求。
新北市三峽區今(19)日發生一起3死12傷車禍,一名78歲余姓老翁駕駛自小客車高速暴衝200公尺,造成3死、12人傷,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都為此前往醫院探視,交通部長陳世凱個人臉書則遭到網友出征洗板,要求陳世凱出面表態。
交通部14日邀集六都交通局舉行座談會,討論道安議題,會中達成6項共識,包括行人安全設施、危險路口優先改善標誌標線、機車至少可行駛2車道、汽車隔熱紙透光改善等。但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今日提出7項隱憂,擔心無法保證行人安全,還反而衍生出新問題。
靖娟基金會與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國會辦公室10日舉辦記者會,並聯合9個交通改革團體共同向國土署呼籲,應正視通學環境改善的執行成效,政府已投入近48億元改善校園周邊,但從19所學校的檢核結果顯示,全數不及格,檢核平均分數僅33.79分。問題主要為缺乏人行道、行人穿越道視線受阻、車道過寬,及學區與行穿線的預告標誌及設置狀況不佳等,讓學童上學路充滿危機。
台北市去年為交通安全年,打造首個交通友善區、拆除和平新生天橋等,交通局整合交通部、內政部相關法規,並整合相關交通改善措施經驗,23日發布首版《台北市道路設計手冊》,也是全國首部由城市自訂的道路設計手冊,盼能作為未來與民眾溝通的橋樑,降低溝通成本,與各界建立共識。
基隆市長謝國樑24日表示,他認為若基隆捷運第二階段採用台鐵路廊,將長達7至8年沒軌道運輸,將造成通勤極大不便。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25日則是在臉書發文表示,若市區這段的路廊以鐵路換捷運,鐵路佈局在外圍,做到與捷運、公車分工合作的效果。
台北市今年為「交通安全年」,不過有議員發現,六都向內政部申請「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的預算中,北市不僅補助款和地方配合款都是末段班,今年用於改善人行道的預算比柯市府時期還低,議員呼籲市府明年把標線型人行道改為實體人行道至少完成4公里。
台北市長蔣萬安年初宣示今年為「交通安全年」,不過有綠營議員發現,六都向內政部「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申請的預算中,北市不僅補助款跟地方配合款都是末段班,2024年用於改善人行道的預算還比柯市府時期還低,呼籲北市府明年標線人行道轉實體至少完成4公里;台北市交工處長張建華表示,優先盤點32條標線型人行道檢討改善。
高雄市議員湯詠瑜今(22)日在交通部門質詢中,針對當前交通問題提出多元解決方案,她建議,持續辦理冬季公共運輸補助,並呼籲交通局設立專門網頁,以回應社會對交通改革的期待。針對補助,交通局回應,過去由空汙基金支應,但現今與TPASS月票政策存在衝突,將評估兩者間的取捨。
因應交通部9月交通安全月,公路局台北市區監理所與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合作,今前進校園辦理「人本交通、停讓文化」宣導活動,盼透過闖關體驗學習交安觀念。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交安教育需向下扎根,將持續與教育部合作推動,提升兒少族群風險感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