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均碳排量的搜尋結果,共04筆
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於巴黎氣候大會(COP21)上通過《巴黎協定》,目的是設定全球減碳目標,防止全球氣溫上升超過攝氏1.5度。不過,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發布的《2024排放差距報告》指出, 2023年的碳排放量高達57.1億噸,創下新高!
台中電廠(中火)二期新建燃氣機組案今下午將進環評大會審議,多組環團今早赴環境部前,在大雨中向環評委員喊話,訴求中火減煤不該使碳排巨獸愈減愈肥,變大幅增氣擴廠,4部燃氣機組太多,減汙減碳幅度有限,呼籲二期燃氣規模應減半至2部,並呼籲環委將此案退回專案小組重審。
台灣要做到GDP成長又要兼顧節能減碳,能源結構還要將零碳排的核能排除,工總理事長苗豐強直言:「這是相互矛盾的」,政府2050淨零轉型路徑圖,如果不考慮核能,「這個數學是加不起來的」。
科學環保團體「氣候先鋒者聯盟」與清華大學李敏教授、國民黨立委吳宜玎在14日召開記者會警告,民進黨政府的錯誤能源政策,導致台灣過去幾年的減碳成績不進反退,這將會影響台灣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記者會上介紹的「低碳力網站」算出,台灣如要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那麼無碳電力必須增加10倍,若採用太陽光電、離岸風機,需要的土地面積都非常龐大,如採用核能,也需要非常多座核電廠,這些醜話都必須提前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