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才荒的搜尋結果,共109筆
台灣缺人才,不僅是服務、科技產業的困擾,連財團法人學術機構要聘雇高學歷研究員都快找不到!立法院預算中心根據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114年度預算評估報告示警,今年研究人力遠低計畫聘用者,恐有人才斷層或流失之慮,且這個問題還存在已久,因為近8年來都有這樣的現象,宜研謀善策,逐步調整組織及人力之配置,積極培育更多編制內研究人力,才有利國家智庫永續發展。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截至2024年,台灣新生兒數量已連續9年呈現負成長,少子女化使人才培育面臨「供給不足」困境;對此,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Appier獨立董事簡立峰今(25)日表示,當每年出生人口只剩10幾萬,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要維持世界第一,有其難度,未來要靠兩種人救台灣,「一是外國人,一是機器人。」
時近10月5日世界教師日,面對近年來全球教育界普遍面臨師資短缺與教師過勞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國際教育組織(Education International)均呼籲,各國政府應立即改善教師待遇,確保教育品質。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也在今(3)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四大訴求,也強調唯有提升待遇、落實行政減量,才能緩解台灣教師荒。
小編今天(29)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銀行身為防堵詐騙金流第一道防線,近來管控更趨嚴格,民眾銀行帳戶遭凍結狀況頻傳。對此,公股銀行說明,通常超過半年未往來且餘額較低的帳戶,突有金額轉入後,就可能被判定為可疑樣態;其次是開戶目的為薪轉卻逾一個月未有撥薪紀錄者;三是帳戶疑似有不法使用情形,銀行均會視情節輕重暫停其電子化交易等部分服務。
面對少子化、產業轉型、跨界搶才的多重壓力,一向來被視為「穩定就業」選項的產險業,如今也顯現人才荒,包括國泰、華南、富邦、泰安、新光、和泰、兆豐、台產、南山、明台、新安東京、旺旺友聯等產險公司均認為,當前面臨三大徵才挑戰,即履歷減少、報到落差、期望過高。
久違了,928這個假日!但還來不及慶祝,7.4萬位準教師放棄教職,「教師荒」正式浮上檯面。台灣人才荒的困境已達國安危機等級。
美國政府和輝達入股為英特爾復甦注入希望,4位英特爾前董事聯合投書《財星》雜誌指出,美國政府的下一步應該是將英特爾私有化,分拆晶圓製造與晶片設計業務,才能創造最大利益,並吸引人才。
美國川普政府移民當局ICE上周突赴喬治亞州現代汽車廠一舉逮捕475人,理由是未具合法在美工作簽證,連持商務簽證者也被抓。韓國商界大驚,因為美國國務院手冊規定B-1簽證允許持證者在美國從事設備安裝調整測試,盼美方釐清法規闡釋混亂問題。這場風波凸顯了亞洲企業投資美國長期未解的一大難題,令川普不斷高喊的「美國製造」口號陷入危機。
台灣人口快速高齡化,醫療照護產業人才出現缺口,因此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獲教育部核准,115學年度設立「學士後護理學系」與「智慧健康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不僅有利跨領域轉職,還能緩解照護人力不足,並整合科技引領智慧醫療新浪潮。
前言:裕隆、三陽、巨大,這三家分別代表台灣汽車、機車與自行車的龍頭產業,均已年過半百,在朝百年邁進時,或曾遇上強勁的國際同業競爭、整體大環境大幅改變、或經濟衰退的情況,因而經營權交棒時的接任者無不戰戰兢兢。同樣面對台灣資源有限,這三家車廠的應對方式,首先是借用台灣最發達的AI科技資源,並自建人才庫,為迎接下個百年做準備。
川普總統拋出100%半導體關稅政策,不只震撼晶片產業鏈,也將加速美國製造業全面迴流。在生產基地西移的同時,人才能否跟得上,成為供應鏈重組下的最大變數。SEMI最新預測,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出現逾百萬人力缺口,工廠蓋得快、人才補得慢,人才荒已成無聲戰爭。
伴隨AI掀起浪潮的人才爭奪戰,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7月表示,去年AI人才供需比是1個職位對應1個人,今年已上升到4個人搶3個職位,上半年AI領域人才投遞量大幅提升30%,但AI人才的缺口仍約500萬,尤以技術人才緊缺。另有行業獵頭透露,目前AI核心技術職位在大廠招聘實習薪資就達到每日5000元(人民幣,下同),月收入可超過10萬元。
台灣勞動市場缺工,科技業銀彈搶才愈來愈猛!104人力銀行與工研院28日發布《2025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5月半導體人才缺口達3.4萬人,銀彈攻勢下,「非」主管職以類比IC設計工程師年薪中位數178萬元居冠,主管職硬體工程研發主管年薪中位數181萬元最高,其他特殊工程師薪資年增幅21%,增長最為驚人。
保險資本市場進入「新常態」,企業風險也愈來愈複雜。Aon(怡安)「2025年風險資本五大趨勢」報告指出,面對天氣極端化、AI網攻升級、巨額訴訟風險升溫,再加上保險人才荒與資本配置壓力,企業與保險機構應聚焦以下五大趨勢,以掌握機遇、強化韌性與提升競爭力。
美國總統川普長期以來力推「美國製造」與本土技術就業政策,但美國航空產業卻面臨飛機維修技術人員短缺的重大挑戰,在航空業尋找製造飛機和引擎的熟練工人,並在未來幾年維持這些工作崗位,成為一項艱鉅的任務。
新聞提要■烏俄戰火爆發加上歐盟打算減少對美國軍事的依賴,決定擴大歐洲自主國防實力,帶動歐洲軍工業者生意興隆,但卻面臨新的煩惱:找不到人才。
AI霸主輝達五月二十八日公布財報,二○二六財年首季稅後淨利低於市場預期,但財報發布盤後,股價竟一度大漲逾五%,為什麼呢?
曾任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浩鼎與泰福董事長,本身又是知名腫瘤科醫師,深耕產學醫三界的閻雲,接受本刊專訪暢談台灣生技產業的結構性問題,直指技術人才缺口是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