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權對話的搜尋結果,共06筆
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12日圓滿落幕,並於國立中正紀念堂演藝廳頒發 「人權電影獎」。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葉天倫等嘉賓出席,社會組首獎由隋淑芬執導的《五花肉》奪下,該片由黃瀞怡(小薰)、庹宗康主演,片中母愛令人動容,故事蘊含對時代的控訴,王時思表示,今年參賽作品議題涵蓋白色恐怖、司法正義等,相當多元豐富,充分展現影像作為社會記憶與人權對話載體的重要性。
據美國之音報導,路透12月18日引述一位美國高級外交官表示,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的團隊應該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保持活躍姿態,部分原因是為了對抗她所說的中國的「危險」影響力。中國官員指責,美國將人權作為武器,為其政治議程服務。
人文社會科系受AI浪潮衝擊,理工與人文的平衡受到高度關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暨大相遇東南亞的啟示:共耘RAMTAU香料共和園USR計畫」成果發表,充分展現出人文社會領域對於如何消弭原住民、底層勞動階級、以及邊陲國家刻板印象的顯著貢獻,是AI當道之下所難以企及的。當面對「落後他者」vs.「進步我者」的二元對立迷思時,暨大學生透過紮實的在地實踐,培養具社會包容性、跨文化理解力,與利他主義的多元文化包容能力,將是AI領銜的世界更需要具多元人文底蘊的人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介紹,6月13日至17日,中國同歐盟在華舉行新一輪人權對話,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苗得雨在北京會見了歐方代表團團長、歐盟對外行動署亞太總司副總司長帕姆帕羅尼。外交部國際司司長申博與帕姆帕羅尼在重慶共同主持中歐人權對話,中方立法、司法、民族、婦女等部門代表參加。
歐盟官員近日即將訪華,6月16日將在重慶與中方官員舉行每年一度的人權對話。更引人關注的是,歐盟官員此次訪華的行程中還包括了對西藏的實地考察。目前正值中國與歐盟關係出現越來越多爭議和摩擦之際,歐盟人權官員獲准前往西藏考察相當出人意料。
據美國之音引述《南華早報》報導,歐盟官員本月即將訪華,6月16日將在重慶與中方官員舉行每年一度的人權對話。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歐盟官員此次訪華的行程中還包括了對西藏的實地考察。報導稱,在中國與歐盟關係出現越來越多爭議和摩擦之際,歐盟人權官員獲准前往西藏考察相當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