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民幣在全球的搜尋結果,共64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人民幣國際化進展近來不斷加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5日宣佈,將人民幣納入其清算系統的可結算貨幣名單,允許全球航空公司與航空供應商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23日發表報告顯示,9月人民幣國際支付占比從8月的2.93%升至3.17%,重返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為繼4月之後、事隔五個月重返第五位。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彭博社10月20日報導,衣索比亞央行行長伊尤布·特卡里恩(Eyob Tekalign)17日在美國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時表示,衣索比亞正在與中方談判,希望將部分以美元計價的貸款轉換為人民幣貸款。
大陸政府近年力推多項政策,尋求增強人民幣國際流動性。渣打最新報告指出,相關措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行動,有望加速在全球貿易、直接投資,以及一般營運用途中使用人民幣,預期未來幾年人民幣的外匯交易額將加速增長。
國際清算銀行(BIS)當地時間9月30日公布最新數據,人民幣在全球的交易規模已接近英鎊的水平,有機會挑戰全球第四大貨幣地位。美元則維持霸權地位,占全球貨幣交易比例逼近9成。
國際投行高盛最新研報指出,儘管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已15年,但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不過中國的製造業大國實力和地緣政治的變化,可能有助於未來幾年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但須關注穩定幣和金融創新等帶來的挑戰。
大陸官方2021年出於金融穩定考量,曾明令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但目前卻傳出中國近期正在考慮推動與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等金融創新產品,最快將在8月底開會討論,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據了解,香港與上海將可望率先推動。
大陸官方2021年出於金融穩定考量,曾明令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但目前卻傳出中國近期正在考慮推動與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等金融創新產品,最快將在8月底開會討論,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據了解,香港與上海將可望率先推動。倘若計畫獲批,這也意味中國在數位資產政策上,立場出現重大轉變。
大陸官方2021年出於金融穩定考量,曾明令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但目前卻傳出,中國近期正在考慮推動與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等金融創新產品,以促進人民幣在全球的廣泛採用。倘若相關計畫獲批,這也意味中國在數位資產政策上的立場出現重大轉變。
中國傳正考慮允許發展與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中國國務院最快將在8月底的一次學習會議上審議,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追趕美國在穩定幣領域的發展步伐。分析認為,此舉可視為中國對數位資產立場的重大轉變。
中國傳出正考慮允許人民幣穩定幣的使用,以推動人民幣在全球更廣泛的採用,這標誌著中國對數位資產立場的重大轉變。
近期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風起雲湧,比特幣價格飆漲,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在此背景下,中國對加密貨幣的政策立場似乎出現鬆動,特別是針對「穩定幣」的態度,正預示著一場可能影響全球數位資產格局的轉變。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5月推出5G-A網路服務,代表由5G邁向6G時代。5G-A亦稱5.5G,是進入6G過渡階段,其容量、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均大幅提升。大陸6G研發已擠進全球第一梯隊,預計2025年完成標準制定,2030年商用。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5月推出5G-A網路服務,代表由5G邁向6G時代。5G-A亦稱5.5G,是進入6G過渡階段,其容量、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均大幅提升。大陸6G研發已擠進全球第一梯隊,預計2025年完成標準制定,2030年商用。
香港「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前夕,傳出大陸網科巨頭京東、螞蟻集團正積極遊說中國人民銀行,推動授權發行以人民幣為基礎的穩定幣,以對抗美元掛鉤的加密貨幣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兩家公司建議在香港推出與離岸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以促進人民幣在全球的流通。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之際,人民幣在全球的支付占比進一步下滑。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19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人民幣全球支付占比進一步下滑,從4月的3.5%下降0.61個百分點至2.89%,排名也下降一位至第六位。
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及對美元依賴的風險日益加劇,非洲貿易商正悄然將目光從美元轉向人民幣,構建起一條非正式但日益活躍的人民幣支付網絡。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這一趨勢正從肯亞奈洛比的伊斯特利區擴展至奈及利亞拉哥斯的阿拉巴國際市場。
美國關稅戰和聯準會獨立性備受衝擊之際,外匯市場對美元信用產生疑慮。與此同時人民幣資產備受青睞,外資快速湧入中國股債市場,讓3月份的人民幣跨境收付款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比利時時間19日公布最新數據,2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升至4.33%,較1月大幅上升0.54個百分點,創半年新高,也是自去年8月以後,再次回升至4%以上,且連續四個月排名全球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