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伊科病毒11型的搜尋結果,共41筆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3周。今年累計18例重症,其中8例死亡,創下6年來最高。另考量流感疫情仍在流行,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宣布,延長擴大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至11月15日,並於11月1日開放50歲以上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三周。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18例重症病例,其中8例死亡,且都是感染「新生兒殺手」伊科病毒11型(16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創下6年來同期最高。
流感狂燒!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5萬餘人,較前一周上升13.5%,已連續9周上升,進入流行高點,單周重症暴增57例、死亡16例,其中年紀最小病例為南部5歲女童,9月中出現咳嗽、高燒、意識不清、抽搐,發病10天後因嚴重腦水腫死亡。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流感罕見地10月就進入高峰期,除流感,新冠、RSV等呼吸道感染「群魔亂舞」時代來臨。
腸病毒重症新生兒再+1!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為南部一名出生4天男嬰,出生時呼吸急促、活動力差,出生第4天出現發燒、肌抽躍、嘔吐、食慾不佳、腦炎等症狀,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今年累計17例腸病毒重症、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累計14例重症、7例死亡,均染伊科病毒11型。
流感季節今年提早報到!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已超過10萬人,本周正式進入流行期。相較於新冠疫情前,流感多於10月才開始流行,今年提早到9月,她評估主要受新冠免疫負債影響,流感已經全年化,是否會更嚴重須留意,提醒10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民眾應盡速接種。
又是新生兒腸病毒!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一名出生僅七天的北部男嬰,出生即黃疸、茶色尿,住進加護病房隔日即死亡,出生前媽媽有發燒症狀;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6例,含8例死亡,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她預測十月上旬,國內健保及門診人次每週會超過一萬一千人次,將正式進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長、校園注意腸病毒防疫措施。
本周是開學周,腸病毒疫情恐怕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分別為出生5天、10天的男嬰,均感染新生兒腸病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5例重症病例,其中7例死亡,創近6年最高,點名桃園、台東,兩縣市已拉警報,雙雙快達流行閾值邊緣,開學後是否疫情攀升,有賴校園防疫。
本周就是開學周,腸病毒疫情恐怕面臨上升!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例不到滿月的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分別為出生第五天、第十天的中部男嬰,且均是感染新生兒腸病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開學後是否疫情攀升,需觀察兩周。
疾管署昨(1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均為伊科病毒11型,讓家長憂心。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提醒,近期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主,台灣腸病毒疫苗僅對EV71型有效,感染後若症狀嚴重,可能併發腦膜炎、心肌炎或敗血症,新生兒風險最高,預防仍以勤洗手、保持清潔及避免接觸不相關人士為主,強調此病毒傳染力高。
有新生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還沒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一口氣新增2例重症病例,分別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兒,兩人在出生後8天及5天就發病,且雙雙引發新生兒敗血症,兩人都還在加護病房救治中。疾管署表示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已累計1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7例死亡,創6年來同期最嚴重,提醒準媽媽產前多留意。
高雄市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病例,個案為未滿1個月女嬰,出生第5天出現嗜睡、紅疹症狀就醫後確診伊科病毒11型,目前生命徵象穩定仍在治療中,高雄市衛生局表示,因其家人曾出現發燒、喉嚨痛症狀,提醒準媽媽及家屬務必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傳染給新生兒。
有新生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還沒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又新增2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兒,出生第五天、第八天就染病住院,目前都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含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
又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台中1名男嬰出生12天即因心跳急促、血氧下降轉至醫院加護病房救治,疫調發現男嬰出生前,母親曾有輕微上呼吸道症狀,日前採檢結果出爐證實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這也是台中市2025年第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診個案,個案自8月5日收治住院後,目前仍於加護病房住院中。
又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台中1名男嬰出生12天即因心跳急促、血氧下降轉至醫院加護病房救治,疫調發現男嬰母親於生產前14天內曾有輕微上呼吸道症狀,日前採檢結果出爐證實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這也是台中市2025年第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診個案,個案自8月5日收治住院後目前仍於加護病房住院中。衛生局呼籲準媽媽應提高警覺,如有發燒、腹瀉等症狀應盡速就醫,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新生兒殺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長流行到8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預估7月底就會脫離流行,但上周再增1例重症及1例死亡案例,兩名均為出生4天大的男嬰,死亡的中部男嬰出生後就呼吸窘迫,頻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調發現其母親生產前一周就出現發燒症狀。
新生兒殺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長流行到八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預估七月底就會脫離流行,但上周再度新增1例重症1例死亡案例,兩名均為出生4天大的男嬰,死亡的中部男嬰出生後就呼吸窘迫,頻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調發現其母親生產前一周就出現發燒症狀。羅一鈞預估,新生兒腸病毒流行將延長到8月底,呼籲家長和新生兒照護機構加強防範。
今年腸病毒集中發生在新生嬰兒,迄今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已累計有6例,其中5例死亡,全數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惹禍。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一波新生兒腸病毒流行,約6月中達到最高點,目前正在高原期,且可能延後到8月才會脫離流行。疾管署也修訂「新生兒腸病毒醫療處置建議」,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可考慮「暫緩」哺餵母乳。
又見腸病毒死亡,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又增一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一名北部男嬰,出生第四天開始嗜睡、活動力下降,因呼吸困難轉至醫院,西岸心肌炎、肝炎併休克,檢驗為腸病毒,發病第三天就死亡,為今年第6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也是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現在直到至7月底,均為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家長和照顧新生兒的醫療照護機構務必提高警覺。
腸病毒疫情連續3周上升,疾管署24日公布,國內上周就診人次增至6772人次,升幅超過1成,其中1例重症個案出現7年來首見的急性下肢無力症狀。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觀察,近期腸病毒出現「北升南降」現象,預期接下來重症個案會陸續在北部出現,點名北北基宜桃竹竹苗8縣市要特別留意。
疾管署公布,國內腸病毒疫情連續三周上升,新增一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重症個案,為中部四歲女童,5月下旬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雙腿痠痛、走路變慢、頭痛、無法正常蹲下等症狀,第四度就醫時住院,為國內7年來首見發生伊科病毒11型併急性下肢無力案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預估,現在開始至7月底均為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請家長和照顧新生兒的醫療機構要提高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