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伺服器晶片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市值雙雄」台積電、鴻海營收大發,統計71家上市櫃公司營收齊登新高,助10月營收飆出4.64兆元同期新高的「最旺10月」及「歷史單月次高」紀錄,年增11.10%、月減1.06%。法人看好AI將續居主流,第四季營運動能進一步顯現。累計前十月營收41.09兆元,接近去年全年44.75兆元,2025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收將再刷新高。
美國針對高階AI晶片銷往中國大陸一事守得死緊,業界巨頭輝達屢次嘗試遊說未果,中國市場龍頭地位不保。現在又有壞消息傳來,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方已發布「指導意見」,要求所有接受國家注資補助的資料中心須用本土AI晶片。不僅輝達成為最大受害者,超微、英特爾等業者也會受到不小影響。
半導體製程競賽持續升溫,台積電次世代2奈米進展順利。繼蘋果預定成為首批導入N2製程的客戶,行動晶片雙雄高通(Qualcomm)與聯發科亦加快導入腳步,同步採用強化版N2P製程,帶動台積電A16製程量產時程提前。供應鏈傳出,A16最快將於明年3月展開試量產,顯示台積電已進入摩爾定律2.0新階段。
美股受惠蘋果大漲帶動,周一四大指數全面勁揚,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美國存託憑證(ADR)上漲0.89%,今(21)日股價同步開高0.34%,隨後上漲1.01%至1500元,再創新天價,市值自38.38兆元升至38.89兆元,直逼39兆元關。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股價17日拉回收黑2.36%,美國存託憑證(ADR)下跌1.59%,但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僅費半小幅收黑,今(20)日仍開高勁揚3.1%至1495元,持平16日觸及新高紀錄,市值自37.6兆元升至38.76兆元,早盤維持逾2.5%穩健漲勢。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計劃停止向中國資料中心供應伺服器晶片。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伺服器記憶體市場,中國禁止使用美光產品,意味該公司將錯過中國資料中心的擴張商機。而美光的退出,將讓三星電子、SK海力士,以及中國政府支持的本土廠商長江存儲與長鑫存儲等競爭對手受益。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光(Micron Technology Inc)擬退出在中國的伺服器晶片業務,因為該業務仍無法擺脫2023年中國政府下令國內關鍵基礎設施禁用美光產品的封殺令。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法說會報喜,揭示優於預期的第三季財報、第四季及全年展望,多家外資會後出具最新報告,均指出AI需求成長遠優於先前預期,看好台積電將是中長期AI產業發展的核心受惠者,對此同步調高目標價、維持既有評等,並看好AI相關動能持續。
大陸「十一」長假前夕,本土算力企業獲得利多「大紅包」。中國聯通與工商銀行公布伺服器集中採購案,兩者合計總金額突破人民幣(下同)100億元,其中,工商銀行以海光晶片為主的伺服器採購案金額達30億元,由浪潮信息取得標案,成為唯一得標廠商,顯示大陸人工智慧(AI)自主技術與伺服器產業鏈逐步成熟。
台達電(2308)在AI伺服器電源及散熱整體解決方案領導地位,獲外資及國內法人一致肯定,不僅目標價逾千元已成為國內外法人共識,且目標價愈來愈高,今天美系外資最新報告認為,台達在HVDC將更具價值,一口氣將台達電目標價上調至1300元,受此激勵,台達電早盤股價強勢大漲,再創新高。
摩根大通證券指出,健策(3653)為全球最大的封裝散熱元件供應商之一,隨AI GPU與ASIC熱設計功耗(TDP)不斷上升,健策具備微通道均熱片(MCL)散熱方案關鍵技術優勢,預期2024~2027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年複合成長率將達8成,初評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3,650元。
在AI伺服器大量需求下,旺矽(6223)等探針卡三雄股價不斷狂飆,站穩千元大關,最高衝上1,620元的歷史天價,法人還不斷提高目標價。高階探針卡供不應求,旺矽能拿下輝達、ASIC等多元AI伺服器晶片測試市場,營收有望持續提升。
輝達(Nvidia)宣布斥資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0億元)入股英特爾(Intel),震撼半導體產業,也引發外界關注台積電是否會受影響。對此,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台積電在先進製程與AI晶片訂單上的優勢短期內不會動搖,主要觀察變化在於PC、GPU、x86伺服器與網通晶片的市占與訂單,但整體風險屬於可控範圍。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18日在上海華為全聯接大會上,首次公布昇騰晶片演進和目標,稱未來3年華為已規劃多款昇騰晶片,包括950PR、950DT,以及昇騰960和970,其中950PR將於2026年第一季推出。分析稱,華為此舉顯示中國正加速落實晶片本土化,以擺脫對輝達(NVIDIA)等外國晶片大廠的依賴,而其高調發布也讓中美科技戰再度升溫。
AI霸主NVIDIA日前宣布800VDC高壓直流電力/電源架構將於2027年全面部署,龐大商機吸引各大電源廠摩拳擦掌希望搶進,只是串接電網到AI資料中心的創新800VDC架構技術含「金」量非常高,電源廠若無「金剛鑽」般頂尖技術,恐難登800VDC這座「高」梁山。
AI軍備競賽再度白熱化,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引述消息報導,OpenAI預期今年到2029年期間總投資額將高達1,150億美元,比先前預期高出800億美元,因為該公司為了持續精進ChatGPT的核心AI技術,正不斷增加現金支出。
因應AI算力快速提升,輝達推動電源革命,將AI伺服器晶片輸出電壓大幅提高到800V,主要合作夥伴就是台達電(2308),題材刺激台達電股價改寫歷史,最高來到730元。
今年來全球股市在科技股領軍之下頻創新高,觀察近一月台股科技族群表現,電子類股指數上漲3.28%,但同期間台股科技基金平均績效近一成,其中規模40億以上的台股基金績效排名中,群益創新科技基金漲幅14.22%表現居冠。法人表示,中長期而言在全球AI、機器人、移動通訊等需求成長趨勢明確下,投資前景也值得期待,不妨透過台股科技基金來掌握行情。
市場觀察:隨著聯準會9月的降息機率升高,市場對於非AI產業復甦的期待逐步升溫。美國四大雲端服務業者同步上調資本支出計畫,進一步強化市場對科技產業的信心。
8月以來台股上漲4.15%,漲幅擊敗加權指數的台股ETF有23檔,觀察前十強今年來上漲超過8%,若以4月9日低點反彈以來上漲超過4成的有五檔,以凱基台灣AI50(00952)與中信上櫃ESG30(00928)表現最為突出,4月低點以來股價已強漲超過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