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達的搜尋結果,共108筆
在一周的長假之後,大陸股市揚升,藍籌的滬深300指數揚升。中國公布長假期間,消費者支出達8090億元人民幣,出遊人數達8.88億人次。北京也宣布對稀土出口的新管制措施。香港股市在周四走勢反覆,大多數時間走低。
標普和那指隔夜再創盤中和收盤新高,金龍中國指數彈升0.87%。大陸股市在長假過後,周四復市。香港股市在連跌3個交易日之後,周四高開32點或0.12%,隨後走勢偏弱。
據《澎湃新聞》報導,居民「存款搬家」現象仍在繼續。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下同)住戶存款增加1100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7100億元(7月減少1.1兆元,同比多減7800億元);非銀存款增加1.18兆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300億元(7月大增2.14兆元,同比多增1.39兆元)。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國防部「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1132億元,包含強化指管通信韌性、設施更新厚實戰備能量與守護海疆保護人民等3面向。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本次預算將可使我國戰備存量提升4倍,並強化國軍資通電防護韌性與後備戰力,打造抵禦中共武力恫嚇,以及戰災發生時可穩定持久的國防體系。
有什麼問題嗎?我說我正在跟那個英國名探福爾摩斯一起吃三明治呀。
圓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6945)日前宣布,獲邀參加8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行的首屆「Evercore China Biotech Summit」,並在8月20日中午參與爐邊談話(Fireside Chat)專題對談。
圓祥生技(6945)獲邀參加將於2025年8月19~21日在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行的首屆「Evercore China Biotech Summit」,並將在8月20日中午參與爐邊談話(Fireside Chat)專題對談。
大陸房市未見明顯好轉,據傳監管部門正考慮動用中國人民銀行去年規劃約人民幣(下同)3,000億元的住房再貸款,並鼓勵央企收購困境開發商的待售商品房,以加速消化目前高達4.08億平方公尺的商品房庫存。此措施也意味大陸官方應對房市危機的策略,已從地方層級升級至國家層面。
大陸房地產市場疲弱,消息傳出大陸監管部門考慮鼓勵央企收購困境開發商的待售商品房,以加快推進存量商品房的處置工作,竭力扭轉此前地方政府牽頭推動收購這些商品房效果甚微的局面。
大陸AI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今年初推出時震撼全球科技界,而大陸生技業憑藉著低成本、高效率的研發優勢,同樣正在醞釀一場寧靜革命。專家指出,大陸的生技生態系統日趨完善,尤其在創新藥表現突出,陸企康方生物研發的雙特異性抗體AK112,可能成為關鍵轉折點,其效果為藥品Keytruda的2倍,可望成為生技業的「DeepSeek時刻」。
在美股隔夜走強,大陸的A股週三也走高推動下,恆指全日強勢。
美股在周二集體上揚,金龍中國指數也上漲0.56%。恆指低開12點,隨後立即穩健高走。
為推動國內產業淨零轉型與永續發展,過去一年金管會積極整合金融資源,協力相關部會、金融同業公會及周邊單位,持續推動永續綠色金融三大政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綠色授信及永續績效連結授信達3.38兆元,累計餘額成長344%,並喊出2030年要拚6兆元。
澎湃新聞報導,2025上海科技節17日揭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作主旨報告時表示,在未來數十年,將不是「AI取代人」,而是「會用AI的人」取代「不會用AI的人」。
網路有民眾發起檢舉新募集ETF有不當的IPO責任額制度,金管會指出,從上周開始截至12日確實有收到上百封檢舉信,目前涉及的金融機構有10家券商、9家投信和1家銀行,金管會將進一步向該銀行和券商公會了解是否有落實KYC(認識客戶)和KYP(了解商品)制度,以及商品適合度與銷售行為等相關控管機制。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他將下令立即降低美國處方藥價格,讓美國別再當藥廠敲竹槓的「冤大頭」。投資人擔心製藥公司未來恐不得不調降美國藥品價格,進而使利潤受到打擊,周一(5月12日)亞洲主要製藥公司股價集體走跌。
市場觀望貿易談判進度,以及美科技巨頭即將公布的財報,美股周一漲跌互見,美元偏弱,美10年期債息回落到4.2%水準,金龍中國指數則上升0.68%。恆指在周一小跌之後,周二高開101點或0.46%,並穩健走高。
全球股災劇烈波動,台股近期一度下探5年線支撐,發生暴跌時僅包括電信三雄等個股上演抗跌奇蹟,有股民哀號「早知道就買中華電信」掀起話題。有「不敗教主」之稱的財經專家陳重銘建議,在中華電除息過後,是投資人買進的最佳時機。
新聞提要■受惠於券商業績反彈,2024年大陸證券行業營收、淨利分別增長一成和兩成,帶動大陸券商人均薪酬回暖,但高層人員薪資卻大幅下滑。據統計,2024年業內23家券商高管薪酬總額合計年減34.8%。
據界面新聞報導,「行業限薪」傳聞在大陸金融行業流傳已久。近期,「部分金融央企高管的天價薪酬或將面臨嚴格管控」、「公募公司高管和基金經理薪酬將與業績掛鈎」等說法再次塵囂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