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修復再利用的搜尋結果,共142筆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台股受美股上周五重挫影響,加權指數開盤大跌539.32點或1.98%,一度重挫831.48點或3.05%。不過,「士林三寶」的士紙(1903)挾土地資產活化題材護體,股價逆勢開高後放量勁揚7.25%至54.7元,為9月初以來近1個半月高價。
地震颱風等天災不斷,恐危及古蹟保存,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推動國定古蹟3D掃描數位化計畫,迄已完成71處、逾3.2億個點雲數據,透過精確記錄古蹟建築細節,建立台灣文化資產數位座標,做為未來保留依據,全台112處國定古蹟力拚近年完成,另也針對3處國定古蹟持續進行劣化監測,以利後續保存。
自1885年以來,走過140個年頭的「成美公堂」,見證魏家世代傳承,也承載地方文化的歷史記憶,為紀念這座百年古蹟的重要里程,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於13日在彰化永靖成美文化園舉辦「百年傳承 成家之美─2025民間文化資產與老建築保存論壇」,吸引上百名文化資產專業人士、老屋屋主與在地民眾齊聚,關注民間文化資產與老建築保存的未來發展。
客家委員會2025年度「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專案審查結果出爐,苗栗縣共有「南庄田美永和宮修復工程」、「原台灣省糧食局苗栗倉庫二期修復工程」、「大湖鄉彼岸吊橋改善工程」、「西湖鄉圖書環境改善二期工程」4項計畫獲得核定補助,金額逾1.9億元,涵蓋歷史建築修復、公共設施改善、文化空間再利用及閱讀環境升級,有效守護客庄文化資產。
客家委員會2025年度「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專案審查結果出爐,苗栗縣共有「南庄田美永和宮修復工程」、「原台灣省糧食局苗栗倉庫二期修復工程」、「大湖鄉彼岸吊橋改善工程」、「西湖鄉圖書環境改善二期工程」等4項計畫獲得核定補助金額逾1.9億元。涵蓋歷史建築修復、公共設施改善、文化空間再利用及閱讀環境升級,有效守護客庄文化資產。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為延續保存林業文化及推廣林業永續經營理念,自111年起開啟市定古蹟-營林所臺中出張所宿泊所(簡稱宿泊所)修復再利用工程,悉心還原其歷史建築風貌與空間特色,並將於114年8月29日正式對外開幕。
花蓮縣鳳林鎮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是日治時期遺留的百年歷史建築,一旁「舊林田派出所」則為戰後新建,2棟建物風格與時代背景不同,都被列歷史建築,目前閒置中。花蓮縣文化局委由中原大學建築系團隊設計修復再利用,文化局科長黃用斌8日表示,未來用途多元,包含OT(委外經營)、青年創業團隊進駐、市集活動及教育推廣等,更不排除商業用途。
花蓮縣鳳林鎮「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是一處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百年歷史建築,戰後一旁再蓋一棟「林田派出所」,兩棟建物都被列歷史建築,現已閒置。花蓮縣文化局委由中原大學建築系團隊設計修復再利用,呼籲地方提供意見,文化局科長黃用斌今說,不同功能有因應計劃,像是小型OT案、青創團隊進駐、甚至商業用途都不排除,期末報預計下個月出來會有更完整的規劃方向,讓這座歷史建築風華再現。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台北市中正區歷史建築「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為日據時期興建的大型垃圾焚化廠,最近被發現圍籬倒塌、有雜物堆積,更有建商搭設都更廣告物。北市文化局回應,建物管理單位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有關需改善事項限期8日前函復,並限期年底前提送修復再利用計畫,若屆期未辦理或提送,導致文化資產滅損價值,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辦理。
位在台北市中正區的歷史建築「龍口町塵芥燒却場」,是日據時期興建的大型垃圾焚化廠,近來被指出圍籬倒塌、雜物堆積的情形,更有建商搭設都更廣告物。北市文化局回應,建物管理單位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有關需改善事項限期8日前函復,並限期年底前提送修復再利用計畫,若屆期未辦理或提送,因管理不當導致文化資產有滅失或減損價值,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辦理。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將正式對外開放第一階段的園區與展覽空間,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鐵博開幕將成結合文化歷史、交通、工業及觀光的國家重要指標。文化部長李遠喊話,盼透過文化團結台灣人。鐵博明起開放6大區域並設有常設展,周末還有藍皮柴油客車搭乘體驗,採部分展區收費制,鐵博也面向不同族群,設計3條建議參觀路線,盼打造台灣鐵道文化保存新里程碑。
立法院會昨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明定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但未納入撥補台電的1000億。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12日)表示,台電做到流汗,卻被藍白嫌到「流涎」,她更反問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直播不需要用電嗎?」
台中木作達人張明德是文化部審查通過的傳統匠師,有感文化部只將傳統匠師名單公告在文化資產人才庫網站,卻無核發實體證書,甚至連照片都沒有,向文化部請願修法並核發證書;文化部文資局表示,正進行傳統匠師分級證照制度的規畫,同步推進相關法規修法,最快年底或明年初可實施。
台中木作達人張明德已取得傳統匠師資格,但因文化部只將傳統匠師名單公告在文化資產人才庫網站,無實體證書,甚至連照片都沒有,不僅參與各項活動無法檢附傳統匠師證明文件,也感到不被尊重,請願連署爭取文化部核發證書;文化部文資局表示,正進行傳統匠師分級證照制度之規畫。
位於金門新湖漁港旁的「漁村小艇坑道」經過縣府觀光處整修後,今(3)日在副縣長李文良主持下熱鬧舉行揭牌啟用典禮,即起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並首創規畫於坑道內結合SUP立式划槳運動,讓民眾另類體驗戰地遺跡的魅力。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年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擬新建玻璃入口亭,民團擔憂像是1塊大灰色OK繃,會破壞原有景觀及建築主體,有損歷史價值與美感,也遭外界認為是去中化,經多次送北市府文資會審議、修正仍有爭議。文資會6月30日再次審議,有委員認為應先解決結構安全問題、辦居民說明會再送審,最後15位文資委員有11不同意而未通過,但故宮可修正計畫後再送審。
為推動故宮正館整建工程,故宮於2022年提報「台北市歷史建築國立故宮博物院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案經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22年12月審議決議「請故宮修正並召開公開說明會後再送審議」,故宮提到,台北市政府今(30)日審議該計畫後仍未能順利通過,後續故宮將廣納各界意見凝聚共識,再次提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審議。
國立故宮博物院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擬在前方廣場新建玻璃入口亭,並開設咖啡廳,被外界認為是去中化,民間團體擔憂會破壞原有景觀及建築主體,更有損歷史價值與美感。台北市文資會議30日再次審議,15位委員出席投票,4人同意,11人不同意,結果仍未通過故宮計畫。故宮於會後表示,內部討論過後將再提計畫。
苗栗縣苑裡鎮是縣內最大榖倉之一,過去就是人口密集區域,日治時代為連接南北有線電信電纜等設備,興建「苑裡中繼所」,混和日洋式木造建築,保存至今已有多處毀損,苗栗縣政府2019年將中繼所增列為歷史建築,並委託時境建築師事務所辦理「原苑裡中繼所修復再利用計畫」,7月14日將於苑裡鎮公所2樓簡報室辦理公聽會,歡迎關心文化資產民眾一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