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內閣人選的搜尋結果,共95筆
自民黨上周末的總裁選舉由支持寬鬆立場的高市早苗勝出,市場預料她擔任首相後將延續「安倍經濟學」,重啟大規模財政刺激與超寬鬆貨幣政策,受此影響,日本股匯市啟動「高市交易」(Takaichi trade),日經指數狂漲逾2,000點,一度衝破48,000點大關,日圓兌美元更是貶破150。
川普的政治宣傳盟友柯克(Charlie Kirk)10日遭槍殺身亡,川普是柯克一生中經歷的第四位美國總統,他曾幫助川普助選、宣傳政治理念,究竟柯克是如何在川普眼中脫穎而出,甚至換來川普讚美?答案隱藏在他與白宮的互動細節裡。
45年前從北市府工務局約雇人員一路做起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對全台公務員人力荒相當有感,特別是工務體系,不僅多數已適逢退休年齡,更缺年輕人,也間接導致內閣人選不夠專業,參加院會所見的官員「認不出來是誰」,幾乎都非專業公務員出身。
美公布我對等關稅為20%,賴清德總統稱是「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至於細節則因有保密協定,所以確定最終稅率前不得公布,引發外界質疑黑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4日表示,偶爾商業談判也一樣可公開,但談判過程是否要一五一十公開,自己沒有十足研究,且倘若要比20%低,他也好奇被美方要求什麼條件。
隨著韓國總統李在明8日任命總統室政務、公報、民政3位首席秘書,除了新設的「傾聽綜合首席秘書」和人工智慧(AI)首席秘書外,其餘首席秘書級幕僚人選已基本到位,總統室人事布局正加快推進,但預計內閣人選任命尚需時日。
關於倒閣,藍軍鷹派老將邱毅《談天論地話縱橫》提出,倒閣,一定要考慮六件事,話音落定,朱立倫接著拍板,指「絕大部分黨籍立委不贊成倒閣」且無法傷害到賴,暫緩!
關於倒閣,藍軍鷹派老將邱毅《談天論地話縱橫》提出,倒閣,一定要考慮六件事,話音落定,朱立倫接著拍板,指「絕大部分黨籍立委不贊成倒閣」且無法傷害到賴,暫緩!
不少人過去幾個禮拜總是膽戰心驚地等待川普宣布內閣人選,每次皆未使人失望,都是一匹匹令人意想不到的黑馬,都是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入閣當官的人。
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於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任,上任即展現強勢作風,大刀闊斧推動各項政策。就任不到百日,川普已簽署近80道行政命令,遠超前幾任總統同期簽署數量,充分展現其施政決心。
澎湃新聞21日報導,美國政府即將換屆之際,中美之間也迎來了一波密集的外交互動。
就職典禮後,盧比歐(Marco Rubio)提名為國務卿的程序預計將獲得兩黨壓倒性支持,快速通過。參議院預計將在就職日繼續完成新任內閣的確認程序。
國泰金(2882)公布2025年1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揚,消費意願短期同步升溫,有67%民眾預期通膨高於2%;在股市方面,國際股市區間震盪,股市樂觀情緒及風險偏好短期反彈。
從Ellon Musk和Peter Thiel的押注川普,到孫正義的捧著1,000億美元押注美國,接著是Amazon的Jeff Bezos帶著100萬美元前往海湖莊園與川普會面、Meta執行長Mark Zuckerberg、OpenAI 執行長Samuel Altman、Apple執行長Tim Cook等科技巨頭,一一與川普會面,盡力展現對川普第二個任期的支持。川普重返白宮成了全球不確定氛圍中最不確定的一項因素,「川普恐慌」籠罩著剛來到的2025年。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在其告別演說中提出警告,他表示,美國的寡頭政治正在少數科技富豪中形成,權力正危險的集中在這些人手中。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於20日就任,全世界都在關切其關稅政策,經濟部長郭智輝8日於立法院經委會指出,對台灣產業來說,影響較大的包括ICT產業與汽車業,這是由於川普懷著80年代美國強盛的印象,因此預期將更著重於汽車產業等。
科技大亨馬斯克是世界首富,毫不猶豫地透過龐大的財力暢所欲言,並發揮影響力。他砸下重金,並親自大力助選,將川普送回白宮後,除了獲美國準總統邀請,共掌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持續在美國發揮影響力外,還將觸角伸向其他國家,繼續他的政治征服之旅。
對幣圈而言,今年可說是風生水起的一年,展望2025年,分析師提出6大影響加密貨幣市場的關鍵因素。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陸續宣布上任後新政策,加上聯準會(Fed)降息步調充滿不確定性,導致台股高檔區間震盪。據國泰金20日最新公布的12月國泰經濟信心調查(俗稱「國泰庶民指標」),看好股市指數已13個月維持正數,12月調查約41%的受訪民眾預期,未來半年股市會繼續上漲。
國泰金(2882)公布1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本月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微揚,消費意願下滑,股市方面,調查期間國際股市及台股持續震盪,股市樂觀情緒及風險偏好持續降溫。
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12日說,準總統川普了解台灣安全挑戰,但也認為台灣很有錢、口袋很深,恐怕不願繼續承擔台灣的防禦支出。他預料,台未來將大規模採購美製武器系統,以平衡美方貿易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