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貿易額的搜尋結果,共31筆
「2025豫台經貿洽談會」今天在河南鄭州開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圍繞兩岸經貿合作、迎接「十五五」規劃以及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等重要內容展開闡述。
第28屆京台科技論壇19日在北京開幕,民進黨創黨大老洪奇昌也現身會場,在目前兩岸氣氛不佳的大環境下,綠營人士出席大陸重要活動,引發台媒矚目。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在開幕式致詞中,呼籲兩岸應共同推進科技產業創新,攜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搶占競爭制高點。
在中美元首將於今天(19日)晚間通電話之際,大陸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上午出席京台科技論壇接受台媒訪問,對此次通話的意義、可能對陸、台經濟的影響,以及兩岸如何合作應對美國關稅壓力提出觀察。他直言:「我覺得我們應該比較樂觀,因為大陸和美國僵持到現在,再加稅意義不大,反而妥協的可能性更高。」
第28屆京台科技論壇19日上午在北京開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出席並致詞。他強調,論壇已成為兩岸經貿交流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並以最新的兩岸交流數據凸顯兩岸經濟融合的廣闊前景。他呼籲兩岸同胞「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機遇,共同推進科技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攜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搶佔競爭制高點」。
前美國官員惠頓(Christian Whiton)繼〈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後,再發表〈台灣該怎麼做〉(What Taiwan Should Do),提出以色列式自主防衛、無人機軍力建設、自主衛星網路、瑞士式民兵制度、去除中華民國歷史符號及金融自由化等建議。這些構想在軍事與經濟層面具啟發性,但在當前兩岸與國際格局下,仍存在盲點與局限。
前美國官員惠頓(Christian Whiton)繼〈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後,再發表〈台灣該怎麼做〉(What Taiwan Should Do),提出以色列式自主防衛、無人機軍力建設、自主衛星網路、瑞士式民兵制度、去除中華民國歷史符號及金融自由化等建議。這些構想在軍事與經濟層面具啟發性,但在當前兩岸與國際格局下,仍存在盲點與局限。
8月7日,美國史無前例的「對等關稅」正式生效,台灣被課徵20%稅率。雖然賴政府信誓旦旦這只是「暫時性關稅」,後續會爭取調降,但台灣業者無不憂心忡忡。
8月7日,美國史無前例的「對等關稅」正式生效,台灣被課徵20%稅率。雖然賴政府信誓旦旦這只是「暫時性關稅」,後續會爭取調降,但台灣業者無不憂心忡忡。
經濟部表示,今年第一季台灣與中國大陸貿易額為4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金額及成長率持續降低;同時,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比重到今年第一季下滑至28.3%,對大陸投資金額亦大幅減少,顯見我對大陸市場依賴已逐年下降,廠商分散出口市場也見成效。
經濟部表示,經查我國財政部統計資料,今年第一季台灣與中國大陸貿易額為4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金額及成長率遠低於中方所稱。經濟部指出,我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出口比重自2020年達到43.9%高點後已逐年下降,2024年降至31.7%,到今年第一季更下滑至28.3%,顯見我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已逐年下降,且協助廠商分散出口市場的努力顯見成效。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近日表示,台商赴大陸投資佔台總對外投資比例已從2010年的83.8%下降至2024年的7.5%,鼓吹台商加速撤離大陸。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反駁,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本性,慣於造謠抹黑,實際上,今年第一季,大陸實際使用台資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1%,新設台商投資企業1592家。
「2025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四川交流會」今天在成都舉行。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在全球掀起關稅戰,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出席開幕式致詞時表示,「貿易威脅打不垮中國經濟,科技封鎖阻擋不了中國的進步」,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共同維護兩岸同胞正當的發展權利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持續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大陸將更加用心用情傾聽台商台企的心聲,幫助台商台企加快轉型升級,拓寬內需市場。
近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指出,中美貿易衝突以來,大陸作為世界工廠的優勢已經不在,留在大陸的台商數量大幅減少,可能不到高峰時期的五分之一;還稱「大陸消費緊縮,經濟像一潭死水」。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民進黨某些人一會兒渲染「大陸威脅論」,一會兒散播「大陸經濟衰退論」,是典型的「人格分裂」,不僅自相矛盾,而且早被數十年來大陸所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打腫了臉。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剛要滿2個月,已如西遊記的孫悟空,將美國的國內與國際策略,做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雖屢屢放出天馬行空的大話,但實際他仍只踏實邁進,並堅持「美國優先」。
賴清德當選、川普回朝,去年曾被輿論視為台海兵凶戰危之年。但正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關係不僅沒有墜入曾令外界高度擔憂的戰爭陷阱,還呈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沒有理由不會相信,只要雙方執政者秉持初心、為民造福、共創和平,蛇年的兩岸關係必然經歷風雨,迎接彩虹。
2024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於12月9日至10日在廈門登場,國台辦主任宋濤9日出席開幕式,宣讀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賀信,表示兩岸企業家峰會要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增進兩岸交流交往,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高品質發展。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8日公布人民幣6兆元的地方化債方案,規模創史上新高,希望拯救地方政府財政困境,並拉動需求帶動經濟增長。財政經費不夠用,是否會影響兩岸相關的交流合作?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化債方案和兩岸交流完全是兩碼事,「兩岸交流合作的內生動力在民間,這是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她強調,今年前三季,大陸經濟同比增長4.8%,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
民營企業佔大陸企業總量90%以上,前些年大陸經濟「國進民退」,民營經濟相對低迷。北京為提振民營經濟,去年增設民營經濟發展局,統籌協調強化民營經濟相關政策;國務院發改委8月1日宣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計畫的機制,大陸民營經濟有機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