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公保地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台南市政府推動下營區公設解編市地重劃計畫書,於2025年8月已經內政部審議原則通過,計畫正式邁入實質開發階段。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2025年10月19日前往龍潭區,出席「龍潭龍星市地重劃區重劃工程動工典禮」。蘇俊賓表示,本案為全市首件公保地解編自辦重劃工程,亦是桃園市土地活化的重要里程碑,感謝地政局團隊多年來克服中央與地方程序,成功以市地重劃方式完成公保地解編,讓居民得以享有自身應有的權益,同時落實公共設施建設,共創雙贏。未來園區將以全齡友善為核心理念,除了設置兒童遊樂設施,更將於園區內種植油桐花與茶樹,結合龍潭茶葉文化推動教育體驗,打造兼具生態與文化特色的休憩場域。
桃園市第43期龍潭區龍星市地重劃區位於市中心今日舉辦開工動土,該區為龍潭區首件公共設施保留地重劃解編案,副市長蘇俊賓主持活動時指出,該案為指標案件,透過相關局處努力藉此找到成功的方程式,讓桃園的土地活化越來越活絡,得利的會是住在附近的居民。
桃園市第43期龍潭區龍星市地重劃區位於市中心,將於19日舉辦開工動土,該區為龍潭區首件公共設施保留地重劃解編案,完成後,逾40年未徵收之土地將可活化利用,可提供約250坪兒童遊樂場用地,地主亦可分配取得可建築土地。
學甲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主要計畫(第一階段)案經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並於2025年8月28日發布實施。本次檢討有助於改善工業區開發瓶頸、活化土地利用、調整公設保留地以及強化防災韌性,透過通檢成果因應現況發展,解決土地利用限制,更能符合地方需求。
高雄市政府2025年8月28日召開第134次都市計畫委員會,由副市長林欽榮主持會議,審議通過環狀輕軌及鐵路地下化鳳山計畫等重大建設增額容積變更案。此次修正將增額容積價金計算基礎從「公告土地現值」改為「市價」查估,與台北、新北等五都制度接軌,確保容積價值反映真實市場機制。
新北市推動社會住宅建設再傳佳音!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2025年8月26日審議通過中和區盛昌段及土城區板院段停車場及社會福利設施用地都市計畫變更案,兩處基地將改建為複合式社會住宅,預計增加逾千戶社宅,為新北市民提供更多元優質的居住選擇。
高雄大林蒲遷村案有最新進展,高市府14日說明,為加速遷村進度,將與經濟部一起規畫,預計最快2026年4月先啟動遷村土地價購協議;本月11日市府與經濟部也召開「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第16次會議」,會中達成數項加速遷村共識,以回應居民加速遷村的期待,盼能讓遷村安置地的生活機能更加完善。
鶯歌公設及鶯歌鳳鳴公設專案通檢分於114年5月13日及114年7月29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未來藉由公辦市地重劃辦理整體開發,不僅可以還地於民,有效提高地區公設實質開闢率,並兼顧私有公保地地主權益及地區發展雙贏之目標。
新北市鶯歌地區公園綠地不足,鶯歌公設及鶯歌鳳鳴公設專案通盤檢討分於今年5月13日及7月29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未來藉由公辦市地重劃辦理整體開發,不僅可以還地於民,有效提高地區公設實質開闢率,並兼顧私有公保地地主權益及地區發展雙贏的目標。
桃園市桃園區文中路一帶附近1塊公有保留地長期閒置,早在1979年就畫設為都市計畫用地,但超過45年都未能有效開發,在張市府努力下,近日終獲內政部核定,「國強市地重劃區」將於4月25日公告實施,未來將由地政局啟動重劃工程,用於社會教育、住宅與道路等用途,強化在地生活機能。
政府推動都市計畫,為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以「容積移轉」及「折繳代金」方式補償公保地地主;根據內政部規定,收取代金必須專款專用,只能用於同一都市計畫公保地。部分縣市政府向中央建議,希望容移代金可以跨區使用,對此,公保地地主及專家學者均持反對意見,不宜「挖東牆補西牆」,以免公保地問題尚未解決又衍生其他問題。
隨著城市發展日益增速,為解決都市開發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的財源,新北市2021年起實施容積移轉代金雙軌制。議員指出,雙軌制上路迄今,市府收入容移代金近300億元,僅用不到1成買公保地,都市計畫檢討後若無公保地使用需求,須盡快解編還地於民。對此,財政局說明,將持續向中央建議放寬代金支用限制,以促進代金運用效益最大化。
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去年6月開始拆除、12月闢設臨時停車場招商中。議員建議,作為停車場期間可舉辦臨時會展、市集增加人氣,盡快蒐集意見讓市民清楚未來用地運用方向;在地里長盼作為商業大樓,甚至喊話輝達來設廠。北市民政局表示,目前規畫邀私地主全街廓開發或分別開發等2方案。
為解決長期以來私有公保地問題,新北市積極辦理各都市計畫區的公設用地專案通盤檢討,其中,新店公設專案通檢第一階段案於2024年12月20日於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本次已就民眾於本案2024年7月4日再公開展覽後所提陳情意見妥為處理,獲得市都委會初步共識,將續報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
為解決長期以來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問題,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20日審議通過1.62公頃新店公設專案通盤檢討第1階段案,城鄉局規畫其中2處公設用地變更作社會住宅使用,預計增添354戶社宅。對此,議員認為,樂見市府興建社宅,未來人口進駐後,將衍生交通、教育、治安、停車等問題,其他配套措施須到位。
為解決長期以來私有公保地問題,新北市辦理各都市計畫區的公設用地專案通盤檢討,其中新店公設專案通檢第一階段案於20日於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已就民眾於本案2024年7月4日再公開展覽後所提陳情意見妥為處理,獲得市都委會初步共識,將續報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
《國土計畫法》要展延,還是如期上路,引發爭議,以及「農業權」應否納入國土法,也引發內政部長劉世芳和雲林縣長張麗善互槓。內政部今日再度澄清,雲林縣政府主張及部分立委提案,要將「農地發展權」納入國土計畫法內,但「發展權」尚未能明確定義,及與「農業權」混為一談;不該用模糊觀念來混淆外界視聽,若農地發展權貿然入法才會引發災難。
新北市政府近年來推動多項重大都市計畫與公共建設,成功促進市區更新與永續發展,打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而城鄉發展局副總工程司鄭博仁以其卓越規劃專業及溝通協調能力,在法規修訂、政策制定及跨局處協調等面向發揮關鍵作用,積極辦理「新泰塭仔圳都市計畫」、「新北三核心發展願景」、「公益設施審議平台」等多項專案計畫,擔任中央、地方各機關之都市計畫合作橋梁,促進市府政策及重大建設之落實。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黃淑君關心公保地使用問題,今(29)日在議會總質詢指出板橋區環翠段29地號文中用地、江翠102地號文中小用地、新板特區文小用地3塊公共保留地規畫為教育用地,因少子化,教育局10年來都評估沒有新建學校的需求,要求市府提出轉型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