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共同照護的搜尋結果,共74筆
經過近1個月試運轉,由大林慈濟醫院主導的嘉義縣首座權責型失智據點「拾憶幫」29日揭牌,主要提供12位輕度失智併有情緒、行為症狀民眾全面性照顧,透過小班制課程,「幫忙」把老人家的「記憶」「拾」回來。
隨現代孕產觀念演進,孕婦對生產的期待不只母子均安,更希望在專業醫療保障下獲得美好的、受尊重的生產體驗。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蘇修緯醫師積極推動「溫柔生產」照護模式,透過產科醫師與助產師共同照護,讓生產結合專業安全與人文溫度,不再是冰冷的醫療程序。
嘉義縣首座「拾憶幫」權責型失智據點今(29日)揭牌,走出醫院、結合社區的據點,主要提供輕度失智,併有情緒、行為症狀者全面性照顧,大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曹汶龍說,透過小班制課程,與個管師、講師陪伴,讓曾經遊走不安的長輩安定下來,「幫忙」把老人家的「記憶」「拾」回來,期許此模式能成為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起點。
適逢今(29)日為農曆重陽節,民進黨籍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發文祝所有長輩平安健康,並預告明年「長照3.0」將上路,屆時會以社區為基礎,透過社區共同照護等,讓長照體系更為完善。
啟用超過30年的苗栗縣造橋鄉衛生所,因空間使用規畫凌亂,不敷使用,為了能更有效規畫空間使用,苗栗縣政府爭取中央衛福部補助,加上自籌款項,將在造橋鄉衛生所原址拆除重建新的綜合大樓,除了原有衛生所、C級日照中心以外,縣府規畫將利用新建大樓設置造橋鄉首個公立托嬰中心,共同照護老幼需求。
金融詐騙手法隨著社會高齡化日益翻新,失智長者與年長者常成為詐騙集團鎖定目標。台中銀(2812)為強化高齡族群的金融防禦力,近期攜手若瑟醫院失智照護中心舉辦「有愛無礙,與您同在」數位反詐騙宣導活動,透過深入淺出方式,為年長者築起堅固的財產防護網。
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我特別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屏東縣政府自10月1日起,全面升級「愛智憶」疑似失智者加值服務,提供三大貼心措施:綠色通道─由專人協助安排檢查,縮短等待流程,檢查更快速、更貼心;免費檢查回診─最高3次免收費,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交通接送─最多3趟免費交通接送,方便長輩與家屬就醫。
振興醫院自2010年第一間複合式手術室建成後,更於2013年完成首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振興醫院副院長殷偉賢表示,導管裝瓣膜這項技術,近20年才出現,2002年法國完成全球首例,震驚全球心臟醫學界,魏崢院長赴美交流時,敏銳察覺這是值得發展的領域,積極引進並開創,至今已完成1300多例,領先全台,且不斷改良創新,致力帶給病人更安全、有效率的手術,獲得國際高度肯定。
賴清德總統今(4)日下午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時表示,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慢性病激增等挑戰,必須啟動健康照護的政策轉型,善用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打造一個涵蓋全年齡層的智慧健康體系,如此一來,台灣才能從以疾病治療為主的醫療模式,轉型升級為以預防和健康促進為主的健康照護。
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新竹市政府即將在9月推出系列活動,規畫5大精彩主題及內容,以多元課程為主軸,從知識學習、情感理解到實際行動,全方位協助民眾了解失智症。活動內容豐富有趣,自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邀請市民踴躍參與。
「影視界大姊大」邱瓈寬,過去遭控涉嫌侵占謝姓閨密資產8151萬多元,盜賣股票30億元,外加詐欺、竊盜等罪嫌,經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邱瓈寬罪嫌不足,於今(27日)以將邱瓈寬處分不起訴。對此,邱瓈寬也發出聲明回應。
台北市衛生局在2024年規畫,維持11家失智共照中心、48處失智服務據點,提供照護服務,北市審計處2024年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衛生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轉介個案至失智服務據點或巷弄長照站服務人數為1220人,並未達預期的1690人,另有7處服務據點考評成績未達80分,在2025年仍繼續服務。對此,衛生局回應,原有缺失的共照中心在7月15日完成訪查,結果符合規定,7處服務據點將在8月完成底訪查,未來會持續輔導。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路程,若能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接受緩和醫療照護,對於病人和家屬都能減輕不少負擔。但衛福部統計顯示,國內目前僅32%病人在過世前1年接受安寧緩和,且以癌症末期病人為主,雖然已有8類非癌患者適用安寧緩和,但僅23%病人使用。台大醫師分析原因,一是非癌疾病難以定義何時叫末期,另外,家屬「為什麼不救了?」的觀念有待打破。
台灣每年約有18.5萬人死亡,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預估2050年將有30.9萬人死亡。若能在生命最後階段接受緩和醫療照護,對於病人和家屬都是減輕痛苦的方式。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程劭儀表示,台灣僅32%病人在過世前1年接受安寧緩和,尤其八類非癌症病人只有23%使用,是未來努力宣導推動方向。
根據健保署統計,我國妊娠糖尿病人數逐年增加,每7位孕婦中就有1人罹患該糖尿病,其中苗栗縣檢出率23.6%,為全國第二,顯示近年妊娠糖尿病「被發現率」的上升,與苗栗縣積極篩檢普及化有密切關係。縣府衛生局針對危險因子包括家族遺傳、高齡、體重過重與吸菸等各項因素研議降低發生率,以期大幅降低母嬰健康潛在風險,以保障鄉親身體健康。
長輩於住宿型長照安置時,常遇到就醫往返頻繁問題,為提升照顧品質並降低不必要送醫,台北市衛生局委託5家醫院經營住宿式機構,使住宿式機構醫療與長照無縫接軌,確保住民在需要醫療服務時能夠即時獲得照護,住民可在機構內完成醫療復健與生活照顧,還有機構導入「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與「上肢鏡像手」等智慧輔具復健,使8成入住的失能者順利返家。
為疏解急診壅塞,衛福部去年7月由健保署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簡稱HAH)」,但民眾誤以為「一旦進入在宅急症照護,就不能使用長照服務」。市府衛生局強調,HAH不排除長照服務介入,統計迄今年4月底,在宅急症共同照護小組共轉介68人次使用長照服務,其中60人次在接受HAH期間,長照服務並未中斷。
國內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疾管署預估6月底至7月初將迎來疫情高峰,單周確診數恐突破20萬人。面對可能重演的急診大塞車,去年7月由健保署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簡稱HAH)」能否扮演分流角色、緩解醫療量能,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新北市檢警偵辦19日北大國小外重大死傷車禍案,肇事者78歲余姓老翁經2次手術,意識狀況尚無法接受偵訊。由於余翁曾任職上市公司,外界擔心他脫產卸責,新北地檢署指出,如協助三峽車禍案應負賠償責任之人脫產,定嚴厲究辦。此外,車禍傷者15歲陳姓女學生經亞東醫院全力醫治,23日已出院,家屬透過醫院轉達,為讓小孩好好休養,不希望外界打擾。
新北市三峽區19日發生重大傷亡車禍,釀成3死12傷慘劇。傷者中15歲陳姓女學生手韌帶及下肢多發性撕裂傷,經亞東醫院手術縫合後,因為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由外傷科及兒童精神專科醫師共同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