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兵推的搜尋結果,共509

  •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五》重建和平 兩岸需要制度性安排(張弘遠)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五》重建和平 兩岸需要制度性安排(張弘遠)

    受到國際權力格局改變與美國地緣戰略調整的影響,目前兩岸間之敵意日增,全球輿論媒體與智庫多認為:台北與北京之間衝突發生機率越來越大。為了強化備戰,大陸軍方接連舉行軍事演習,台灣方面則擴大兵推,雙邊互動的善意不再,質疑彼此的論述日增。然而戰爭並不是解決兩岸問題的唯一方式,無論是「以戰求和」或是「以和止戰」,為了避免戰火的傷害,我們希望和平狀態能夠持續,更希望海峽兩岸能消解敵意、重回正軌,因而才有本次「和平推演」之舉。

  •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四》2028台灣變局 現在要思考(方恩格)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四》2028台灣變局 現在要思考(方恩格)

    我很榮幸最近能夠參加由旺中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共同舉辦的「和平推演」。

  • 日媒:川習會未提台灣 歸功高市進言

    日媒:川習會未提台灣 歸功高市進言

     上月30日舉行的「川習會」未提台灣問題,引發外界揣測。日媒7日報導稱,這要「歸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事前鋪墊,向美國總統川普說明台海局勢的重要性。報導並指出,處理「台灣有事」(發生緊急事態)是高市對美安保交涉的核心,日本首相官邸的幕僚核心也是為此組建而成。

  •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從《經濟學人》在2021年提出台灣是地球最危險地區,到今年《時代》專欄點名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台海危機早已從黑天鵝變成灰犀牛,執政者卻視而不見,偏執地將交流視為賣台,把和平抹成投降,走在抗衡與扈從的鋼索上,構成國家生存的最大風險。台灣若要長治久安,有必要盡速跳脫現實主義的短暫和平,反向從多贏的思維進行「和平推演」,才是符合國家利益的當務之急。

  • 川習會後 台灣牌質變

    川習會後 台灣牌質變

     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釜山會晤後仍餘波盪漾,尤其是出乎各方意料之外沒有談到的「台灣議題」。日前川普接受美媒專訪,主持人就追問如果中國攻台,「您會下令美軍保衛台灣嗎?」

  • 北約指參演習 測試「東翼嚇阻線」新概念

    北約指參演習 測試「東翼嚇阻線」新概念

     美國《星條旗報》10月30日報導,北約近期在指參演習中,測試全新的「東翼嚇阻線」(EFDL)作戰概念,透過部署無人部隊應對侵略者的「第一擊」,提高官兵存活率,並保存防衛戰力應對後續作戰。

  • 專家憂台灣之盾 難擋中共火箭彈

    專家憂台灣之盾 難擋中共火箭彈

     中科院研製天弓四型飛彈並將量產,對此,退役的前國防部情研中心副主任孫秉中質疑,中共對台遠程精準打擊的主要武器已從短程彈道飛彈,換成PHL─191遠程火箭彈;我們還在迷信高端防空反導彈,卻對火箭彈威脅視若無睹,花大錢搞「台灣之盾(T─Dome)」,實在令人費解。

  • 國戰會論壇》解放軍高層大換血 聯合作戰能否回復?(蔡裕明)

    國戰會論壇》解放軍高層大換血 聯合作戰能否回復?(蔡裕明)

    一支現代化軍隊的戰力,不僅仰賴足夠且充裕的軍費以及先進的裝備,更取決於指揮鏈與協同架構。就在中共四中全會召開前,許多國際媒體相繼報導,多位解放軍高階將領遭免職。這些將領恰好覆蓋解放軍現代聯合作戰的全部要害,包括聯指、戰區、火箭軍、海陸政工與武警。

  • 【國軍楷模】陳育傑磨專業、凝向心  捍衛海疆奠戰力

    【國軍楷模】陳育傑磨專業、凝向心 捍衛海疆奠戰力

     海軍官校學生總隊3中隊中隊長陳育傑少校,服役12年以來,在擔任錦江級巡邏艦珠江軍艦艦長期間,以堅定領導信念,有效帶領官兵扎實訓練,完成各項戰演訓任務,並於進修過程中,致力提升專業素養,展現優秀幹部風範。今年榮獲國軍楷模殊榮,正是對他多年奉獻與努力的最佳肯定。

  • 防範複合災害!桃園消防大湳給水廠兵推 提升場所韌性

    防範複合災害!桃園消防大湳給水廠兵推 提升場所韌性

    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中路分隊今天在桃園區「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大湳給水廠」舉行兵棋推演,模擬廠區發生火災及化學物質洩漏等複合性災害時的應變作為與搶救流程,藉此檢視災害發生時可能面臨的各種狀況,並強化場所自衛消防編組及消防單位的協調能力。

  • 共軍封鎖兵推 限電7成 全台能源可撐1年

    共軍封鎖兵推 限電7成 全台能源可撐1年

     華府智庫日前兵推中國封鎖,台灣天然氣存量11天耗盡成致命弱點。對此油電國營事業透露,經濟部曾推演能源備案,一旦國安危機頒布緊急命令,可以限電7成,僅保留3成民生與基本民生產業用電。如此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可拉到30天以上,加上煤炭、綠電、水力發電,評估島內能源存量可支應供電1年,並無外媒推估緊張。

  • 新聞透視》重啟核能 多元能源避國安軟肋

    新聞透視》重啟核能 多元能源避國安軟肋

     台灣LNG的安全存量不足是老問題,現在還被華府智庫點出是「阿基里斯腱」軟肋,讓高喊「抗中保台」的執政黨無力反駁。事實上,油電國營事業曾對共軍封鎖做過兵推,可以採取限電7成手段才能保能源存量,但如此也得犧牲台灣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為了不要讓美國老大哥擔心,賴政府真的需要趕快思考核能角色,讓台灣可以核氣煤綠等多元能源,增強供電韌性。

  • 國民黨必須強化美中台三方交流

    國民黨必須強化美中台三方交流

     今年9月,國民黨智庫代表團再度訪美,除訪問華府智庫及政府機構外,也參與哥倫比亞大學Jeffrey Sachs教授主辦的台海和平推演,希冀增進美國對台政策專家與在野黨的交流,及對台灣全貌的認知。

  • 周韻采專欄》國民黨必須強化美中台三方交流

    周韻采專欄》國民黨必須強化美中台三方交流

     今年9月,國民黨智庫代表團再度訪美,除訪問華府智庫及政府機構外,也參與哥倫比亞大學Jeffrey Sachs教授主辦的台海和平推演,希冀增進美國對台政策專家與在野黨的交流,及對台灣全貌的認知。

  • 中山大學兵棋研習營模擬決策現場 30高中生兵推國際危機

    中山大學兵棋研習營模擬決策現場 30高中生兵推國際危機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於10月11日至12日舉辦「2025全球民主防衛兵推研習營」,邀集南部30名高中職學生,化身各國決策核心,進行高度擬真的國際危機模擬。活動以台、美、中三方對峙為情境,採限時決策與中控推演,讓學員在壓力中體驗決策、協作與民主精神。

  • 台海新未爆彈

    台海新未爆彈

     在中美關稅戰持續交鋒之際,川普政府現下刻意放任涉外單位炒作「台灣地位未定論」,其實也是延續美國二戰後的「長臂管轄」伎倆,將鄰近戰略對手的主權歸屬蓄意模糊化,例如1972年將琉球群島的行政權擅自交付日本,卻無視琉球人民尋求獨立的主張;對台灣則是援引二戰後的國際條約曲解箇中文字敘述,使美國霸權合理化。

  • 能源儲量極限緊繃 藍白批國安危機

    能源儲量極限緊繃 藍白批國安危機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與台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共同舉辦兵推,由於天然氣占台灣近半發電量,一旦台灣被封鎖,天然氣儲量將在11天內用盡;藍白9日痛批政府錯誤能源政策造成國安危機,經濟部長龔明鑫則稱,還有其他能源可因應。

  • 時論廣場》台海新未爆彈(張延廷)

    時論廣場》台海新未爆彈(張延廷)

    在中美關稅戰持續交鋒之際,川普政府現下刻意放任涉外單位炒作「台灣地位未定論」,其實也是延續美國二戰後的「長臂管轄」伎倆,將鄰近戰略對手的主權歸屬蓄意模糊化,例如1972年將琉球群島的行政權擅自交付日本,卻無視琉球人民尋求獨立的主張,對於台灣則是援引二戰後的國際條約曲解箇中文字敘述,使美國霸權合理化。

  • 共軍封台天然氣僅撐11天?白委批綠「知情卻視而不見」

    共軍封台天然氣僅撐11天?白委批綠「知情卻視而不見」

    美媒《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與台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共同舉辦兵推演習,天然氣占台灣近半發電量,一旦台灣被封鎖,目前天然氣儲量將在11天內用盡。民眾黨主席黃國昌9日批評,民進等政府應早就知道卻視而不見,目的是為掩飾自己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國家嚴重傷害。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