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再生能源占比的搜尋結果,共121筆
隨著全球產業邁向淨零轉型,精釀啤酒品牌新比利時(New Belgium Brewing)與烈酒巨頭帝亞吉歐(Diageo) 攜手新創公司「AtmosZero」與「Skyven科技」,導入工業熱泵,以取代傳統燃氣鍋爐,期望未來能減少製程中的碳排。
根據DIGITIMES最新調查顯示,電子六哥在淨零路徑上迎來策略升級,從自身提高綠電導入占比,到共創供應鏈減碳。主要原因為電子六哥溫室氣體排放戰場將移轉到範疇三,隨供應鏈壓力與品牌客戶要求,以及預期未來金管會將分階段要求揭露範疇三排放量,企業揭露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漸成為顯學。
友達(2409)延續多年在能源領域的豐碩實績,此次由友達能源事業群號召,串聯集團關係企業星耀能源、子公司宇沛永續與21家合作夥伴,於本周登場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 2025),展示「儲能先行、光儲並進」產品組合,以涵蓋工商與家戶的儲能解決方案,並整合電廠建置、再生能源投資及能源管理服務,全力儲備智慧能源生態圈,以緩解電費、提高能效、穩定供電,直取能源轉型、低碳淨零的智慧能源新局。
全台多個光電場爆發爭議事件,監察院通過監委紀惠容、田秋堇、范巽綠的「太陽光電申設相關疑義」調查報告,並提出7大問題與改善建議,指能源轉型是台灣重要政策,但面臨綠電推動延宕、不法勢力干擾、申設審查標準不一、漁電共生未達預期等7大問題,影響投資信心,行政院與法務部等單位應強化協調與防範不法。
永豐餘(1907)旗下豐川綠能科技今(15)日與桃園市府宣布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沼氣發電系統正式啟用,透過厭氧生物處理,將水中COD有機質轉化為沼氣用於發電,成為全台首座且發電規模最大、以官方民間促參ROT模式進行的水資源回收中心轉型綠能中心案例。
根據美國能源資源資訊管理局署(EIA)統計,美國電價光是去年就漲了5.5%,漲幅為去年通膨的2倍,對美國人以及川普來說,電費高漲儼然成為難題,EIA更預測,2026年的美國電價恐再上漲約6%。
經濟部「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仍維持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的20%、2030年的30%目標,不過,該報告規劃顯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在6年達到翻倍成長才能達標,其中,地熱更規劃了高達100倍以上的成長預估。
經濟部於今(26)日公布「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至2034年的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即使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近期爭議重重,但經濟部能源署於該報告中,仍維持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20%、2030年30%目標,並未延期。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達到2050淨零目標,多國推動再生能源,並藉由碳稅、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制度驅動產業減碳,新核能技術也備受關注。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前局長、現任我國環境部顧問今天指出,德國已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如今沒有核電,該目標依然是個挑戰。環境部長彭啓明則表示,德國的能源報告將再生能源占比設為8成,不過全世界對新核能仍在討論,可以期待,台灣也不排斥。
林口電廠2部機組掛點,17日全國電力備轉容量率一度掉到3%,更重要的是,2部機組裝置容量共160萬瓩,全在機組較少的北部。台電昨為搶救供電,加大「中電北送」,接近負載上限。學者批評,這就是為何核二須延役、重啟的理由,除可減少電力長途支援,也不必仰賴中火、興達等燃煤全開,「用肺救發電」。
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在今年8月底前,依金管會規定強制揭露永續報告書,其中緯創、廣達、鴻海、和碩、仁寶、英業達等電子6哥,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代工廠,近年持續投入再生能源以及減碳計畫,其中緯創、鴻海目前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已突破6成,不過英業達目前還不到4成。
今年為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強制揭露永續報告書的元年,根據金管會規定,各公司必須於8月底前完成申報;而台灣電子6哥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夥伴,近年來積極投入減碳作為,尤以電力使用為電子業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其中鴻海、緯創綠電使用破6成,英業達則不到4成。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提到,台灣錯誤的能源政策已經變成國安問題,低碳電力只剩下4%,對此經濟部13日反駁,強調台灣再生能源占比在去年有12%,核三廠除役後供電持續穩定。
823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調查指出,有66.1%民眾支持發展核電以因應2050淨零碳排、較去年增加7.8%,支持的民眾中又有52.5%支持啟動核四、50%民眾支持重啟核一核二核三。
為了因應世界趨勢,我國已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明定2050年要達淨零碳排,而其中電力碳排為重中之中,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調查指出,有66.1%(約2/3)民眾支持發展核電以因應2050淨零碳排、較去年增加7.8%,支持的民眾中又有52.5%支持啟動核四、50%民眾支持重啟核一核二核三。
前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艾里斯(Jim Ellis),與前美國能源部長、1997年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Steven Chu)30日在期刊《外交事務》共同撰文指出,台灣對進口能源的高度依賴已構成嚴重國安風險,不僅削弱抗中能力,亦可能危及美國AI競爭力。兩人呼籲華府積極介入,協助台灣重啟核電並強化能源儲備,確保「世界晶片工廠」穩定運作。
為推動8月23日舉行的「核三延役」公民投票,台灣民眾黨啟動全台百場巡迴宣講,首場21日在苗栗縣通霄鎮登場,由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主講。被問到公投通過「以核養綠」,執政黨偏不執行,若核三延役公投通過卻仍不執行,公投意義何在?賴強調,以核養綠公投因主文被中選會修改得較含糊,而核三延役公投的主文寫得非常明確,若通過了,政府就須執行。
為推動8月23日即將舉行的「核三延役」公民投票,台灣民眾黨啟動全台百場巡迴宣講行動,首場宣講活動21日下午在苗栗通霄鎮平安社區活動中心登場,由出身苗栗縣三義鄉的前民眾黨立委賴香伶主講,吸引百餘名在地鄉親熱烈參與,為公投暖身打頭陣,展現地方民眾對能源議題的高度關注。
東和鋼鐵(2006)公布今年5月營收,單月營收達51.82億元,年增0.24%、月減6.93%;前5月營收252.69億元,年增0.14%。東和鋼鐵股價一度創下一個月以來低檔,市場緊盯出貨狀況,且關注越南廠虧損狀況,不過東鋼產品以內銷為主,受對等關稅影響小,公司鋼筋、鋼構能見度仍高,東和鋼鐵也將於6月17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報告公司營運狀況。
南韓總統大選本週二(3日)即將開票,兩位民調領先候選人都支持核能,但路線有所不同。共同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of Korea)候選人李在明(Lee Jae-myung)承諾短期內繼續使用核能,但將推動以再生能源為主的長期轉型,而國民力量黨(People Power Party)候選人金文洙(Kim Moon-soo)則強調,再生能源和核能並存,還將加大核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