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口物價的搜尋結果,共21筆
路透社13日指出,有初步的跡象顯示,美國企業與民眾正受到美國新關稅政策的影響,不僅跟川普所斷言的相互矛盾,也讓聯準會更難有效地應對通膨的未來變化。
關稅負面效應持續爆發。今日發布的7月份台經院製造業景氣調查,景氣信號值為8.48分,創2021年1月以來最低的數值,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續呈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台經院表示,美國暫緩對等關稅打亂出口秩序,囤貨效應消退,後續產銷回調壓力加大,增加全球製造業景氣下行風險。
小編今天(1)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名單,台灣未獲得豁免,將適用20%的對等關稅,與印度、越南等國並列,被歸類為未達成「市場互惠」標準的貿易對象之一。台灣稅率較日本、韓國的15%來得高。
6月舉行的中央銀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貨幣政策按兵不動、利率「連四凍」,據31日公布的第二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顯示,會中主要聚焦對等關稅如何影響國內實體經濟,並對出口、物價及房市帶來間接的影響。有理事認為,下半年台灣經濟可能出口驟減,當前貨幣政策宜保留彈性。
中央銀行第二季持續按兵不動、利率已「連四凍」。而央行31日下午將公布第二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公布理事在會中交鋒重點,主要仍聚焦在對等關稅如何影響國內實體經濟,對於出口、物價及房市帶來間接影響,有理事認為,下半年台灣經濟可能出口驟減,當前貨幣政策宜保留彈性。
台灣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5月製造業景氣概況,製造業景氣信號值連三個月下跌至9.88分,單月再減1.98分,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值明顯低於4月,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直接轉為代表衰退的藍燈,為2024年2月、15個月以來再度閃藍,台灣經濟研究院分析:「主因為新台幣大幅升值所致!」
川普關稅的緊張局勢愈迫近9日、愈令人窒息,全球製造業前景依然低迷,惟,台灣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5月製造業景氣概況,製造業景氣信號值連3個月下跌至9.88分,月減1.98分,景氣燈號竟由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直接轉為代表衰退的藍燈,為2024年2月、15個月以來再度閃藍,台灣經濟研究院對此一句話分析:「主因為新台幣大幅升值所致!」
新台幣匯率在2025年6月26日盤中衝破29.122元,27日更一度飆升至28.7570元,創逾三年新高,引發出口商與投資人高度關注。中央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在6月19日理監事會上,連續第五次將政策利率維持在2.000%,試圖在通膨壓力、不動產高漲及美國川普(Donald Trump)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中尋求平衡。然而,市場對美國要求新台幣升值的投機心理,疊加中東局勢緩解與美元走弱,持續推高匯率,凸顯央行政策與市場預期之間的緊張關係。
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25日將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根據央行的書面報告,近年來新台幣兌美元升值期間,台灣經濟表現仍具韌性,新台幣匯率有升有貶,不同期間企業的外幣兌換損益,應可部分互抵,統計近10年上市櫃公司合計匯兌利益仍有新台幣3582億元。
台經院29日發布4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受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影響,4月看壞景氣表現的廠商比例較3月明顯增加,景氣諸多不確定因素下,拖累售價面、經營環境面指標;台經院表示,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2.73分,較3月上升0.44分,但燈號仍連續亮出第2顆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
台經院29日發布4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受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影響,4月看壞景氣表現的廠商比例較3月明顯增加,景氣諸多不確定因素下,拖累售價面、經營環境面指標;台經院表示,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2.73分,較3月上升0.44分,但燈號仍連續亮出第2顆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
韓國央行15日指出,2024年12月進口價格(import price)的增幅重寫五個月新高,表示一直走貶的韓元,已讓當地再度面臨通膨重新上漲的壓力。
美國聯準會(Fed)12月中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前夕,讓歐洲、澳洲和加拿大等央行本周召開的政策會議備受關注。外界要從這三大央行決議,了解目前全球通膨與經濟情勢是否有所轉變,從而判斷Fed是否如市場預期繼續降息。
主計總處6日公布10月物價統計指出,受去年小犬颱風推升蔬果行情,比較基期偏高影響,加以近期蛋價創24年半最大跌幅,10月通膨率降至1.69%,為近三年半(43個月)最低。展望11月雖有康芮颱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因素影響,估計通膨率仍會低於2%,物價續呈平穩。
日本央行(BOJ,日銀)12日公布,由於日圓反彈壓低進口成本,日本8月批發通膨年增率放緩,減輕日銀近日透過升息以應對物價上行風險的部分壓力。
全球大鬧股災,美超級財報不如預期,市場湧現失望賣壓,美股重挫開出第一槍後,亞洲股市一片哀鴻遍野,日股早盤更一度重挫逾2000點之多,台股慘成大怒神,開低後持續震盪走低,跌出季線,午盤過後更是陷入一波跌點加劇,指數跌破千點,最低觸21636點、下跌達1006點之多,創下台股史上盤中第三大跌點,市場陷入恐慌跌殺。終場台股收跌1004.01點、報在21638.09點,收盤「創史上最大跌點」,單日成交量為5171.83億元;台股周線連3黑、本周指數跌481點。
日本央行(BOJ)10日公布,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上日圓走貶推高原物料進口成本,日本6月批發通膨加速升溫,指數連七個月觸及歷史新高,並創近1年來最大年增幅,燃起市場對日銀7月底例會升息的揣測。
國民所得統計概念千絲萬縷,多數人雖能侃侃而談保二、保三,但並不曉得經濟成長是怎麼算的,也許有人會說:「我知道,經濟成長是GDP的成長率。」嗯,這只答對了一半。
主計總處7日公布消費者物價(CPI)指出,由於部分費率於春節循例調漲,2月通膨率升至3.08%,創近19個月最高,惟以1~2月平均來排除春節因素干擾,通膨率僅2.43%,比去年底來得低,顯示通膨壓力持續放緩,並未升溫。如果電價調漲10%,今年通膨率將升至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