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神入化的搜尋結果,共87筆
一名76歲長者原先身體硬朗,手術後竟肺部感染,且肝、腎功能退化,從此一病不起。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此情況是身體長期透支的結果,常見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日常就要注意5個警訊。
一名37歲乳癌病友手術後出院,卻無視回診通知,半年多後癌症復發。據統計,約4成癌症復發與生活細節有關,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坦言,最遺憾的是這些處於康復期的患者,以為自己痊癒而鬆懈,最後滿盤皆輸。
第60屆戲劇類金鐘獎18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圓滿落幕,倒數階段由去(2024)年合作戲劇《有生之年》的楊貴媚、林心如擔任頒獎人,並將最大獎「戲劇節目獎」頒給《影后》,令在舞台上的楊貴媚瞬間舉手尖叫,同時引起全場歡呼。
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都在50多歲壯年時,因食道癌離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一位50歲男子剛來看診,就被診斷是第4期食道癌,詢問之前有無症狀,男子一臉無辜回答「沒有呀」,隨後改口稱最近都吃不下,只喝流質食物,讓他差點當場吐血,「身體已經用盡全力求救,自己卻當作沒事」。
第3屆Red Bull鬥拍於9月28日在高雄巨蛋舉行全國總決賽,本屆比賽串連高雄羽球大師賽,在高雄大師賽5個項目決賽結束後,繼續在現場進行,寶島羽球天后戴資穎和影音創作者見習網美小吳、羽壇新生代進攻型好手盧明哲聯手,與本屆鬥拍冠軍隊藏龍有蕃茄進行表演賽,去年底選擇進行手術治療膝蓋傷勢的小戴,久違拿起球拍在正式公開場合打球,讓球迷重溫她場上風采。
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因能降低血糖與減重,近些年來普遍被用於減重與代謝門診。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一項研究發現,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使用瘦瘦針後,整體罹癌風險降低17%,其中卵巢癌下降47%,但腎癌風險微幅上升,建議肥胖者使用瘦瘦針期間,也應追蹤腎功能。
健檢發現肺部有疑似肺癌影像的毛玻璃肺結節時,很多人會陷入該追蹤或手術切除的抉擇。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位40歲女子,肺部有1顆2.2公分的毛玻璃結節,雖追蹤3個月沒變化,仍決定趁年輕及早手術拿掉,術後證明是早期肺癌,若換成是他,也會選擇開刀,否則以他緊張型的個性,可能會食不下嚥。
韓國男神朴寶劍將於17日來台舉辦粉絲見面會,出道14年來,他憑藉《雲畫的月光》、《苦盡柑來遇見你》等作品深受觀眾喜愛,也被譽為「美談製造機」。
追求健康,不少人會刻意進行健身、鍛練肌肉。不過,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有些身體變化,不是變壯,而是癌症警訊,先前有一位大學體操隊女學生,天天勤於練習,大腿變壯了,就醫卻發現其實是惡性肉瘤,還有一位女生重訓後胸部變大,後來發現是因為得了乳癌。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主辦的2025「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9月至11月登場,本屆以「動態臨界點」為主軸,關注現代人分秒必爭的焦慮日常,匯集4部來自歐洲與台灣的當代跨界作品,融合新馬戲、手勢舞蹈、當代舞蹈及偶戲,風格多元卻呼應探索身體與時間的極限邊界,邀請民眾一同共感當代生活「臨界點」。
癌症患者在化療期間,常得忍受體力變差等不適。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位大腸癌患者,接受化療期間,沒換藥、沒換醫師,也沒吃保健品,只是聽了他的建議做到不猛灌水、不喝冰水與規律喝常溫水等好好喝水的習慣,不僅體力變好,也改善了經常嘴破脫皮、嚴重便祕等問題,直呼神奇。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喝水可能是最簡易與便宜的防癌方式,哈佛大學一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哈佛大學一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每日飲水達2500c.c.、約10杯水的族群,相較於喝1300c.c.者,能降低49%罹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有研究發現,喝足夠的水,有助降低大腸癌或乳癌的風險。
肺癌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症。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位年輕媽媽每次炒菜都不開抽油煙機,擔心會吵到孩子,咳嗽咳了半年就醫,竟被證實罹患4期肺癌,她在診間痛哭,「我只是想當個好媽媽,怎麼會這樣?」他提醒油煙與抽菸都會危害肺部健康,長期曝露者應定期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
肺癌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症。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他的表妹是個不菸不酒,生活規律的國中老師,42歲時因咳了幾個月沒好,被診斷罹患肺腺癌第3期,經治療仍於日前離世,提醒9成肺癌女病患都不是吸菸者,而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癌病變,是懂得保命的人明智的選擇。
提起書聖王羲之,後人總是仰之彌高,梁武帝讚其書法「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唐太宗更奉為書法唯一宗師,直言「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但這位被無數皇帝景仰的書法家,竟曾是個不被看好的「笨小孩」,直到一塊牛心炙改變了他的一生。
前立委林正杰於昨(3日)離世,享壽73歲,生前他曾透露自己罹患肺腺癌。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臨床經驗顯示,高達6成的肺癌病人不抽菸,也沒有家族史,提醒定期進行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期篩檢方式,可以在腫瘤還小、還沒有轉移時就把它找出來。
「健康不是短期拼命的結果,是長期、全面與穩定的累積。」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一名46歲健身教練,勤運動卻被診斷罹患肺腺癌,患者不解為何如此努力還罹癌?他詢問後得知,患者每天只睡5個小時,提醒大家不要將運動與健康畫上等號,而忽略其他健康因素,若長期睡眠不足,仍會埋下健康隱憂。
糖尿病患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產生中風、腎衰竭等併發症。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一位30多歲男子,因嚴重糖尿病併發症住院,一問之下才發現,男子從小就每天喝含糖飲料,也幾乎不運動,年紀輕輕就沒了健康,提醒大家只要專注基本的健康習慣,例如飲食、運動,未來就會有巨大健康回報。
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防癌飲食最大的重點,就是吃新鮮的食物,他分享有位50多歲的男子非常節儉,家裡的食用油,總是炸了好幾次才捨得換,後來確診為肝癌,雖然肝癌病因很複雜,但長期食用回鍋油,絕對是一個很重要因素,男子也非常懊悔說,「早知道當初不省那一點油錢。」
澳門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吸引力持續攀升,除了豐富的葡式風情與中華文化融合體驗外,與澳門一水之隔的橫琴,也逐漸成為新興文旅熱點。特別是在暑期旅遊旺季,鄰近澳門的「橫琴創新方文旅綜合體」(簡稱創新方)以6萬平方公尺沉浸式主題樂園群,預計今年暑假將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打卡。